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云标杆!人民日报缘何点赞阿里云和“最多跑一次”

近日,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浙江“最多跑一次”再次获认可,入选“数字中国”建设最佳实践。

在这背后,阿里云将擅长的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改革结合,支撑起了改革数据共享的需求,也创新了政务云的服务新模式。

政务云标杆!人民日报缘何点赞阿里云和“最多跑一次”

人民日报也撰文浙江的“最多跑一次”为服务老百姓指明了方向。为什么阿里云能成功助力浙江,共创了政务云的新标杆?我觉得可以归类为以下几大原因:

一、成功实践经验多

城市大脑、天文台、FAST、北京机场、EMS、茅台、中石化、天合光能、中策橡胶、特驱集团......阿里云拥有丰富的上云实践经验,虽然以上这些不是互联网原生的企业,用起互联网技术来,比互联网企业还快,几乎有种超车的架势。

政务云标杆!人民日报缘何点赞阿里云和“最多跑一次”

让原本诞生于互联网线上的云计算技术,全面进入线下的物理世界,驱动数字中国的发展。

二、思想创新和技术突破

传统硬件厂商提供的政务云模式是盒子(硬件)+企业软件,但这只能满足初级的企业信息化需求,同时,因为单个垂直IT系统的建设使得政务信息的互通成为前所未有的难题。

相反,19年的互联网实践中,阿里巴巴得出“大中台、小前台”战略打法:整合产品技术和数据能力,构建强大的中台,让前台变得足够小,核心能力以数字化形式沉淀到业务和数据中台。结束了不断的重复建设,对10%的差异,只建设10%甚至更少的新系统。

政务云标杆!人民日报缘何点赞阿里云和“最多跑一次”

依靠阿里云的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打破传统IT的烟囱式架构,将技术能力和数据沉淀到中台,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让创新业务快速落地,让数据流通,最终实现全局智能。

三、从内到外“一改多得”

浙江“最多跑一次”惠民项目基于阿里云平台建设,通过构建中台系统实现政务数据流通,打破传统IT的孤岛模式,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政务云标杆!人民日报缘何点赞阿里云和“最多跑一次”

最终,浙江57个省级政务系统、3600多项业务流程在阿里云平台上,让老百姓的一个需求只用跑一次市民之家就能搞,市民的满意率达到了94.7%。此外,江苏一张网、云上贵州、人社部、海淀税务局、中国气象局、国税总局、浙江互联网法院等也都在采用阿里政务云的力量。

在2017、2018两年的《省级政府网上政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中,浙江连续两年排名第一,贵州,江苏分别排名第二、第三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