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人又一极好去处!一个“千亩花海”将建成,看看位置在哪儿?

呼和浩特人又一极好去处!一个“千亩花海”将建成,看看位置在哪儿?

呼和浩特人又一极好去处!一个“千亩花海”将建成,看看位置在哪儿?

呼和浩特同城

呼和浩特人又一极好去处!一个“千亩花海”将建成,看看位置在哪儿?呼和浩特人又一极好去处!一个“千亩花海”将建成,看看位置在哪儿?点这里找、查、发信息

每次回村都莫名的激动高兴,因为我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这里还有父母,还有熟悉的亲人。 ……

但是激动之时却有一种惆怅,村里基本上没有年轻人了,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了,三十年过去了,他的样貌与记忆中的没有什么改变,只是比小时候缺少了生机,多了些许荒凉 ……做为80后的我,从上高中起就很少在村里呆了,现在工作了,每年回去的次数多了却呆的时间更短了,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多呆几天过年的时候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年轻人从各地赶回村里,陪父母过年,村里的人一下子比平日里多了许多,也多了许多欢声笑语,但是同儿时比较,也显得很平淡乏味,再也找不回年少时的感觉!村里的70后80后90后基本都奔向了城市,这是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必然阶段,但是也有些许无奈,因为村里实在太穷了走向城市的农村人有的发展的很好,在城里有房有车,有的发展的很一般,租住在城市的城乡结合部,也就是所谓的棚户区

只要人们离开了农村就不想回去了,虽然对城市感到陌生,找不到存在感,对城市依然迷茫,但是却不敢再回农村,因为回去了更可怕,不知道该如何生活。

生活在城里的农村人,享受不到城里人上学、就医的便捷,因为我们的户口依然在农村,我国特色的社会制度造就了一批特殊的人群,我们为城市的崛起付出了汗水,付出了努力,城市却接纳不了我们。

虽然现在进行了十个全覆盖,却无法覆盖农村的荒凉,致那些在城里拼搏,却无处安放灵魂的人们,因为我们的根在农村,却无法回去——再也回不去的农村!!

所以人们必须得离开农村,离开父母,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城里打拼,说是梦想,其实大多人并没有什么梦想,只是为了多挣钱,改善自己的生活。 。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发布一揽子惠民项目情况

呼和浩特人又一极好去处!一个“千亩花海”将建成,看看位置在哪儿?

玉泉区(图/新华视界)

扎达盖河综合治理工程

据介绍,扎达盖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北起鄂尔多斯大街敬老院大桥、南至小黑河入河口,全长5.073公里。截至目前,扎达盖河综合治理工程中的防洪水利工程、市政管网及桥梁工程、景观绿化工程都在稳步进行中,预计2018年4月底完成全部水体截污工程。

大黑河河道治理

大黑河河道治理项目于2017年8月17日工程正式开工实施。目前,施工四个标段清表工程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清基及土方填筑工程,其中施工三标段进度较快,已开始进行土工布及格宾石笼等工程。预计2018年6月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现代农业示范园

2017年,玉泉区引进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禾裕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玉泉区东甲兰村建设玉泉区现代农业示范园。该项目由蔬菜种植园、农产品仓储物流园及农业观光园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3800亩,是采用基质无土栽植技术单一种植西红柿的示范点。目前企业正在申办绿色蔬菜认证,并申请商标注册。

“千亩花海”项目

千亩花海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昭君墓南、百什户村西。该项目以花海为主体,配合昭君博物院旅游项目发展休闲观光产业,旨在促进周边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

呼和浩特人又一极好去处!一个“千亩花海”将建成,看看位置在哪儿?

网络配图

范家营学校项目

范家营学校拟建于南二环路南侧,范家营一路西侧,新建规划路北侧,范家营路东侧。项目规划新建一所初级中学和一所完全小学。目前昭君路以西,小黑河以北,云中路以东,南二环路以南该区域内无一所中小学。该项目建成后,可容纳3600人就读(中学1800人、小学1800人),覆盖人口约7.3万人,服务半径约2.5公里。

呼和浩特人又一极好去处!一个“千亩花海”将建成,看看位置在哪儿?

网络配图

食品加工园区项目

玉泉区食品加工园区由内蒙古日恒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占地面积107.004亩,建设用地面积84.81亩,道路用地面积22.194亩,总建筑面积155061.55平方米,其中地上总面积124106.6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0954.87平方米。计划2019年底全部竣工运营。

百坊民俗村项目

呼和浩特市玉泉百坊民俗村位于玉泉区小黑河镇境内,是由西安蒙清园实业集团公司投资,在原有“敕勒川人家度假村”基础之上改扩建而成的,是内蒙古第一家全业态旅游度假景区。玉泉百坊民俗村计划于2018年4月28日盛大开业,景区最新项目欢乐谷、实景演艺场、四季滑雪和生态儿童游乐园及水世界正在紧张有序的建设当中。

呼和浩特人又一极好去处!一个“千亩花海”将建成,看看位置在哪儿?

百坊民俗村

另据介绍,近年来,玉泉区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建设,培育新兴文化业态,不断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全面提升文化自信。将闲置、废弃的商业用房、工业厂房等资源进行“再次利用”,建设内蒙古独特的多元化文化交流园区。玉泉区在保留呼和浩特70年代工业记忆的同时,根据洗涤剂厂与制锁三厂建筑特色改造成为文化艺术街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众创参与的开发建设思路,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发展定位,建成集创意设计、制作销售、展览展示、大师工作室、民族文化传承研习基地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创意产业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