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生產隊長》:濃釅而又厚重的鄉土之歌

悅讀|《生產隊長》:濃釅而又厚重的鄉土之歌

濃釅而又厚重的鄉土之歌

——讀吳春富長篇小說《生產隊長》

文|徐義平

隨著土地承包到戶和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傳統農耕文明正在遠去和消失,新一輪鄉土文化冉冉升起。作為老一輩賴以生存的農耕文明也如老一輩父老鄉親一樣,在歲月的風塵中,慢慢老去,炊煙一般嫋嫋升空,特殊時代的痕跡卻深深烙在後輩的腦海裡。

悅讀|《生產隊長》:濃釅而又厚重的鄉土之歌

悅讀吳春富的長篇小說《生產隊長》,莫名間憶及幼時懵懂的往事,淳樸善良的父輩形象記憶猶新,特別是作為最基層名不見經傳但又維繫著農業命脈的生產隊長狡猾中含著智慧、簡單中透著哲理的形象歷歷在目,因為生產隊長幹著最辛苦和最偉大的事。這也許就是《生產隊長》出版後立即暢銷的主要原因,因此小可認為吳春富獻給讀者的是一曲濃釅而又厚重的鄉土之歌。

說其濃釅,源於吳春富一直生活於鄉土之中,自幼對鄉土就有感觸。

正如小說後記所言:“我父親當過二十多年的生產隊會計(據他說還當過幾年的生產隊長),當年生產隊幹部經常在我家開會,而且生產隊長經常到我家與父親談生產隊裡的事;周邊幾個生產隊長與父親交往都比較密切,他們的形象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分田到戶後,我的堂哥又當上生產隊長,現在是村民組長,在村民口中仍稱隊長。”正是吳春富對鄉土的熟稔,諸多鄉土人物形象早已在他的腦海中存盤,所以他自然運用淳樸的鄉土筆墨,客觀敘述純正的鄉土故事,傾情抒發純粹的鄉土情感,嫻熟呈現濃釅的鄉土風情。

說其厚重,緣於吳春富對鄉土的回望與挽留。

小說用倒序的筆法,全景式展示中國農村半個世紀變化歷程,揭示農村最基層幹部父子兩代生產隊長的命運。

小說除塑造麻子隊長以外,其他人物也栩栩如生。比如李副隊長,他與麻子隊長由於時代與性格原因,構成矛盾與衝突的一對,正好勾畫出當時農村兩種思想、兩條路線鬥爭與較量;比如王愛霞,在孃家就有“鐵姑娘”的稱號,認為半邊戶趙玉蘭在麻子隊長眼裡是紅人,有損自己婦女隊長的尊嚴,於是處處與她作對,甚至麻子隊長因公殉職下葬時都未到場;比如癩痢隊長在處理大戶租用田地種植意楊林時,採用不光彩手段提高租金等等。這些人物的刻畫,都是從農村原型中提煉加工的,對鄉土進行回望和挽留,加重了主題的厚重性。

悅讀|《生產隊長》:濃釅而又厚重的鄉土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