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京楼市观察,解读新详规10条重点信息!

1、规划管控方面,将研究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规划管控体系,强化由管控图则、设计导则、技术准则和三维智慧信息平台组成的“三则一平台”,为后续规划审批管理提供支撑。

解读:三则一平台,是个新提法。

2、一是发挥行政办公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序推动中心城区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带动中心城区其他相关功能和人口疏解。

评:机关单位都过来,顺便把中心城区的资源也带过来,人口也是。也就是说不仅把中心区域的教育、医疗、商业等功能带到副中心,还要把中心城区的高端人才引进过来。

环京楼市观察,解读新详规10条重点信息!

3、二是依托运河商务区和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等地区,加强商务服务功能的细化落实,制定详细的准入门槛、激励政策与退出机制,重点承接部分中心城区商务服务功能。

评:重点承接部分中心城区商务服务功能。

重点:运河商务区:金融+商务核心,是总部!副中心的"央区"、核心区为行政办公区,为郝家府。利于向东辐射北三县,利好燕郊南城、大厂潮白新城和香河北部新城等。

4、三是充分发挥通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势,以文化旅游区和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重点,促进文化与传统、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时代的融合。

评:宋庄地位提升,属黑马。

5、四是围绕三大主导功能形成高品质的城市综合功能,依托城市绿心、家园中心营造宜居的居住环境,建设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

评:宜居宜业,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关心群众。

环京楼市观察,解读新详规10条重点信息!

6、城市综合交通、职住平衡、公共空间多点发力

“副中心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来规划建设管理。”张维介绍,规划将从城市综合交通、职住平衡、公共空间等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最关注的方面,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评:综合交通是什么?公交+地铁+轻轨+高铁+步行+自行车;

职住平衡是什么?建设混合居住用地,优化城乡职住用地结构,建立混合有序的用地布局,加强住房保障。保障房还得整;

公共空间是什么?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室内部分包括政府机关、学校、图书馆、商业场所、办公空间、餐饮娱乐场所、酒店民宿等。

7、规划草案将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三大功能细化落实到空间布局,按照“街区层面、深化方案、地块层面”三级控规编制体系,创新形成一套“1+12+N”的规划成果体系,突出了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三大特色,落实了中央“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清楚”的要求。规划草案强化城市设计的引导作用,对副中心空间形态、景观视廊、公共空间、建筑高度和风貌等进行全方位控制和引导,确保整体风貌协调统一。

重点:水城共融,临近潮白河和大运河的土地资源更加珍贵和稀缺。

环京楼市观察,解读新详规10条重点信息!

8、规划草案严格落实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底线管控要求,实施人口、用地和建设规模三控,守好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控制线,并预留总面积6%的战略留白地区,实现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在技术上实现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两规合一,建立了国际一流水准的规划管控指标体系。

评:重点是三控和战略留白。人口用地建设全部控制,所有控制的都是稀缺的,土地控制了,住哪?北三县欢迎您,环境+路网+产业,来来来。

战略留白:通州为战略要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交汇区,隔津冀与渤海湾和黄海东海相望。

9、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

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是北京发展的新两翼,要对标对接雄安新区规划,进一步明确副中心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

一是在承接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过程中,要做好设计列出清单,并在详规上一一布好点,做到精细、精准承接,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

二是加快打造高精尖产业发展新高地,大力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带动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真正形成北京新的增长极。

三是要深入挖掘副中心绿色生态宜居特色,落实“两带、一环、一心”的绿色空间整体结构,进一步明确东部与北三县、西部与朝阳区的两条绿色廊道,打造自然半自然滨水堤岸,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大尺度绿色空间。

四是妥善处理好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与通州区总体规划、北三县地区规划的衔接,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实现通州全域一体发展:加快推进与北三县地区统一规划建设管控,辐射带动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

评:两翼齐飞,总有飞的高的。北三县,跟着一起发展,副中心和通州怎么建设,你就怎么建设,跟上。

10、加快推动中心城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优质资源向副中心配置,优化市郊铁路、地铁和地面公交的换乘系统。

评:优质资源+优质交通。北京地铁三期建设规划,预计在2018年编制完成,将重点支持副中心的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