唐、五代瓷器“南青北白”是如何形成的?

壹笔瓷庄


隋代陶瓷生产承前启后。至唐代,陶瓷业获得蓬勃发展。唐代陶瓷堪称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颗明珠,名窑遍布南北各地,器物造型千姿百态,装饰纹样丰富优美。饮茶风俗的普及,进一步刺激了制瓷业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更使陶瓷作为物质载体成为友好往来的使者。

唐代瓷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基本取代了漆器和金银器,成为最重要的生活用器。饮茶风俗的流行和普及,更提高了瓷器的文化韵味。唐代瓷器生产,南方以青瓷为主,北方则以白瓷为主,形成“南青北白”的地域特征。代表当时最高制瓷工艺水平的是南方烧造青瓷的越窑和北方烧造白瓷的邢窑,唐代茶圣陆羽在所著《茶经》一书中曾形容越窑青瓷“类冰类玉”、邢窑白瓷“类银类雪”。这两个瓷窑的产品均造型规整,工艺精湛,颇受世人青睐。

五代陶瓷更重造型和装饰技艺,为宋代陶瓷高峰的出现奠定了工艺基础。

邢窑在隋代已烧制白瓷,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是唐代邢窑白瓷高度发展的重要原因。它与其它白瓷窑不同,如河南的巩县窑等,在烧白瓷以前都是烧青瓷的。因此,邢窑是北方最先烧成功白瓷,并把它提高到"白如雪"的发展水平的重要瓷窑。故称其为北方白瓷的代表。

越窑青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南青北白”南青的代表,越窑青瓷是瓷器始祖,也叫“母亲瓷”,品种繁多,胎质细腻,造型优美,釉色晶莹,纹饰典雅,可谓“类冰似玉”。

越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名窑之一,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上虞作为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构成了完整而庞大的青瓷烧造体系,在当时更是“秘色瓷”的主要生产基地。 越窑青瓷从东汉到北宋末南宋初延续烧制了一千多年,在晚唐五代时被称为“秘色瓷”。至唐朝达到鼎盛,秘色瓷一度成为皇宫专属瓷器,它的精美程度更是受到了朝廷内外达官贵人及文人墨客的推崇。据记载,“秘色至明绝”,(也就是说,秘色到明朝就没有了)也因此,“秘色瓷”成为了陶瓷界中的神秘传奇,它釉色的精美不为近代人所知,一千多年来更是成为了一个传说。人们只能凭借那“巧剜日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的美妙去神思。


品瓷中国


中国古代瓷器在其发展的中期,曾经出现过“南青北白”的现象,即南方盛产青瓷,而北方则盛产白瓷,这是由于中国南北的生态条件不同所导致。

中国的南方物产资源丰富,林木资源是其中之一,越窑青釉瓷器长期使用木材作原料,烧成温度保持在1100℃左右,釉饰层薄青翠。此外,“在原料方面,我国南方盛产瓷石,它是由流纹石、石英粗面岩、长英岩等岩石中的矿物,经受后期火山的热液作用绢云母化而生成的岩石。瓷石的矿物组成主要为石英和绢云母,但由于风化程度不同,也会含有少量其他矿物。风化程度浅的,则会由于部分长石尚未绢云母化而含少量长石;风化程度深的,也会由于长期的地质作用而生成少量高岭石。因此,我国南方首先烧制成功青釉瓷则不能不归功于首先使用这类瓷石作为制瓷原料。

中国北方瓷窑不具备南方龙窑的特点。北方瓷窑烧瓷的主要燃料是煤炭,这得益于北方丰富的煤炭资源;然而这种燃料却很难烧出还原焰,因而使北方青瓷的釉饰效果不很理想。从工艺原理上讲,上述这种现象是由于北方青釉中的铁因不能被完全还原成氧化亚铁,致使其中的一部分变成三氧化二铁。其氧化亚铁呈现绿色,三氧化二铁呈现黄色,如果工艺上把握不稳,或使釉色偏黄,或使釉色呈现青黄等等。北朝白瓷的釉饰呈现乳白色,虽然有些泛青,但也存在着黄色的成分,这一点与宋代定窑釉饰的特色较为相近。虽然后者釉深处泛青,而北朝白瓷也存在着泛青的迹象。定窑釉饰的烧制使用的是氧化焰,因此北朝白瓷即使没有被完全氧化,也能够表现出它是在烧制青瓷时,因不能很好地控制窑内气氛而出现的一种现象。因此说,北朝白瓷是当时烧制青瓷的一种缺陷,或者说是一种工艺技术欠成熟的表现。

上述情况证明,“南青北白”的生态条件是南方存在着适宜青瓷发展并且走向精美的土壤,北方则不具备,而正是由于这种不具备生产精美青瓷的条件,促使北方生产出了白瓷,而且也同青瓷在南方一样,在适宜更为精致化的土壤中成长,并且逐步发展成可以与南方青瓷并称的瓷器品种。

在“南青北白”的局面下,唐代、五代瓷器异彩纷呈,除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外,还有瓯窑、婺州窑、岳州窑等的青瓷,曲阳窑、密县窑、巩县窑、景德镇窑的白瓷,寿州窑的黄釉瓷,铜川窑、巩县窑的黑釉瓷,鲁山窑的花釉瓷,长沙窑的彩绘瓷,以及独具特色的唐三彩陶瓷和绞胎瓷器。







景德镇肖振松


瓷器之美,让人陶醉,尤其是中国瓷器发展历史悠久,很多瓷器的出现与没落,都有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这也是很多藏家痴迷收藏瓷器的原因之一。今天,小编要和大家探讨的是南青北白,这个唐代五代时期独有的格局,让很多人好奇。那么,唐代五代瓷器“南青北白”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北朝时期,白瓷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真正开始烧制的时间还是隋朝,这主要是受当时生产力和技术的影响。在1959年的考古中发现的白瓷丰富了现代白瓷研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对南青北白这段历史有了更好的了解。

  南青是古代有名的瓷器烧制区域,它的范围包括浙江绍兴、上虞、余姚等地,代表作就是青瓷,这部分地区烧制的青瓷不仅精良,而且美观度高,用途也十分广泛,因此这个地区的青瓷十分盛行,而他们的瓷窑统称为越窑,后来这里慢慢形成了越窑体系,在我国瓷器烧制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秘瓷是青瓷中的精品、极品,数量非常少,为当时的皇家贡品,因为烧制工艺神秘而得名。秘瓷是唐代、五代时期最有名的作品,世人以得一件秘瓷而荣耀。最让人称赞的是秘瓷的釉面,犹如冰色玉石一般,让人看了非常喜欢。再加上秘瓷釉层薄、结构牢固,因此远观仿佛置于水中,深受世人的喜爱。晚唐诗人陆龟蒙曾特意写过一首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北白主要是指河北临城一带的代表作,位于黄河中游地区,除了河北临城、曲阳之外,还有河南巩县、密县、登封,山西的浑源、平定,陕西的玉华宫、铜川黄堡镇等。这几个地方是当时邢窑白瓷盛行的地方,也是现如今考察的重要地点。

  白瓷的出现打破了青瓷垄断的局面,也给中国瓷器注入新鲜活力。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出现了青白两大体系。两者不分伯仲,平分秋色,因此有了“南青北白”的说法。

  青瓷和白瓷的制作数量和质量都差不多,而且因为是唐代五代时期着名的两个品种,因此世人在购买时,都会优先考虑这两个体系的瓷器。正是因为如此,才让青瓷和白瓷的技艺得到了极致发挥,为唐代以后的瓷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越窑生产的瓷器,不仅影响当时的瓷器,也对后世,尤其是宋代之后的窑系产生很大的影响,而邢窑白瓷则是所有白瓷的鼻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地位。

唐代五代瓷器拍卖价格统计:

1:唐白瓷长颈盖瓶,尺寸:高26.4厘米,估价:HKD 350,000 ~ 450,000,成交价: HKD 2,700,000 ,成交时间:2016.11.30,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秋季拍卖会。

2:唐盈字款邢窑沥粉堆花卉纹倭角方盘,尺寸:高2.3厘米;边长12厘米,估价:RMB 600,000 ~ 800,000,成交价: RMB 977,500 ,成交时间:2018.07.08,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春季拍卖会。

3:唐白釉花口碗,尺寸:直径17.5厘米,估价:HKD 650,000 ,成交价: HKD 935,000 ,成交时间:2019.01.21,拍卖公司:英国维特根斯坦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英国维特根斯坦亚洲巡回第一期。

4:唐-五代·定窑四系穿带壶,尺寸:高16厘米,估价:RMB 500,000 ~ 800,000,成交价: RMB 862,500 ,成交时间:2017.12.23,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秋季拍卖会。

5:五代越窑青釉刻龙、凤纹盖盒各一,尺寸:13.8及14厘米,估价:HKD 80,000 ~ 120,000,成交价: HKD 2,500,000 ,成交时间:2019.05.30,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5月拍卖会。

6:晚唐/五代越窑秘色青瓷盒,尺寸:直径17.5厘米,估价:HKD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HKD 2,100,000 ,成交时间:2017.05.3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7:五代越窑皮囊壶,尺寸:高21.6厘米,估价:HKD 100,000 ~ 150,000,成交价: HKD 2,065,000 ,成交时间:2017.10.02,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7秋季五周年庆典拍卖会。

8:五代龙泉窑五管瓶,尺寸:高40厘米,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1,380,000 ,成交时间:2017.07.15,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9:五代越窑秘色瓷执壶,尺寸:高18.4厘米,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1,380,000 ,成交时间:2019.07.06,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春季拍卖会。

10:五代至北宋越窑青釉刻团花纹执壶,尺寸:高16.4厘米,估价:HKD 800,000 ~ 1,000,000,成交价: HKD 1,156,400 ,成交时间:2019.04.02,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9春季拍卖会。

“芝麻开门收藏网”专注古玩收藏鉴定估价,欢迎在评论中发表不同意见!


芝麻开门收藏


唐代烧造的白瓷胎釉白净如雪,标志着白瓷的真正成熟,北方邢窑白瓷风靡一时。

北方邢窑白瓷南方越窑青瓷分别代表了北方瓷业与南方瓷业的最高成就,因此人们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制瓷业的特点。

北方瓷窑也兼烧青瓷、黄瓷、黑瓷、花瓷。唐人烧出了高质量的邢窑白瓷越窑青瓷,

为宋代名窑的出现准备了工艺条件。

唐朝灭亡后,五代的瓷器造型沿袭了唐代的风格,如“五代白瓷划牡丹纹枕”,1956年于江苏省新海连市出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高10.4厘米,长17.8厘米,宽12.5厘米,长方形,六面体,中间下凹,两端微翘。长方形弧面中央划一朵盛开的牡丹花,四周为平行双线边框,四壁略呈梯形,各有一长方形凹框,四周有突棱一道,平底。枕的表面涂白釉,釉色光亮纯净。枕胎洁白细腻,较硬。五代白瓷以光素居多,有少量的刻花装饰,但不流行。此枕精巧秀美,花纹舒朗简洁,代表了五代时期白瓷制作的最高成就。

五代时期,白瓷生产仍以北方地区为主,唐代的瓷窑大多仍在烧造。但是,在全国分裂割据的形势下,制瓷业的进步与发展受到了限制。

南方青瓷则也是原料的原因

浙江一带蕴藏着丰富的瓷土矿,距地表不深,易于开采,风化程度低的含有部分长石,风化程度高的则含有较多的高岭土。用这种瓷土作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瓷胎含铁量较高,适于烧制瓷器。高价铁在烧制时被还原为低价铁,低价铁的助熔作用很强,有助于瓷胎在较低温度下烧成瓷器。 这时,陶车上出现了瓷质轴顶碗,一经外力推动,即可使轮盘做快速而持续的旋转。 设备改进了,瓷器的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了。这时的青瓷质地细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用1260℃—1310℃高温烧成,胎和釉结合得相当牢固。青瓷表面涂釉,釉层透明,晶莹润泽,清澈淡雅,秀丽美观。

唐代青瓷在隋朝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越窑和长沙窑最为著名。唐代早期越窑瓷器胎子呈淡灰色,紧密坚实,釉薄而匀,温润似玉,青绿色,有的略闪黄色。


国内ERP专题


“南青北白”瓷器的形成时间,来自于遥远千年以前的大唐时代;由于当时唐代处于盛世,除了国力强盛,经济、政治、外交,以及贸易发达之外,其制造业和手工业,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其中就包括了陶瓷制造业!

陶瓷不仅是人类生活的必须品,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标志之一;又因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博,因气候高低、生活习惯、资源不同、审美情趣等因素,导致了不仅仅是瓷器釉色的不同,也包括器型、胎体厚薄、大小、制造工艺水平的不同

当时南方以越窑的青釉为代表,其釉色和质感被誉为“如冰似玉”,北方以邢窑的白釉为代表,其釉色被当时的人们誉为“类银似雪”;故唐代南青北白的瓷器格局,是由此产生的!

(注:由于时间关系,无法详述,敬请理解)




A海纳百川D


五代时期白瓷的生产以北方为主。北方的邢窑白瓷南方的越窑青瓷。分别代表了北方瓷业与南方瓷业的最高成就。人们通常有“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瓷业的特点。唐代烧造的白瓷,如银似雪,胎釉白净,这是白瓷真正成熟的标志。当时北方的邢窑白瓷风靡一时“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名瓷。



壹笔瓷庄


青北白的历史背景,国力强盛的唐代是我国陶瓷工艺蓬勃发展的时期,瓷器制作达到了成熟的境界。唐代陶瓷在隋代青、白瓷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并以此引领后世中国瓷器的基本风貌。南青指的南方浙江的越窑青瓷。以慈溪县上林湖、上虞县窑寺前的产品最具代表性,从商周战国秦汉六朝几代,这里一直以烧制青瓷为主,具深厚的制瓷基础和技术力量,至唐代技艺更加娴熟,被称为“诸窑之冠”。北白指的是北方河北的邢窑白瓷,以内丘城为中心发展起来。其历史可上溯到北朝,隋后期曾短期繁荣,经过唐早期的低靡,唐中期生产极盛,晚唐开始衰落。南青北白瓷质极佳,晚唐时代,击瓯作乐风靡,用一些越瓯、邢瓯注以多寡不同的水,击以成乐,声音极其美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