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溝橋原來這麼重要,歷史書上只是簡單描述「盧溝橋事變」

盧溝橋原來這麼重要,歷史書上只是簡單描述“盧溝橋事變”

請輸入圖片描述

1937年上半年,日軍已經控制了北平的東、北、西三面,只有西南一角仍由中國軍隊助手,盧溝橋成了北平的唯一門戶。盧溝石橋天下雄,正當京師往來衝

中國軍隊掌握盧溝橋,則進可攻,退可守;如果日軍掌握瀘定橋,則北平會完全陷於孤立,並把平、津作為後方,進一步發動大規模的軍事侵略。

盧溝橋原來這麼重要,歷史書上只是簡單描述“盧溝橋事變”

請輸入圖片描述

防守盧溝橋的中國軍隊是29軍37師110旅,軍長是宋哲元,旅長是何基灃。宋元哲一貫抱著與日軍相安無事、維持現狀的幻想,在軍事上始終處於毫無戒備的狀態,這就為日軍偷襲提供了一個機會。 7月7日半夜,日軍在盧溝橋附近舉行軍事演習,中國軍隊守軍在盧溝橋頭的宛平城內。日軍藉口演習時一個叫石山的士兵“失蹤‘,‘很可能被中國軍隊打死或抓走‘,要求入宛平城內搜查,遭到守橋士兵的拒絕,日本軍官立即下令開火。守衛盧溝橋的一個排的士兵進行了殊死抵抗,無一後退,全部壯烈犧牲。

盧溝橋原來這麼重要,歷史書上只是簡單描述“盧溝橋事變”

請輸入圖片描述

日軍攻佔盧溝橋,兵臨宛平城下

37師師長馮治安一面組織部隊扼守宛平城,一面命令何基灃和團長吉星文組織大刀隊利用夜色,於9日凌晨奪回了盧溝橋。侵略盧溝橋的日軍幾乎全部成為刀下鬼。

盧溝橋原來這麼重要,歷史書上只是簡單描述“盧溝橋事變”

請輸入圖片描述

但是,宋哲元在蔣介石關於“不擴大“和“和平解決“盧溝橋事變的方針指導下,下令部隊“只許抵抗,不許出擊“幻想能夠緩和與日軍的矛盾。

此時,日軍尚未作好發動一次大規模進攻的準備,於是,派出代表,與宋哲元展開了馬拉松式的“談判“。在此期間,日本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親自指揮關東軍進關內,並從海上運來大批日軍在天津塘沽緊急登陸,還把熱河省的日軍也調至北平近郊。宋元哲對此毫無察覺,仍把希望寄託在“談判“桌上。

7月28日,日軍在完成部署後,出動幾十架飛機,繞開盧溝橋,全面進攻北平。宋元哲如夢初醒,匆匆下令抵抗,但為時太晚。激戰中 ,29軍副軍長佟麟閣、132師師長趙登禹相繼陣亡。

盧溝橋原來這麼重要,歷史書上只是簡單描述“盧溝橋事變”

請輸入圖片描述

​盧溝橋成了一座孤城,已無險可守

7月30日夜,何基灃在掩護北平守軍撤退後,下令撤離盧溝橋,撤離平津區。從此,盧溝橋和北平、天津淪陷於日寇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