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高洋趁亂奪城,西魏盡得劍北之地

北齊高洋趁亂奪城,西魏盡得劍北之地

北齊國主高洋每次進進出出,常常讓中山王即原來的東魏孝靜帝跟著自己當隨從,中山王妃子,高洋的姐姐太原長公主總是親自為中山王準備飲食,以此來保護他。

高洋登基一年後,北齊政權已經相當穩固,中山王自然也成了毫無必要的累贅。這天,高洋請太原長公主喝酒調開了她,趁機派人用毒酒害死了中山王,他的三個兒子也一併被害,把他埋在鄴城西邊,漳水以北。

後來高洋又挖開他的陵墓,把棺材扔進漳水。高洋剛接受禪讓的時候,北魏宗室祖先的神主牌位都寄放在七帝寺,到了這時候,也全都拿出來燒了,並將太原長公主嫁給了尚書左僕射楊愔。

彭城公元韶因為娶的是高歡的嫡長女,所以受到其他元姓成員不同的恩寵禮遇。開府儀同三司美陽公元暉業,因為位高望重,而且志向氣概超群出眾,所以特別為高洋所猜忌。

他在晉陽跟著高洋,一次,元暉業在宮門外大罵元韶:“你還不如一個老村婦,竟能揹著皇帝玉璽送給人家。那時你為什麼不擊碎它!我說出這話,自然知道死期馬上就到,但你又能苟活到幾時呢!”

高洋聽到這話,就殺了元暉業,還殺了臨淮公元孝友,把他們的屍體都扔進汾河上鑿開的冰窟窿裡。高洋把元韶的鬢髮鬍鬚剃光,並讓他塗脂抹粉描畫一番,做自己的隨從,還說:“我拿彭城王當我的嬪妃。”意思是譏諷他懦弱得像婦女一樣,元韶也不以為意。

高洋派大都督彭樂與郭元建帶兵五萬人先是攻打併佔領了陽平,接著又率兵去包圍秦郡。行臺尚書辛術進諫說:“我朝現在和湘東王之間正在和睦友好,信使往來不絕。陽平,以前是侯景的地盤,拿下它是可以的,而秦郡就不同了。現在王僧辯已經派嚴超達去守秦郡,從道義上講怎麼能再去爭奪這個城市呢?而且現在正當雨季,天下大雨,地上積水,道路難走,所以不如班師回朝。”但高洋不肯聽從。

陳霸先命令別將徐度帶兵協助秦郡的防務,要求他們固守城池。北齊軍隊有七萬之眾,攻打得很猛烈。王僧辯派杜崱去搭救,陳霸先也親自從歐陽趕來會師。他們和郭元建在士林大戰一場,把郭元建打得慘敗,斬首一萬多,俘虜了一千多人。郭元建收拾殘兵敗將向北逃竄,因為雙方還在講友好,互通信使,所以就沒有窮追不捨。

因為北齊政令繁多,賦稅很重,長江以北的人民不願意歸屬於北齊,其中的豪傑之士多次請求王僧辯出兵,王僧辯因為國家正在和北齊發展友好關係,每次都沒有允許。

到了秋季,僑居在廣陵的朱盛等人,暗中糾集黨徒好幾千人,想計劃偷襲北齊刺史溫仲邕,派使者向陳霸先求援,要他做外應,並且說已經攻下了外城。

陳霸先派人報告王僧辯,王僧辯說:“人的誠意有真有假,很難看破。如果確實已經攻下了外城,那倒很有必要去支援一下,如果沒有這回事,就別勞師動眾地進軍了。”

使者還沒有來得及回去轉達王僧辯的意見,陳霸先已經渡過長江了,王僧辯只好派武州刺史杜崱去協助他。這時,朱盛等人的謀劃洩露了,陳霸先乾脆進軍包圍了廣陵。

高洋派使者去向王僧辯、陳霸先講和,說:“請貴軍撤了包圍廣陵的人馬,我方一定把廣陵、歷陽兩城還給你們。”陳霸先聽了,就帶兵返回京口,江北的人民跟著陳霸先渡江的有一萬多人。

蕭繹任命陳霸先為徵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徐州刺史,徵召陳霸先的長子陳昌、侄子陳瑣到江陵來朝見,任命陳昌為散騎常侍,陳瑣為領直將軍。

侯景的軍隊逼近江陵的時候,蕭繹曾向西魏求援,並命令梁、秦二州刺史宜豐侯蕭循把南鄭城割讓給西魏,把蕭循召回江陵。

北齊高洋趁亂奪城,西魏盡得劍北之地

蕭循因為無緣無故獻出城池,不是忠臣應有的氣節,就報告說:“請讓我等待一下,我請求修改成命。”西魏太師宇文泰派大將軍達奚武率領三萬軍隊去攻打漢中,又派大將軍王雄從子午谷出兵攻打上津。蕭循派劉襜(chan)去向蕭紀求援,蕭紀就派楊乾運去救援他。

蕭紀徵召蕭循手下的諮議參軍劉璠為中書侍郎,使者去了八趟,才把他請來。蕭紀派劉孝勝去和他談,把心裡最機密的話全都對他說了,但劉璠苦苦要求放他回去。韋登私下對劉璠說:“殿下這個人殘忍而且記仇,你這次不留下為他效勞,將來必會惹來殺身大禍,何不與他一起成就帝業,使自己身貴名美,這多好呀!”

劉璠嚴肅地說:“你想到我這兒當說客嗎?我和宜豐侯主從的名義已定,難道能因為險易禍福而改變自己的初心嗎?殿下正要播揚大義於天下,絕不會以殺害我這樣一個匹夫為快意!”

蕭紀知道他肯定不能為自己所用了,就贈以厚禮,放他回去,同時任命宜豐侯蕭循為益州刺史,劉璠為蜀郡太守。

楊乾運率軍抵達劍閣北面,西魏達奚武迎頭阻擊他,在白馬把楊乾運打得大敗,將斬獲的首級陳列在南鄭城下,而且派人去侮辱蕭循。

蕭循大怒,出兵和達奚武交戰,都督楊紹伏兵截擊他,把他的軍隊連殺帶傷,幾乎被消滅光。劉璠剛回到白馬西邊,就被達奚武捉獲,押送到了長安。

太師宇文泰平時就知道劉璠的名聲,對待他像對待老朋友一樣。當時南鄭城久攻不下,達奚武要求城破後實行屠城,宇文泰準備答應,劉璠請求宇文泰不要批准,宇文泰大怒,不答應。

劉璠悲傷地不停請求,柳仲禮在一旁道:“這是忠烈之士啊!”宇文泰感嘆地說:“臣子侍奉主子就應該這樣。”於是聽從了他的請求。

達奚武派尚書左丞柳帶韋到南鄭去遊說蕭循道:“您所固守的是險要之地,所依靠的是外援,所要保護的是老百姓。現在我們朝廷的軍隊已經深入腹地,你所憑藉的險要地勢已經無法固守了;楊乾運在白馬被打敗逃跑,酋長豪強們畏縮不前,你所盼望的外援也靠不住了;我軍將南鄭城四面包圍,密不透風,您所管轄的百姓也就保不住了。而且,您的朝廷動亂不已,社稷無主,您想盡忠,可忠於誰呢?所以還不如改變主意,轉禍為福,使子孫後代也得到您這一決策的好處!”蕭循聽了,覺得有理,就請求投降。

賀蘭德願聽說城裡的東西已經吃光了,要求發動進攻。大都督赫連達(赫連勃勃之後)說:“不打仗而能得到城池,這是上策,怎麼可以因為想得到城裡的子女,貪圖貨物財產,而不珍惜百姓的生命呢?而且據我觀察,蕭循的兵馬還很強壯,城池也很堅固,我們攻城即使攻下來,也是彼此都有大的傷亡。萬一蕭循來個困獸猶鬥,拼命一搏,那麼成敗就很難說了。”

達奚武稱許說:“您說的很對。”於是接受了蕭循的投降,俘獲男女人口二萬人,然後凱旋而歸,從此劍北一帶全部歸入了西魏的版圖。

蕭循投降西魏時,宇文泰曾答應放他回南方,但過了很久也沒有放。一次,宇文泰問劉璠說:“我能和古人中的什麼人相比?”

劉璠很不客氣地說:“過去我常常拿您和商湯、周武王相比,現在看來,您連齊桓公、晉文公也夠不上!”

宇文泰聽了一愣,忙說:“我怎麼敢和商湯、周武相比,我自己覺得大概可以和伊尹、周公相比了,怎麼連齊桓公、晉文公也比不上呢?”

劉璠回答說:“齊桓公使三個滅亡的小國魯、衛、邢重新存在下去,晉文公和士兵約定七天攻下原國,七天時間到了,雖然沒有攻克,他還是退兵了。”

劉璠的話還沒有說完,宇文泰就雙手一拍說:“我知道你話裡的意思了,這是想激我呀!”於是對蕭循說:“你想去荊州還是益州?”

蕭循表示要回江陵,想和劉璠一同回去,宇文泰不許,贈送了他厚禮,讓蕭循走了。

蕭循帶著手下文武官員一千餘家一同回去,蕭繹對他有所懷疑,就派一個又一個使者在道路打探偵查情況。在蕭循到達江陵的當天晚上,又派人去偷他的財物。

第二天一早,蕭循要求把兵器馬匹全部獻出來,蕭繹這才放心了,讓人把蕭循帶回來,兩人相對流淚不止。蕭繹將蕭循任命為侍中、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北齊高洋趁亂奪城,西魏盡得劍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