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後裔告族親書

宗族親: 吳氏,歷史淵源,人丁興旺,起源於周朝。在中華56個民族,二百多個姓氏中,名列前十位。始祖太伯讓賢,歷代傳為美談。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太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又有贊太伯公詩曰:“至德昭昭勝日光,載名青史永流芳。幾多骨肉爭天下,惟有吳家出讓王。”真可謂“讓德家聲遠,賢風世澤長。”吳氏最豐富、最光輝的業績,在中國大地上,彪炳於史冊的名人,歷代湧現。我祖吳三桂,就是明、清兩朝一代名將,明末清初了不起的一位民族英雄。張魯原先生在《吳三桂正傳》中說:“他奮戰三海關,阻擊清軍,挽救了明朝社稷,大敗農民軍,既為亡明報了仇,又為清入主中原首開勝績。之後他南征北戰,不遺餘力為清打天下,康熙背信棄義的撤藩決策,造成了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亂’。他是歷史的英雄!”他為擴展疆域,統一華夏,促進多民族的團結,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我祖三桂公,由舉孝廉入仕宦致平西王。在曲折悲壯,血淚心酸這段輝煌的史蹟中,走到年過花甲。之後,康熙為消除異己,背信棄義“撤藩”,同時殺害留京做人質的附馬——吳三桂的長子吳應熊。1673年,逼他被迫於昆明起兵打清,一統江南,衡州稱帝,建立大周。打破了康熙的異族歧視,排斥漢人的黃粱美夢。之後,因我祖年邁心善,承太伯賢風,於洞庭,荊襄失去奪取天下的戰機,導致了八年征戰丟掉江山。自古勝者王,敗者寇,遭滅九族之難。三桂次子,大周楚王吳應麒,避難思州。在陳氏太婆的精心護理下,吳應麒後裔定居龍鰲裡獅山麓下。為紀念馬寶將軍護送之恩,把住址定名馬家寨。 馬家寨吳三桂遺脈已發展到十四世,至今三百餘年。三百多年來,隱姓埋名。躲過了清廷官僚的無數次明察暗訪;躲過了清兵的無數次跟蹤追殺。因而使吳三桂餘脈得到保存,其子孫逐步繁衍壯大。三百多年來,從馬家寨吳三桂後裔中遷居他鄉的不少。據傳:有湖南籍、湖北籍、四川籍、廣東籍、廣西籍,貴州的甕安籍等。三百多年來,遭此滅頂之災,更不敢言書流傳後世,僅以口頭秘傳。一九八三年揭秘,公眾於世。在黔東南州委宣傳部、岑鞏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關心支持下,二0一0年七月以來,以北京李治亭研究員為組長、滕紹箴教授等五位明清史專家組成的考察組,先後多次到馬家寨對吳三桂、陳圓圓史蹟進行實地考察。確定馬家寨族人是吳三桂遺脈,吳三桂去世後的歷史在岑鞏;確定一代佳人陳圓圓香魂歸隱馬家寨。並對我祖三桂公討回公道,大白於天下,掀掉了我祖三百多年來,背在身上的“賣國賊”黑鍋,吳三桂的後裔得以揚眉吐氣。 想昔日:我祖三桂公揮戈鐵馬,氣吞山河,從山海關掃到雲南,從昆明挺進江南,戰功屢屢,捷報頻傳,戰鼓聲聲,血淚斑斑。1644年,李自成農民軍攻破北京,殺了我祖三桂公之父吳襄等38口人;1681年,大周洪化三年,吳周政權遭滅後,康熙大舉屠刀,牽連九族,三十多萬人屍橫朝野,血染乾坤,淚滿江河。這段曲折悲壯,心痠痛絕而漫長的血淚史,應該是一部留給吳三桂後裔輝煌而璀璨的家國史。古人說得好:敬祖尊宗,乃民族的優良傳統;樂於賢事,乃人之美德;承傳血統,乃人之本性;明瞭親疏,循守班次,乃人倫所在;國榮家榮,乃族子之光。人倫永記,人丁興旺,人文長錄,非宗譜名載不可。 今天,馬家寨吳三桂遺脈族人,決定編篡吳三桂後裔族譜。為著族譜,成立了吳三桂後裔族譜編篡委員會。編篡委員會由18名成員組成。馬家寨村黨支部書記吳建國兼任族譜編篡委員會主任,吳文珍擔任主編。請吳三桂第十世後裔秘傳人吳永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委常務副秘書長、州國資委黨委書記、吳三桂第十一世後裔吳能福擔任顧問。族譜編篡委員會下設資料採集組、編篡組、財會組、後勤組、綜合組、校正組。族譜編篡委員會辦公室設在馬家寨陳圓圓史蹟陳列館下首二樓。由吳文珍、吳能江、吳文炳、吳興坤具體辦公。編篡工作開始啟動。凡屬吳三桂後裔的宗族親,見到此書後,及時聯繫。請宗族親大力支持,樂於奉捐,群策群力,同德同心,努力完成吳三桂後裔族譜編篡這一巨大工程。使我祖三桂公那志沖霄漢、氣貫鬥牛的忠貞堅強的光輝形象,名彪史冊,百世流芳。使吳三桂後裔繁榮昌盛,人丁興旺。 清史專家李治亭先生,在吳三桂、陳圓圓歸隱之處的馬家寨寨大門上題聯讚頌道: 百代生息 南天福地 吳陳歸處 山河增輝 祝眾族親吉祥安康,家和萬事興!! 此致 吳三桂後裔族譜編篡委員會 二0一四年一月十六日聯繫電話: 吳建國13765501096 吳永鵬15870262997 吳能江18985804467 吳文珍13765589138 吳興權18084348969 吳文炳13765513848 吳興坤13765509840(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