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大塊頭說的話,究竟可信不可信?

本文適合初級和以上健身愛好者

內容標籤:健身謬論 優秀運動員和教練的差距

原著:Chris Shugart

編譯:陸肆壹

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健身房

在健美運動的早期,只有為數不多健身房的設施滿足了那些想要鍛鍊肌肉的人,健美是一種奇怪的地下亞文化。

那時雖然也有一些關於重物訓練的雜誌,但大多數想要變大的男人都更傾向於找健身房裡的經驗人士學習。

我們的父輩和祖父們不得不走到一個擁有巨大肱二頭肌的人面前問道:“嘿,你是怎麼練手臂的?”

健身房大塊頭說的話,究竟可信不可信?

在科學研發出EMGs肌電圖來展示肌肉工作之前,人們是靠“口口相傳”來學習的:一個動作、一個訓練方法、一套訓練體系會瘋狂傳播。每個人都會嘗試它,如果它確實有效,就會被傳承下去。這不失為一個檢驗“有效性”的好方法。

後來多虧了阿諾德和喬韋德對健美運動的推廣,現在每個人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進行重物訓練。大多數男人或多或少都想獲得更多肌肉,即使他們沒打算成為健美運動員。

今天,有成千上萬的大塊頭可能給你提供建議,你應該聽他們的嗎?也許吧。但這很棘手。

基因怪獸

有時候,你在健身房看到的那個最大塊頭的人,擁有類似“X-戰警”的基因變異。他們的自然睪酮水平很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就是為增長肌肉而生的,甚至具備一個與眾不同的“肌肉生長抑制素”水平——這是一種壓制正常人肌肉生長的元素,但卻沒有明顯地作用在他們身上......真是幸運的混蛋。

健身房大塊頭說的話,究竟可信不可信?

他們並不是你尋求建議的最好人選,就好像你諮詢一個天生瘦骨如柴的傢伙如何控制飲食,他們每天都在吃垃圾食品,從來不運動卻始終很瘦。聽從他們的建議你會胖得一發不可收拾。

我的朋友Greg擁有魁梧的小腿,他從未訓練過小腿, 但依然買不到可以套住小腿的靴子。那麼他對於小腿訓練的建議很可能是這樣:“你不需要訓練它們,只需做深蹲硬拉就可以讓它們變得很大......”放屁吧Greg。

你不應該聽Greg的建議,你應該去找那些起初小腿瘦弱,然後找到辦法讓小腿發展出不錯圍度的人。

當然,也有一些基因怪獸知道自己生來就“突變”的事實,如果它們充分了解這一點,也有可能成為不錯的導師或教練。

職業健美運動員

有些職業健美運動員確實也是很好的教練、真的很博學,但這樣的人並不多。他們中的一些人只能告訴你自己在健身房做了什麼而已。

職業健美運動員往往是多種因素的組合。所以當他們向你提出建議時,請記住這一點。

一位健美雜誌的作家曾詢問某著名健美運動員,他是如何建造巨大的手臂的。而這位健美運動員,完全是認真的,演示了一種彎舉:“我像這樣把槓鈴舉起來,然後像這樣把它放下來,做3組10次。”

是的,這是地球上最普通的肱二頭肌訓練,我們所有人都做過。然而由於某些原因,我們並不是都擁有23英寸的手臂。

健身房大塊頭說的話,究竟可信不可信?

如今,每個人都青睞於閱讀那些職業運動員備戰奧林匹亞先生、美國先生、或德克薩斯州際比賽的計劃。

當然,許多只有9個月訓練經驗的新手會給自己套用這些計劃,這是很糟糕的情況。

一個職業運動員今天所做的事,與他曾為了達成今天這個狀態所做的事完全不同,聰明人總是會這樣告訴你。

然而,在社交媒體上,我們仍然看到職業運動員將他們的衝刺計劃推薦給自然新手。對於新手來說這是最糟糕的。

大塊頭的盲點

Leroy是另一個具備異常碩大肱二頭肌的人,就好像綠巨人將手臂拆了下來,安裝在Leroy 200磅的身體上。所有人都喜歡去問Leroy是如何訓練手臂的。

Leroy會概述出他的肱二頭肌訓練計劃,看起來很普通:一些不同角度的彎舉。

但Leroy還做了一些其它的、好像沒什麼關係的事情:

在任何訓練課之前,無論練的是什麼部位,Leroy都會做幾組窄握距引體向上,將其作為例行熱身的一部分。

Leroy每週訓練5天,每次訓練課做20個引體向上。每週累積100個引體向上,每月累積400次引體向上,每年累積4800次引體向上。

這可能才是他巨大的肱二頭肌的真正來源

事實是:這是一種很酷的先進訓練方法:高頻率、不力竭的引體向上計劃,許多優秀教練都提倡類似的計劃。

但是Leroy完全不知道這些引體和他巨大的手臂有何聯繫。

這種事情經常發生在大塊頭身上,他們往往會有“盲點”。

他們並不總是知道自己獲得好結果是出於什麼原因,或者說他們無法向你解釋清楚這其中的原理。他們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出於本能,並非每個偉大的運動員都是偉大的教練

他們也有好的一面

不要感覺我在刻意抨擊大塊頭們,他們的實際經驗往往也是一個“巨大的資源”。

我們喜歡有科學依據的增肌知識、我們想要看到具體的研究過程和研究結論,而不僅僅是一個結果。科學教會了我們很多,它可以證實或揭穿我們關於訓練的觀念。科學還可以帶來一些我們從未想過的訓練方法。

但是具備多年經驗的大塊頭已經找出哪些方法是有用的、以及哪些是無用的。

他們已經嘗試過了大部分的方法,並做出取捨。有時候他們的訓練技術領先當代,他們總結的經驗在十幾年後,才研究出確切的結論和科學原理。

健身房大塊頭說的話,究竟可信不可信?

年復一年的實踐經驗,上千個專業運動員達成的共識,是很有份量的。這就類似一個大規模的人體實驗,而不是拿小白鼠來嘗試的新型實驗。

你可以參考那些你想要了解的科學文獻。

舉個例子:研究最新指出的“極限離心收縮會帶來強大肌肉微撕裂反應”——可能某個傻瓜在1950年代就已經提出過類似的觀點雛形了:“先訓練至力竭,然後做一些欺騙動作,快速把重量晃起來,然後有控制地緩慢下落,直到你的眼珠要爆出來......”

大塊頭可能非常接近真理,並意識到一些東西

●無法增長你的腿部肌肉?可能有某大塊頭曾和你有過同樣的問題,他可以給你一些建議。

●食量不夠大?許多大塊頭可能都是小胃口,問問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硬拉重量卡在225磅?和那些輕鬆駕馭600磅的人談談。

大塊頭可以幫你擺脫困惑。他們的建議可能看起來很簡單,但卻正是你所需要的。

健身房大塊頭說的話,究竟可信不可信?

向這類人尋求建議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位導師,或者只是想知道你健身房的大塊頭是否值得交談,以下是完美候選人的模樣:

他有過執教經驗。和各種各樣的人一起工作可以讓人大開眼界,多年的經驗會告訴你不同的方法可以運用在不同的人身上。好過那些僅僅知道如何把自己練大的人。

他至少有一段時間,10-20年的自然訓練經歷。如果他只有22歲,就已經像一棟房子一樣巨大,他的建議可能對“凡人”來說有點脫離群眾。

某個出版了1本書或500本書的傢伙。你去向他諮詢如何將書本知識與街頭知識結合起來,他也許會給出兩個世界裡最精彩的答案。

他已經實現了你想要達到的目標——以一種你也願意的方式。

●在理想的情況下,他和每種人一起工作過。健美運動員、力量舉運動員、大力士運動員、舉重運動員、橄欖球運動員、CrossFit運動員......甚至花樣滑冰運動員。

偉大的教練是從不同領域中走出來的,他們成為了最好的自己。

健身房大塊頭說的話,究竟可信不可信?

最後

有時,你應該聽聽大塊頭們說些什麼,但是不要被他們的肱二頭肌弄瞎了。

有時,你也該聽聽那些不那麼大塊的傢伙怎麼說。

通常,那些基因平凡卻具備大把健身經驗的人、以及那些做出過研究結論的人都是有價值的信息來源,即便是他只能像常人一樣走過健身房的大門,而無法側空翻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