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正式“特普會” 為何落地芬蘭?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確定將於7月16日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會晤。這將是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的首次正式美俄峰會,受到廣泛關注。

和今年6月“特金會”的舉辦國新加坡一樣,作為“特普會”舉辦國的芬蘭也被推到了聚光燈前。

一般來說,在雙邊會議中,當與會的兩個國家存在事實上的敵對狀態、需要第三方作為中間人來斡旋時,會更可能將會議選址放在第三國。這中間除了安全和溝通上的考慮,也有平衡政治力量對比的需求:不將會議地點放在任何一方,以避免其中一方擁有過於明顯的主場優勢。

在具體選擇第三國時,大致有如下幾方面的考慮:

  1. 中立:該地需要在政治上整體相對中立,社會平穩,有良好的國際名聲;與雙方都有不錯的關係,但又不明顯偏向其中一方。這個特質也決定了,第三國通常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大國,而是富裕的小國。
  2. 接待能力:該地應有較完善的會議基礎設施和外交接待能力,最主要的是安保力量,其次還包括接待媒體的能力等。
  3. 距離:
    該地與雙方的地理距離適中。

例如,今年的“特金會”最終定址新加坡,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新加坡是為數不多的與朝鮮有外交關係、又相對中立的發達國家,與朝美都有一定距離但又都不算特別遠(特別是對遠途旅行比較介意的朝鮮領導人來說,這一點讓新加坡擁有比歐洲國家更強的優勢)。

又如,擁有斡旋外交傳統的北歐國家,如挪威、芬蘭、瑞典,也都具有至少(1)、(2)的特質。1990年代著名的巴以和平協議,便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領導人在奧斯陸會面後的結果。

在“特普會”的情況裡,芬蘭則能夠滿足普京對於會議地址距離適中、安保夠強、相對中立的要求。芬蘭是世界上人均GDP最高的國家之一,多次榮登“世界最幸福國家榜”榜首,外交上向來中立。地理上,芬蘭與俄羅斯相鄰;而“特普會”之前,特朗普已經人在布魯塞爾參加北約峰會,短途旅行便可到達赫爾辛基。因此美國也認可,芬蘭是一個“對雙方都方便的第三國”。

但是,赫爾辛基最終在多個選項中脫穎而出,除了滿足上述三方面的需求,也還有著歷史和現實的考慮。

第一,近代史上,芬蘭曾多次見證俄美關係的變遷。

1975年在赫爾辛基,時任美國總統福特與時任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及其他30多國領導人共同簽署了《赫爾辛基協議》,以期改善蘇聯與西方陣營的關係,這項協議創建的歐安組織直到今天還在全球發揮重要作用。

1990年在赫爾辛基,時任美國總統老布什與時任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舉行會晤,雙方就伊拉克侵佔科威特後的海灣形勢交換了意見,表示要“聯合起來反對伊拉克侵略”。

1997年在赫爾辛基,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會見了時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討論了歐洲安全、軍備控制和經貿合作等問題並簽署了五個文件。在當時,這被西方輿論視為冷戰結束以後“最重要的一次”俄美首腦會晤。

第二,芬蘭的“中立”身份十分特殊。芬蘭是歐盟中比較特別的一個國家,與俄美都有著微妙的關係:一方面,它是歐盟的一部分,在社會制度、價值觀等層面,都可以被美國視為盟友;但另一方面,芬蘭並不是北約的一部分,在冷戰時期也保持著中立國的地位,這可以讓俄羅斯更為放心地信任。

首次正式“特普会” 为何落地芬兰?

客觀上來看,芬蘭與俄羅斯在地緣上更近,關係也更復雜。芬蘭與俄羅斯共享著一千多公里邊境線,歷史上爆發過多次戰爭。從19世紀初期開始,芬蘭便一直以大公國的形式向沙皇俄國效忠,直到1917年才宣佈獨立。冷戰以後,蘇聯和芬蘭建立起一種既不結盟,又不對抗的特殊關係,其中一項便是芬蘭不加入北約和馬歇爾計劃。

直到今天,與俄羅斯的關係仍是芬蘭政壇裡的重要議題。能否同時平衡好對俄羅斯的關係和對歐盟的關係,是芬蘭民眾評價政治家智慧的重要指標。

今年初,以高支持率連任的芬蘭總統紹利·尼尼斯托便是一個例子:他在歐盟裡形象良好,盟友很多;他也與普京建立了不錯的關係。據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道,去年在芬蘭舉行的北極國家峰會上,尼尼斯托就提議與特朗普和普京進行面對面會談。雖然那次會談最終未能實現,但是可以想象,“特普會”最終落地赫爾辛基,箇中必定也少不了尼尼斯托持之以恆的斡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