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的焦點為何是“大豆”

最近關於中美貿易戰成為焦點話題,北京時間昨天凌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對中國發動600億美元的貿易戰,中國商務部也第一時間接招。當今世界僅有的兩個超級經濟大國爆發衝突,太平洋兩岸股市應聲暴跌,其他經濟體也在巨人的陰影下緊張不已。那麼,這場戰爭會持續多久,又會對中國和世界經濟造成多大影響?

目前,國內輿論有關對美國大豆、汽車、飛機和芯片等重要出口產品採取措施的呼聲已經很多,但是政府尚未正式出手,顯然給貿易戰的降溫留下了充足的談判空間和籌碼。

中美貿易戰的焦點為何是“大豆”

中國官方在強硬表態不懼怕貿易戰的同時,也在積極釋放善意。駐美大使崔天凱今天就指出,中方不想同任何一方打貿易戰,仍在努力避免貿易戰。他說,對美貿易的大額順差並不符合中方利益,中美在促進兩國貿易平衡上是有共識的。我們應從具體產品和具體領域著手來實現這一目標,而不是隨心所欲提出一個數字,這無濟於事。中方願意更多從美進口,但美方做好增加對華出口的準備了嗎?

其實,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已經5次對中國發動類似的貿易戰(301調查),都以和解告終,並且從未超過一年。而在貿易戰期間,中國對美出口甚至不降反升……

如今,中國早已坐穩全球最大工業國的位置,製造業水平更是全面升級,特朗普的貿易戰,最終結果會有什麼不同嗎?

可以看出,美國發動301調查的目的,都是想在其他談判博弈中佔據優勢,而最終演變成長期貿易戰爭的概率極小。而這次美國的301調查於去年8月展開,能走到特朗普簽署加稅總統令,已屬罕見。

但天風證券宋雪濤研報分析,美國總統的最大權限只能在150天的期限內,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不超過15%的關稅,國會對於15%以上的關稅提議具有否決權,而國會和商界的關係不可忽視。作為美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可以憑藉對從美國進口的農產品、機電、航空器等行業的貿易反制,擁有與美國談判的地位,這些貿易反制可能使得關稅提議遭到來自美國商界的反對。

中美如果發生貿易戰,其實都不是以單純的貿易保護為目的,特朗普希望通過提高關稅逼迫人民幣升值或高端製造業迴流,中國貿易反制也是希望擁有談判的籌碼換取中國深化改革的時間。正是因為各自的意圖都不在貿易本身,發生全面貿易戰的可能性不高,未來可能更常見的是中美之間局部、逐步發生的貿易摩擦。

中美貿易戰的焦點為何是“大豆”

中美貿易戰的焦點為何是“大豆”

中美貿易戰的焦點為何是“大豆”


市場仍然保持謹慎樂觀,貿易戰的何其何從,從大豆角度出發,將是有利條件。雖然美國加大了對中國大豆出口的補貼,同樣國內也立即(黑龍江已出臺具體辦法,詳見上篇)

與中國政府的冷靜類似,各大市場機構也紛紛認為,此次爭端可能最終走向“雷聲大,雨點小”的情況。

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發表最新觀點認為,美國對中國500-600億美元商品加關稅的行動,不太可能對中國或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中國能夠解決與美國的關稅問題,但貿易風險將增加。

目前,美國貿易總逆差約有一半來自對華貿易,但目前的逆差更多反映的是中美在全球經濟體系中分工的不同,且美國對華一部分逆差來自於美國對中國實行高新技術產品等出口限制。總體上看,全面貿易戰是雙輸結果。報告認為,本次301調查仍然是美國獲取談判優勢的手段,中美雙方預計經過局部貿易衝突後仍會歸於妥協,演變成全面貿易戰的可能性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