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品牌、共享酒企、共享市場,小酒企在競爭中大膽創新

文|歐陽千里 酒水行業研究者、中國酒業智庫專家

言必談茅臺、五糧液等,不論漲價,還是控貨,彷彿它們就是酒業的全部,其實它們僅僅是酒業的一部分,只不過最為耀眼而已。近年來,筆者接觸了很多小酒企,本以為它們在大酒企的壓制下生存堪憂,未曾想它們卻以“共享”的方式正在實現自我的重生。

2012年,酒水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直至2016年,以茅臺、五糧液等名酒為代表的酒企率先走出行業調整迎來新的輝煌。在行業調整期,也曾有過小酒企因酒類電商、私人訂製、眾籌等風口紅極一時,改善的卻僅僅是短時間的經營,隨後又陷入困境。

2017年以來,伴隨著名酒強勢迴歸,中小酒企的份額一縮再縮。名酒強勢迴歸的同時,更加註重品牌及市場的保護,對於條碼數一減再減,對市場的控制越來越強。面對名酒企業的“建網絡、抓陳列、搞品鑑”的精耕細作,小酒企面臨空前的壓力。在壓力面前,很多小酒企放下所有包袱,以更加開放的態度與合作伙伴共享品牌、共享酒企、共享市場等方式進行重生。

共享品牌、共享酒企、共享市場,小酒企在競爭中大膽創新

白酒陳列

共享品牌,過去很難想象。做過酒水的人都知道,一枚好商標的重要性。在成熟的酒水行業,很多看起來不錯的商標,都已名花有主。在行情好的時候,大多數小酒企可以允許合作伙伴使用酒企擁有新商標運作全國市場。如今行業不好,小酒企給合作伙伴的條件更加誘人,酒企未曾使用的商標或正在使用的商標可以無償轉讓給合作伙伴,但是要求合作伙伴必須從自家酒企灌裝酒水。

共享酒企,過去幾無可能。減條碼、砍品牌成為主流企業的新常態,不少經銷商因條碼被砍要尋求新的出路。與此同時,擁有品牌運作能力的策劃公司、傳媒公司甚至商會組織等也進入酒水行業尋求新的發展。筆者曾經見過,不少自主品牌,諸如小爐作坊、老西兒、茅小五等,與合作酒企關係相當融洽,品牌運營人在名義上要麼是酒企的高管,要麼是酒企的合夥人,有的甚至在酒企直接辦公,這種共享,遠遠超過以往。

共享市場,過去絕無可能。

廠商博弈,往往兩種情況,要麼雙輸,要麼廠家獲勝,商家獲勝的事情很少見。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酒水市場,有些廠商界限開始模糊,不再簡單是廠家做品牌,商家做市場,而是捆綁的更密切。有些經銷商承擔銷貨任務,同時擔任廠家的駐外及招商代表,自己的倉庫成為廠家的週轉倉,自己的市場成為廠家的樣板市場,不僅收穫經銷產品帶來的利潤,還可以分享招商帶來的紅利。

創新,從來不是大酒企的獨角戲,而是生存考驗下的抉擇。共享品牌也好,共享酒企也罷,都是一種重生,先生存後發展,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如果從共享的概念上講,小酒企反而再一次走在了前列。

無論何時,小酒企都是中國酒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酒企們活得精彩,活出特色,萬億的酒水行業才更有活力,更有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