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安徽的長江大橋,其中蕪湖這座最厲害,竟然是全國超級工程!

2017年底,元旦假期之前

一個好消息也傳來!

一個備受蕪湖人民矚目的工程通車

蕪湖長江二橋

安徽東向發展、蕪湖跨江發展的重要通道

蕪湖長江公路二橋及接線是國家高速路網中徐州至福州高速公路的跨江通道,也是安徽東向發展戰略的重要通道。項目起點位於蕪湖市無為縣,終於繁昌縣,路線全長約55.5公里。

其中,跨江主引橋長13.928公里,跨江主橋長1622米,索塔高262米,是一座採用雙分肢柱式塔分離式鋼箱梁全漂浮體系的斜拉橋。項目概算總投資90.39億元,是安徽省建設規模最大的長江公路大橋。

盤點安徽的長江大橋,其中蕪湖這座最厲害,竟然是全國超級工程!

打破多項第一的跨江大橋

自2013年10月開工以來,大橋建設者們歷時4年半時間,創造了中國斜拉橋建設史上的多個第一!多項第一!

1,第一次在大跨度橋樑上運用同向迴轉拉索錨固技術,是世界大跨徑斜拉橋首次應用這一創新技術,成為斜拉橋建設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2,長江上第一座雙分肢柱式塔。

3,第一座採用弧底鋼箱梁的超大跨徑斜拉橋。

4,第一次在所有梁段上運用對稱懸拼工藝,最大懸臂長度達到397米,創下了國內斜拉橋施工的新紀錄。

盤點安徽的長江大橋,其中蕪湖這座最厲害,竟然是全國超級工程!

盤點安徽各地市的長江大橋

安徽除去蕪湖長江二橋,其實是有很多長江大橋的,每個地級市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長江大橋。看完蕪湖長江二橋,我們來盤點一下八百里皖江上的長江大橋。

安慶市

安慶長江大橋

安慶長江公路大橋,位於安慶市迎江區和東至縣大渡口鎮之間,安慶長江公路大橋總投資13.174億元,大橋全線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

安慶長江大橋在質量、安全、速度等方面都取得了驕人的業績:鋼圍堰著巖精度、主橋鋼箱梁合龍精度和標高精度創全國第一,工期提前一年,安全事故零記錄。

位於長江安慶段,全長約6公里,主橋1公里,是長江上第35座橋樑,但確是安慶的第一座長江大橋,安慶人民多年盼望的跨江夢也由此開始實現。

盤點安徽的長江大橋,其中蕪湖這座最厲害,竟然是全國超級工程!

安慶長江鐵路大橋

安慶長江鐵路大橋位於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上游距已建成的安慶長江公路大橋22公里。是安徽省長江入口第一座世界最大跨度的四線鐵路斜拉橋,也是目前安慶市唯一的一座跨江鐵路大橋,是繼蕪湖長江鐵路大橋、銅陵長江鐵路大橋之後安徽省長江流域第三座鐵路大橋。

安慶長江鐵路大橋是一座六跨連續鋼桁梁斜拉橋,鐵路大橋寧安線設計行車時速為250公里/小時,預留350km/h條件。安景鐵路設計行車速度200公里/小時。屆時,安慶至南京、上海旅行時間可分別縮短至1.5小時和3小時,大大縮短了沿線及長三角各中心城市間的時空距離,對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擴大長三角地區區位優勢和輻射範圍,促進沿線乃至蘇皖區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盤點安徽的長江大橋,其中蕪湖這座最厲害,竟然是全國超級工程!

望東長江大橋(安慶望江、池州東至)

望東長江大橋位於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和池州東至縣境內,距離上游九江長江大橋88公里,距離下游安慶長江大橋58公里,是八百里皖江上游的第一座長江大橋,也是安徽省跨度最大的斜拉橋。

望東長江大橋項目總投資約53億元,由長江大橋主體工程、望江縣接線及東至縣接線三部分組成,其中長江大橋長3.608公里,兩岸接線長34.417公里。路線全長38.025公里。

盤點安徽的長江大橋,其中蕪湖這座最厲害,竟然是全國超級工程!

望東大橋的修建,對連接望江東至地區的出行起到關鍵作用,也對進一步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和安徽省過江通道佈局,促進安徽省與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無縫對接。

池州市

池州長江大橋(池州、銅陵樅陽)

池州長江公路大橋位於安徽省池州市和銅陵市樅陽縣,計劃2019年通車,建成後將是安徽省八百里皖江上游的第四座長江公路大橋。

設計為主跨828米的斜拉橋,池州長江大橋的跨徑很大,因為該項目包括兩岸接線全長40.33公里,其中長江大橋全長達到6公里,北岸接線長約16.9公里,南岸接線長約18.1公里。

盤點安徽的長江大橋,其中蕪湖這座最厲害,竟然是全國超級工程!

在建設方面,工期按4年考慮,大橋段採用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其餘兩岸接線採用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00公里,估算造價為47.4億元;在橋樑標準方面,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

銅陵市

銅陵長江大橋

銅陵長江公路大橋於1991年12月開工建設,1995年12月26日建成。該橋全長2592米,其中主橋1152米,引橋1440米,為主跨432米的雙塔雙索麵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橋塔為H形塔。銅陵長江大橋位於安徽省銅陵市,是安徽省長江上的第一座跨江公路大橋,總投資4.5億人民幣。橋名為國務院總理李鵬所題。

銅陵長江公路大橋的建成意義十分重大。對於貫通淮北、江淮和皖南之間的交通聯繫,緩解大江南北交通運輸緊張狀況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大橋的建成加速了銅陵市的經濟發展,從而奠定了銅陵市作為安徽腹地一箇中心城市的基礎。與橋配套的公路北經合肥接徐州,南抵黃山向江西,亦為華東腹地的交通主脈。

盤點安徽的長江大橋,其中蕪湖這座最厲害,竟然是全國超級工程!

銅陵長江公鐵大橋

銅陵長江公鐵大橋是京福高鐵安徽段的一個重要工程,同時還是合肥-廬江-銅陵鐵路和銅陵至巢湖高速公路的過江通道。是安徽跨江大橋的一個重要工程。

功能設計中作為一座公鐵兩用橋,上方按雙向六車道建設,路面寬33.5米,設計時速為100公里;下方按四條鐵路複線建設,其中,京福高鐵客運專線設計時速350公里,作為南北貨運通道的合廬銅鐵路專線設計時速為160公里(預留時速200公里提速條件)。

盤點安徽的長江大橋,其中蕪湖這座最厲害,竟然是全國超級工程!

銅陵長江公鐵大橋2010年開工建設,跨江主橋全長1290米,採用兩塔五跨斜拉橋結構。主跨630米,刷新了我國公鐵兩用大橋橋樑跨度的新紀錄。大橋分為上下兩層,下層為四線鐵路,上層為六車道高速公路。於2015年7月竣工通車,刷新了皖江大橋建設規模的新歷史,是世界有名的公鐵兩用橋。。也結束銅陵地區沒有跨江大橋的局面,也為銅陵跨江發展奠定了基礎。

馬鞍山市

馬鞍山長江大橋

馬鞍山長江大橋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2013年12月31日投入使用。該長江大橋起於馬鞍山博望區丹陽鎮牛路口(蘇皖界)並接溧水至常熟的高速公路;止於安徽省馬鞍山市鄭蒲港新區姥橋鎮206省道,接天潛高速公路至合蕪高速結尾,是常合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盤點安徽的長江大橋,其中蕪湖這座最厲害,竟然是全國超級工程!

馬鞍山長江大橋採用的三塔兩跨懸索橋設計,代表了當前世界橋樑設計的最高水準。馬鞍山長江大橋全長約36.274千米。其中跨江主體工程長11.209千米,南岸接線長19.320千米,北岸接線長5.745千米,項目總投資約70.78億元。大橋按全封閉、全立交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設計車速為100公里/小時。

馬鞍山長江大橋設計簡潔,造型獨特,在橋塔橫樑的設計中,借用了徽派建築中牌坊的多個元素,使橋樑更具地域文化特徵;右汊橋設計中是三塔拱形塔斜拉橋,由“A”和“H”組合而成的拱形橋塔造型則與“安徽”的漢語拼音首字母“A、H”一致。馬鞍山長江大橋的修建對解決馬鞍山市民跨江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縮短了與省會合肥的時空距離。

蕪湖市

蕪湖長江大橋

蕪湖長江大橋,是國家“九五”重點交通項目,其橋型為公、鐵兩用鋼桁梁斜拉橋,鐵路為I級,雙線;公路為4車道,車行道寬18米,兩側人行道各寬1.5米。公路在上層,鐵路在下層。鐵路橋長約10公里,公路橋長約6公里,其中跨江橋長約2公里,投資61億元。

盤點安徽的長江大橋,其中蕪湖這座最厲害,竟然是全國超級工程!

大橋工程採用了15項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有14項刷新了全國建橋記錄,榮獲2001年度中國建築工程最高榮譽魯班獎。

蕪湖長江大橋於1997年3月22日正式開工,2000年9月建成通車。是蕪湖市的第一座長江大橋,橫跨長江,縮短了與省會合肥的時空距離。

蕪湖長江公路二橋

北起無為縣石澗鎮,南至繁昌縣峨山鎮。可接北沿江高速公路、滬渝高速公路。全長約57公里。其中,長江大橋長約13公里,北岸接線長23公里,南岸接線長約21公里,是蕪湖長江大橋的總長的近10倍,全程高速100公里/小時,南北跨江30分鐘。2013年6月開工,歷經4年半完工。

盤點安徽的長江大橋,其中蕪湖這座最厲害,竟然是全國超級工程!

主橋總長1622米,白色的拉索從遠處望去猶如兩隻巨帆。392根拉索懸吊著806米長的橋樑主跨。除了2座主塔外,不設一座橋墩,萬噸級以上輪船也能順利航行。是蕪湖非常現代化的一條跨江大橋。

商合杭蕪湖公鐵大橋

商合杭鐵路蕪湖長江公鐵大橋是蕪湖的第三座跨江大橋,建成後,將成為安徽省擁有跨江大橋最多的城市,同時也對蕪湖城市跨江發展起到質的飛躍。因為這座大橋,距離市中心最近,將使蕪湖市民過江更加容易。

商合杭蕪湖公鐵大橋採用公鐵合建的方案,下層四線鐵路,上層八車道城市主幹路,鐵路橋全長5.4公里(不含軌道及站後工程),大橋從弋磯山下游約500米、汽車輪渡過江通道處跨江,東側為蕪湖市區,西側為我市濱江新城的鳩江區和無為縣。

盤點安徽的長江大橋,其中蕪湖這座最厲害,竟然是全國超級工程!

除商合杭鐵路線外,大橋還將搭載蕪湖市域軌道交通一號線、八車道城市主幹路過江,是集客運專線、城市軌道交通、市政道路於一體的重大基礎設施。採用高低塔鋼桁梁斜拉橋方案,建設工期為4年,項目總投資86.46億元。是集多項交通功能於一身的一座現代化跨江大橋。

讀者對於家鄉長江大橋有什麼感想和意見,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與其他讀者交流溝通。

安徽城史,從另一個角度解讀安徽城市的前世今生,更多精彩,關注安徽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