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是要按部就班還要該出奇制勝?想魚獲過人你得有過人之處才對

一個學生經常被老師和家長教導:應該這樣,應該那樣,不能這樣,不能那樣,如此等等,先在地上劃出許多的禁區,也就是說,他們告訴你,這是不允許探索的,那也是不允許探索的。你只能在一定的範圍內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所發現和創新。然後他們希望你成長,成大材,你一度也對他們的話信以為真,你覺得聽他們的準沒錯。直到若干年後你才痛悔的發現,當初如果不聽他的就好了,如果能按著自己的想法試一試就好了。

所以,我得出一個結論:不聽從老師和家長教導的孩子很難成材,但是一味的聽從,過分的按照他們教導去做的孩子照樣難以成材,起碼是難以成大材。

釣魚是要按部就班還要該出奇制勝?想魚獲過人你得有過人之處才對

這個理論放在釣魚這一塊講也是講得通的。

釣魚這項運動本身雖然經歷了悠久的歷史和變化,但是它的目標沒有變,那就是魚兒上鉤才算數,有大魚上鉤出水更好。

那麼我們有必要循規蹈矩嗎?如果你什麼也不懂,你肯定是難以釣到魚的,因為你是一個菜鳥。但是如果你把書本上可是老手們說過的經驗奉為金科玉律而不曾越過一步,你想要有突出的釣獲怕也很不容易。意外的驚喜也就無從談起了。舉個例子,

2012年冬天,我用0.6號主線,0.4的子線,到一個廢魚塘釣魚玩兒,那個塘裡有些小鯽魚,不多,但是偶爾上一條也是很不錯的,那天天氣晴暖,指頭大小的小麥穗鬧的很兇,之後我釣離底,因為我覺得鯽魚可能不在底了,不知不覺間,漂一個輕輕的下拉,沒想到揚竿卻極重的,我用的本是3.6小竿,水下之物愣是拉著線在水裡兜起了圈兒。幾圈過後魚兒露頭,竟是一條二斤多的草魚,大冬天的用細線小鉤腥香餌上草魚這是一種怎樣奇妙的體驗啊!

釣魚是要按部就班還要該出奇制勝?想魚獲過人你得有過人之處才對

還有一次是那年正月十四,北方的冬天正是天寒地凍。水庫大部分都還結著冰,我在水庫一個進水口的一小片亮水區仍然是小鉤細線3.6米小竿,用的是拉餌,水深差不多超過3米,除了漂已經沒有多餘的風線。當時很多人用的都是長竿紅蟲,午後三點沒有口,他們都紛紛收拾傢伙撤離。我卻發現了漂有小幅度的顫動,動的幅度極小,只有兩目中間那個小黑格,就那一點不起眼的下拉或是上頂,沒想到的是竟竿竿有魚,出水的清一色都是尖嘴白條,後來還上了三尾二三兩的鯽魚,那天到最後若不是天色暗下來,我還會繼續釣下去,最後回家兒子數了數,146條,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裡有這樣的收穫不能說很差了。說實話,冬天裡如此清晰明瞭又真實的瘋狂吃口,春秋天也不多出現。

前幾天我有幸釣了幾條斤鯽。每個釣魚人尤其是野釣愛好者夢寐以求的事兒被我碰到了。那一夜我都興奮的不能入睡,此前連續出釣幾天,幾乎每次都沒有口。我覺得奇怪,困惑,魚兒都是怎麼了,竟不吃鉤?後來才明白,可能是白天釣魚人多的緣故,魚兒受了驚嚇。那一晚十一點半才有了第一口,不過魚兒的確叫人吃驚,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是鯽魚嗎?後來有幾口沒有逮到,錯失了幾會,最後只上了四條。但是過了一點,再也沒有口了。也就是說大鯽魚吃口的時間 就那麼一會兒功夫,如果不是過分的認真執著,我也就與大鯽魚無緣相見了。

釣魚是要按部就班還要該出奇制勝?想魚獲過人你得有過人之處才對

因為有釣友聽說我在那裡上了大鯽魚,第二天晚上,他竟叫了五個人一起,然而從晚九點等到一點,竟沒有一條魚兒吃鉤,大鯽魚,只存在於想像中。因為他們佔了那一邊的位置,我就坐在對面淺水處,看著那一夜無功而返,我想除了天氣原因,但肯定也與他們的表現有關,說好了要釣大鯽魚的,結果呢,坐在那裡肆無忌憚的吹牛逼,侃大山,一排排頭燈不時明滅,那樣的喧囂和招搖,不要說大鯽魚不會來,就是小鯽魚怕也要躲著走了。

釣魚是要按部就班還要該出奇制勝?想魚獲過人你得有過人之處才對

釣魚沒有一定之規,比如大雨天,人在雨裡可能真的不方便,但是從魚的角度講,正是大魚兒近岸活躍的時候,這也就是說為什麼在一些極端的天氣裡,要莫魚兒不吃鉤,要麼上的就是平日難得一見的大物!

想釣大物,你得有一些新鮮的想法和實踐,也就是說,你得有過人之處才好,如果你付出的和別人一樣多,那憑什麼想要比別人多收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