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是不是已經透支了未來幾十年中國人的購買力?

中國經歷過好幾次現代化,五四的,口號喊得震天響,你仔細一看,傳統的劣根性的東西,往往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強了、異化了再登場。

論到真正改變中國文化、中國傳統精神,令人窒息的房價比它們厲害多了。

房價是不是已經透支了未來幾十年中國人的購買力?

因為房子,或者更廣泛地說,因為改開以來的區域經濟發展策略、城市全方位吸血農村的策略,以及分稅制等財政政策,政治精英們主動或者被動地造就了今天這樣的局面。

中國作為農業文明所特有的保守的“儲蓄精神”,便在這種看得到的“現代化”之下,被徹底摧毀、重塑,被強逼著快速向海洋文明的“冒險精神”轉化。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官方之所以喊出這樣的口號,恰恰因為在每個正常民眾的心裡,“房子就是用來炒的不是用來住的”。

我們不妨想想:

房價是不是已經透支了未來幾十年中國人的購買力?

為什麼房價這麼高?因為舉全國之力發展北上廣深,中國這麼多農村人、年輕人,全跑到超一線、一線城市去了,太擠了。炒房的再來,更是火上澆油。

為什麼這麼多人不選擇一輩子租房?因為坑爹的戶籍政策,讓租房者的體驗,就像是別國逃難過來的難民一般,各種福利、權利跟本地人天差地別。更別說坑爹的房東、年久失修的房子,租一輩子,人生體驗真的是大打折扣。

我以前發過一個被限流的“想法”,講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很多農民進城打工,是需要自帶糧食的——因為城裡人不賣給你;一出案子就要被盤查——因為被視為“城市盲流”……最後還搞了某方針,把農民務工者趕回去,結果一下子就出現了長達三年的用工荒、經濟緊縮、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房價是不是已經透支了未來幾十年中國人的購買力?

你現在回頭再看這些策略、這波操作,是什麼感受?

但是在當時,就是“合理”的——不僅上面的人覺得合理,城裡人覺得合理,連被趕回去的農民都覺得合理。

我們現在的區域經濟分佈、戶籍制度、財政制度,可能也需要過個幾十年,再回頭,看笑話。

超一線、一線城市的房價,也很大概率,隨著區域經濟分佈攤開、莫名其妙的“產業升級”(機器取代人力),在某個時間點被“刺破”。

但是誰也不好說這個點在哪裡,就跟比特幣一樣。

房價是不是已經透支了未來幾十年中國人的購買力?

最後,一線城市的黏性真的沒想的那麼強,論生活體驗、便利程度,感謝互聯網企業——一線到三線,就好像一個模子裡面刻出來的。它們,歸根結底只是一個就業的吸引點。

至於“房價是不是透支了未來幾十年中國人的購買力?”

房價是不是已經透支了未來幾十年中國人的購買力?

必須是,肯定是。

但是弔詭的是,就算你知道了,你也會毅然決然地跳下這個火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