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攝影/Niro_

這座滿城中國紅的古城,有著最中國的姓氏文化;最中國的顏色;最中國的宗教;最中國的茶葉和白瓷;最中國的戲曲;最中國的道文化......

你想不到的是

泉州又是最“阿拉伯”的中國古城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泉州清源山腳下有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方——靈山聖墓,這裡安息著兩位阿拉伯人(穆罕默德的兩位門徒“三賢”、“四賢”)。靈山聖墓建於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在交通閉塞的古代,地處偏遠的泉州怎麼會有阿拉伯人的墓葬,為何它們又能保存千年之久呢?

其實,泉州曾經的繁榮,泉州之於宋朝的地位,絕不比今天上海的地位差,當時中國的影響力也像今天美國一樣,世界各地的人慕名而來。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宋元時期,泉州與各國進行經貿、文化交流最為密切。在幾個世紀的時間裡,泉州是歐洲人和阿拉伯人心中的東方第一大港,成千上萬的阿拉伯人來到泉州,留下寺院、墓葬、碑刻等眾多伊斯蘭文化史蹟。

在泉州城,至今我們依然能看到“最中國”與“最阿拉伯”的文化交匯相融,遍地留有阿拉伯的痕跡。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圖/全景網

位於泉州市區塗門街的清淨寺在泉州廣為人知,這是泉州由北宋保留至今的一座禮拜寺,又名為艾蘇哈卜寺。是阿拉伯人在中國創建的現存最早,具有阿拉伯建築風格的清真寺。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清真寺門內有一塊明永樂五年(600多年前)刻有《永樂敕諭》的石刻,是明成祖朱埭頒發保護伊斯蘭教寺院的文告,諭令:“所在官員軍民一應人等,毋得慢侮欺凌,敢故有違者,朕命謾辱欺凌者,以罪罪之”,從永樂皇帝的旨意來看,當時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在泉州是頗受尊重的,泉州是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最早的地區之一,多種宗教在泉州和平共生,因此泉州也被譽為

“世界宗教博物館”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宋元時期,泉州成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城市,商貿發達,經濟繁榮,一度出現過“漲潮聲中萬國商”的盛況。不少來此經商或定居的波斯、阿拉伯、歐洲等海外商人,遊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上,史稱

“市井十洲人”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泉州拼磚裝飾和阿拉伯馬賽克裝飾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閩南大厝的紅磚建築、牆面的紅磚拼貼和鑲嵌、出磚入石等建築風格,與歐洲起源於古羅馬的紅磚建築和西亞阿拉伯建築裝飾

處理十分類似,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西街民居的山花和窗楣與阿拉伯的火焰牆非常相似。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泉州留有中國最多的古代伊斯蘭教碑刻,其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禮拜寺建築石刻,二是墓葬建築石刻。前者除了現存泉州的清淨寺外,還有其他一些寺廟的凹壁石刻。後者又大致分為4種形式:墓碑、塔式石墓蓋、祭壇式墓葬石刻和拱北式陵墓建築門楣石刻。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泉州佔有中國三分之二的中古時代穆斯林的歷史遺存,是東西方學術研究的歷史寶庫,正如學者所言,那是"真言流佈的東方麥加"。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蟳埔女”不論年長年少仍然保留簪花圍的風俗,簪花圍是把含苞或初放的花朵用麻繩線纘成,繞成環,圍在頭髮周邊,多至三個小環,色彩相間,還插杆玉簪,銀流等,據傳是宋元時代阿拉伯人留下來的。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惠安女的黑紗、頭巾還有點像穆斯林的裝束,惠安女的服飾來源一直是迷,有人認為,宋元時期,泉州是東方第一大港,蕃商雲集,其中就有大量的阿拉伯、波斯等穆斯林客商至此,是他們影響了惠安女的服飾習慣。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據傳,惠女服飾的頭巾,延續於宋代朱熹的倡導,又接受了宋元時期阿拉伯文化的影響,故別稱番巾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古代中國是農耕社會,牛是十分珍貴的,一般民間很少吃牛,但泉州吃牛肉之盛行,在整個福建省,應該說是無城與之比擬了。在泉州隨便哪一條街道,你轉身之處,必有一家牛肉店。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從唐朝開始,泉州興盛,泉州港是當時對外貿易的四大港口之一,許多外國人聚集在泉州,並與當地人通婚,唐高祖時,穆罕默德派四大門徒來中國,三賢四賢終老於泉州,從那時開始,伊斯蘭教在泉州風行,應該也就是那時開始喜愛牛肉的。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求知去吧,哪怕遠在中國。”這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對信徒發出的號召,於是大量的穆斯林,不遠萬里,乘風破浪,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首站之一就是當時已崛起為中國四大港口之一的古泉州港——刺桐港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阿拉伯優秀的科學、文化和藝術傳入了中國。中國的四大發明和絲綢、瓷器傳入了西亞和歐洲。就這樣,你來我往,禮尚往來,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在泉州得到尊重。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三賢、四賢死後葬於獅子山,因山體形狀像猛獅而得名,與山邊的“風動石”,構成“獅子戲球

”的景觀,曾是泉州十八景之一,後因異象改名為“靈山”。每逢伊斯蘭開齋節和古爾邦節,以及中國傳統的清明節,許多泉州地區的回民和穆斯林總要集體來此“遊墳”。

現存墓園坐北朝南,由柱廊、墓亭構成。柱廊依山而起,帶簷,進深10.4米,面闊11米,傳為元代以前遺物。廊間梭柱,兩端略窄,中間略鼓,則被認為是唐代典型特徵。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現存兩墓並列,墓蓋用花崗岩雕刻,蓋分三層,呈階梯狀,通高60釐米;底層長方形,長2.15米、寬1.10米,四面浮雕蓮瓣紋;中層素面;頂層呈券形,長1.55米。墓蓋底下為覆蓋墓坑的石板。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在伊斯蘭世界中,除了穆罕默德聖墓和阿里聖墓之外,泉州的三賢墓、四賢墓是歷史最久、價值最高的古蹟。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據記載,鄭和第五次下西洋出使忽魯謨斯(伊朗霍爾木茲島)前夕,他專程到聖墓朝謁行香,祈求聖靈庇佑,往返平安。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千百年來,更迭的歷史在靈山留下了動聽的故事,位於靈山中的這座伊斯蘭教聖墓也一直受到歷代泉州人民的保護,是我國極為珍貴的伊斯蘭曆史文物。時至今日,靈山聖墓仍述說著海絲故事,延續著海絲情緣。

如今,作為清源山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聖墓和清源山、九日山、少林寺共同呈現的是一座震爍古今、文武通達、多元文化、海絲熠熠的古城。清源山在廣度和深度上,向世人述說著這座古城獨有的氣質。

這是最中國的古城

這是最“阿拉伯”的古城

這是最“多元文化”的古城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圖/視覺中國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泉州,薈萃著中世紀色彩斑斕的各種民族文化,交織著中世紀人類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泉州:一箇中國古城,為何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

泉州,在伴隨著中外商貿等各種形式的交往,中華文化不斷地向周邊國家發散、傳播的同時,也不斷吸收和融合了世界各國優秀的文化成果,豐富和發展了自己,成為一座極富特色的中國古城,也絕對堪稱是一座囊括世界多元文化的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