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有機農業將是國家重點扶持發展對象!

中國有句俗話“民以食為天”,在中國人一天的飲食中,大米佔據著牢不可動的重要位置,這是祖先留下來的基因。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人們對於食物的需求早已不僅停留於飽腹功能,健康已經成了人們生活關注的主題。

全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有機農業將是國家重點扶持發展對象!

有研究指出,2015年間全國發生了26231起食品安全事件,平均每天發生約71.9起。事件發生的數量排名前5位的食品種類分別為:肉與肉製品(2600起,9.91%)、酒類(2272起)、水產與水產製品(2143起)、蔬菜與蔬菜製品(2035起)、水果與水果製品(1878起),在大健康戰略背景下,有機農業應運而生。

那麼什麼是有機農業?

有機農業是遵照一定的有機農業生產標準,在生產中不採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採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以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

全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有機農業將是國家重點扶持發展對象!

發展有機農業的好處:

1、有利於保護土壤,提高食品安全

發展有機農業可向社會提供無汙染、口味好、安全環保的食品,有利於人民身體健康,減少疾病發生,同時有機農業通過在土壤中積累有機質,以及鼓勵農林複合生產等途徑,使土壤養分流失遠遠低於常規農業,有利恢復生態平衡。

2、有利於增加農村就業、提高農民收入

有機農業屬於勞動知識密集型產業,也是項系統工程, 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投入,也需要大量的知識技術投入,尤其是病蟲害問題難以解決,還需要有全新的觀念。有機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通常比普通產品高出20%~50%,有的高出1倍以上。

全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有機農業將是國家重點扶持發展對象!

3、有機農業有利於減緩氣候變化

常規農業加劇了氣候變化,因為所使用的化學合成肥料和農藥的生產需要大量的能源。導致減少了碳的儲存,增加了溫室氣體的排放,從而加劇了氣候變化。而有機農業恰恰相反,不使用化學氮肥,從化肥生產和農田排放兩方面都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有機農業為降低氣候變化的影響作貢獻。

有機農業目前存在的問題

人們對有機農業普遍缺乏信任,同時價格貴是有機農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市面上的有機產品真假難辨,價格貴更是讓消費者望而卻步。通常人們一上來就問:“你的蔬菜怎麼保證全程有機”。那麼應該怎麼樣辨別有機,其實購買有機產品,需要把握三個要素:有沒有中國有機產品標誌,有沒有認證機構名稱或標識,有沒有17位數字的有機碼。

全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有機農業將是國家重點扶持發展對象!

食用有機產品真的很貴嗎?

常言道:病從口入。為了把住食物入口這一關,為了追求自然的品質,有機農業從生產到餐桌,堅持不打化學農藥,不施化學肥料,不使用化學添加劑等等,儘可能地去害護益。這樣生產出來的食材,不但沒了之前的負作用,還比之前的更好吃了。

全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有機農業將是國家重點扶持發展對象!

有機農業是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

有機農業雖然路途多舛,但前景可觀。近年來,有機農業生產方式在100多個國家得到了推廣,有機農業的面積和種植者數目逐年增加。全世界進行有機農業管理的土地面積已超過2200萬公頃。而且種植面積還在持續擴大,其中西歐和美國大約1%左右的農民在從事有機農業的生產;在美國,全美的50個州均已從事有機農業生產。

全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有機農業將是國家重點扶持發展對象!

在去年我國更是明確提出支持綠色有機農業的發展,關於印發《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的通知要求,大力發展有機農業。在文件中五次重點提到“有機農業”,這意味著有機農業不僅是一種消費趨勢,也將會是國家重點扶持發展的對象。

全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有機農業將是國家重點扶持發展對象!

有機農業是傳統農業、創新思維和科學技術的結合,它有利於保護我們所共享的生存環境。面對21世紀人口激增、氣候變化和環境惡化等全球議題下,有機農業將會是可持續農業發展的主力軍。隨著消費升級,人們對食品安全與健康的需求激增。相信在不久的未來,中國的有機農業定會破解成本高、盈利難的困境,實現全面盈利和高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