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陪伴|孩子从泛读到精读,听听“阅读妈妈”怎么做

童心陪伴|孩子从泛读到精读,听听“阅读妈妈”怎么做

童心陪伴|孩子从泛读到精读,听听“阅读妈妈”怎么做

01

泛读之后的讨论

在开始精读之前,我们有好长一段时间是靠讨论来加深孩子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孩子在输入之后有自己的输出。让孩子把故事讲出来,也可以看到她的条理性,对文章脉络的把握。

接着,让孩子说说她对人物的理解。作者为什么起了这个书名。如果你是作者,会怎么安排人物命运,等等。在这些讨论中,可以看到孩子的思维深度。

曾经和女儿聊天,她说自己在看书的时候会有很多问题提给自己,然后在后面的内容里寻找答案。所以在讨论中,我也会涉及一些此类问题。比如:你的哪些设想和作者一致,哪些不一致。

泛读后的讨论,我觉得是步入精读的一个很好的准备。孩子在讨论中的思考,也可以带动她在阅读中思考。

02

一些试探

孩子还不会写字的时候,想引导孩子做精读还是有很大难度的。因为她不能使用笔记,就失去了边思考边记录的机会。如果每次有想法都说出来,又会打断她的思路,我也无法保证陪在她身边,随时为她记录。

于是,我尝试给她一些荧光笔,铅笔,看看能产生什么效果。

果然,她把书涂了个五颜六色。但一问才知道,她的涂色是有意义的。她说:“如果哪一段看了让我快乐,我就涂成粉色。哪一段读了让我伤心郁闷,我就涂了灰色。如果哪部分让我害怕,我就涂了蓝色。”

她的回答给了我惊喜,也让我看到了孩子在阅读中的喜怒哀乐。

童心陪伴|孩子从泛读到精读,听听“阅读妈妈”怎么做

03

精读示范

随着孩子入学,她能掌握会写的字渐渐多了起来,可以边读边记录的可能性也大了起来。为了让她产生兴趣,我开始在自己读书的时候边读边记。

果然,她看我记录觉得好奇,就和我一起探讨起我为什么记录,都记些什么的话题。

虽说想要带着孩子精读,试想我们自己读了那么多年书,真正精读的又有几本呢?所以除了做笔记,我也开始画思维导图,开始了更多关于读书的思考。我想这些尝试,对以后带着孩子精读,一定会大有帮助。

04

选择精读的书目和精读目标

经过这么多准备,终于跃跃欲试想要做些精读了。但我觉得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精读才好。什么样的书才适合精读呢?

第一次尝试和女儿做精读,选了《小黄鹂鸟》。目标:读后通过人物关系图来探究人物间的联系,以及对情节的推动。很愉快的完成了,但她却说:“妈妈,你是在浪费时间。”究其原因,她说:“这些在我读的时候就已经很清楚了,只不过是又重复了一遍,画出来。”第一次尝试,失败。孩子没有感受到精读后比泛读更有收获。

原因何在呢?我想一来是因为那本书对她来说情节并不复杂,人物个性也比较鲜明,她觉得是一读即懂的书。二来,我选取的精读角度太简单,我自己对这本书也缺乏更深刻的理解。所以,由此看来,选择精读之前,选书和确定精读目标都很重要。那些理解难度等于或略高于孩子的书更适合精读。而精读的目标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从这本书最值得讨论,最能引发思考,最优秀的地方入手,会让精读更精彩,引人入胜。

后来,我在这些地方稍加注意,孩子的感受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05

一次精读的过程

以《小鹿斑比》为例说说我们现阶段的精读过程。

童心陪伴|孩子从泛读到精读,听听“阅读妈妈”怎么做

《小鹿斑比》是一部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经典作品。我觉得它的优秀表现在对人物成长的刻画上。另外,这本书的情节相对复杂,人物多且性格饱满,有生气。还有就是这本书里隐含的东西也比较多。所以,我想确立的目标是:第一,理清人物关系;第二,理清斑比的成长轨迹;第三,搞清楚小说中隐含的信息。

孩子读完,我们从思维导图开始,一步步完成这些目标。

第一步:让孩子画出主要人物关系图,理解人物。初读之后孩子很容易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先把他们定位好。女儿很细心的发现“老鹿王”的重要,她认为除了第一主角斑比之外,老鹿王第二,菲林第三,这三者是最重要的。在画关系图时,她把老鹿王画得更大一些,来突出他的重要性。

她还发现,“他”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可是书中的“他”具体是谁却没有说明。她猜想“他”是人类,很可能是猎人。为此她还举出了证据。但其中有一个地方初读没有理解,就是“他有锯齿一样的牙齿,把树木咬断”这样的描写,如果是人怎么会有这样的牙齿呢?讨论的时候,她才发现这可能是比喻的写法,实际上是锯子。

另外一个不是很好理解的人物是“高博”。他一开始是斑比的朋友,明明被“他”伤害,后来却开始说“他”的好话。通过讨论,她发现了高博的经历和变化,原来他是被猎人驯养了,才发生了改变。

最后,她又向我介绍了书中的配角们。其中兔子先生是她最喜欢的,她把他和另一本书里的人物进行了类比,发现很多共性。

第二步:聚焦主角——斑比。我让她为我介绍斑比,她很兴奋的跟我说起她的发现。她说,斑比的爸爸是谁,是一个迷。她还觉得老鹿王和斑比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由此,我们便讨论起斑比的身世来。她觉得斑比应该是一个王子,而且到了后来,他越来越像老鹿王。她说:“书里只说了斑比的幼年,少年,青年,没有说它的老年。他的老年一定和老鹿王一样。”

接着这个话题,我又让她说说小鹿斑比在不同时期有什么特征,有什么不同。并把这些整理出桥图。

第三步:完善思维导图。根据前面这些讨论和记录,我们一起整理出思维导图。她说:“妈妈,不用看书,只看着这个导图就能讲出整个故事来,你试试。”我按照导图的内容讲了一下我了解到的内容。看来也可以通过这个办法来检验导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呢!

在这三步的完成过程中,我们又一起翻阅了小说的部分内容。说到她不太理解的地方,她总能很快找到那个位置,寻求我的帮助。

第四步:看动画片。《小鹿斑比》的动画片一直广受好评,但我没看过。这次读了小说,也趁机和孩子一起欣赏一下动画片吧,刷刷英文版本,还可以练练听力。可是,看了动画再和原著一对比,动画片一下子就逊色了很多。我们一起谈了感受。女儿说:“动画片很美,形式很好,如果能一五一十的反应原来的情节就好了。里面有的人物在动画片里没有了。”特别是高博没有了,让她觉得很失望。进而,我们又讨论了动画,电影与小说的不同。试想如果我们拍会怎样,等等。

这次阅读的过程很开心。因为读后的延伸,让孩子的思维又深了一层,也让她看到了收获,解决了她在阅读中的疑问。女儿也说这样做真是太好了。

童心陪伴|孩子从泛读到精读,听听“阅读妈妈”怎么做

06

绘本精读的一些尝试

是不是只有大孩子才需要精读呢?其实不然。小孩子也可以通过绘本精读来提高思维能力。

前些日子和几位妈妈一起探讨如何精读的问题,大家还记得上期的内容有提到精读汉声数学《数是从哪里来的?》吗?一起看看小宝贝们的妈妈是如何做精读的。

《数是怎么来的?》涵涵和妈妈的阅读分享:

封面:

童心陪伴|孩子从泛读到精读,听听“阅读妈妈”怎么做

妈妈:“看画面你觉得这本书讲的是个什么故事?”姑娘:“上帝造了5颗种子,然后放到商店里卖给人类,人类买了种子种出草,用草去喂牛。”

妈妈:“日常生活中你能在哪找到数字?”举例了年龄、身高、体重和衣服标签等。

姑娘:举例了书上、快递箱上、手机里、电子表上、电视上、彩笔上、我的笔记本上、绘本上。

妈妈:“原始人看见7头野兽怎么记录,他们只会说1和2。”

姑娘:“用手指头。”然后掰出7根手指头。

然后妈妈举例说:烧烤店里有时买羊肉串会写“一手羊肉串”,其实就是5根的意思,然后跟姑娘把7根手指头跟7个怪兽做了一一对应。

第一阶段(配对):用1元硬币对应一个玩具,我们一起玩了个买玩具的游戏。

第二阶段(比较):全家3个人一起玩抢椅子的游戏。

第四阶段(排次序):用乐高积木排数字楼梯。

第五阶段(数数):用数字卡片和积木块,玩数与量对应的游戏;举例摆碗筷时要根据人数摆相应的碗筷。

《多多少少,谈测量》开心和妈妈的阅读分享:

开心和妈妈一起共读了这本书也来自“汉声数学”。她们读完之后一起制作了思维导图。

童心陪伴|孩子从泛读到精读,听听“阅读妈妈”怎么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