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乡“颜值”高起来

宽敞洁净的村道、青翠欲滴的绿化树、整齐的路灯、迤逦的文化墙,映衬着各家各户整洁靓丽的宅院;村民们或聚在门口,边加工手工产品,边轻松地聊天,或在文化广场内载歌载舞,享受世间太平……如今,当你走进河堤乡的每个村庄,都能看到这样一幅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以党建做先锋

河堤乡邢庄村过去是出名的后进村,在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31岁的索文明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前几年在家养鸭,去年又流转土地150多亩,是该村的能人。“自己富不算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才是最大的富。”他还对该村今后的发展定了目标:以该村有种植杏树的历史资源,发展杏树种植,并整修村内所有道路。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河堤乡乡长杨建中说,一个村只有建立起一个好的党支部,才可以带动村民一起致富。在本届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该乡共有7名乡村年轻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

充分发挥党支部“头雁”效应,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更是该乡的重要举措。目前已经培育懂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30多人,发展养猪、生态种植,成为全乡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导力量。

以产业为支撑

近年来,该乡以扶贫攻坚为抓手,打造产业支撑点。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生态农业”,形成了以大樱桃基地为龙头的河东石榴园、河西梨园、马六杂果基地“水果之乡”;建立了以韩营、张路渊为中心的养殖专业合作社;以马路口为核心的艾草生产基地;以殷庄为支柱的8个扶贫车间。他们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立足于农村当地的优势资源,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以项目带动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头戏

该乡马六村逐步从贫困村向“绿富美”嬗变,从原来的脱贫致富阶段发展到辐射带动周边村共同致富的阶段,走好绿色发展之路。该村被市、县评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

“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定位和规模,在建设标准和档次上下功夫,不一哄而上,是我乡建设的原则。”杨建中说。

说起美丽乡村建设,马六村村民张孝军不禁竖起了大拇指:“美丽乡村建设让我们的居住条件上了个台阶。以前是旱厕,现在政府帮我们改成水厕,既干净又没有异味。”

目前,该乡通过开展“厕所革命”“三清六改”“美丽庭院”“河道整治”等活动,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美丽景观,村内的古风凉亭,花坛围栏、民俗院落、文化广场等项目,已得到农民群众的热情呼应和一致好评,大大促进了乡村休闲游、徒步游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