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惠城之美|族必有祠 公下村和老屋片村的祠堂文化

祠堂是宗族的象徵,是物化的“宗法制度”,商代的宗廟制度、祭祀規則,周代的祭祖禮制,漢代的墓祠、廟祠,唐宋的家廟,明清時期修祠築廟蔚然成風,形成“族必有祠”的盛然局面。

發現惠城之美|族必有祠 公下村和老屋片村的祠堂文化

祠堂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演化發展,逐漸從宮廷走向民間,從公卿士族走向庶民百姓,祠堂的功能逐步由祭祀祖先的單一功能向祭祖、議事、教化等多元化功能轉變。

明清時期,祠堂文化顯現出南北差異。南方社會穩定,經濟相對繁榮,百姓更為富庶,各族祠堂修建進入鼎盛。在南方的廣東省惠州市,廣府文化、客家文化、福佬文化在這裡雜糅並存,但不管是哪一種文化,“無祠則無宗,無宗則無祖”的準則,“族必有祠”是它們共同的文化要義。所以當我們走進惠城區的每一個村落,採訪村裡的村民時,會發現:祠堂對每一個姓氏的族人來說都是最重要的地方,是每一個村落最壯觀、最精美、最顯眼的建築。“有村落的地方就有宗祠”是祠堂文化在這裡繁榮過的痕跡。

公下村顏氏宗祠

發現惠城之美|族必有祠 公下村和老屋片村的祠堂文化

在馬安鎮柏田公下村,這座修築於光緒七年(1881年)的顏氏宗祠是惠城區宗祠建築中很普通的一個。但在形制和功能上已經囊括了嶺南宗祠建築中所有的文化要素:三間三進、硬山頂、陰陽瓦、上部清水牆、下部花崗岩石牆、穿鬥樑架……

發現惠城之美|族必有祠 公下村和老屋片村的祠堂文化

如果說思想是文化的花朵,那建築就是文化的外殼。外殼之下,濃縮的是一個家族在千百年來的遷徙、發展、興盛過程中保留下來的最核心文化內涵:對祖先的景仰、對後輩的教育。

發現惠城之美|族必有祠 公下村和老屋片村的祠堂文化

顏氏宗祠的上堂設神臺、神龕,供奉顏氏先祖。祠堂是家族的中心,以血緣為基石,以親情為紐帶,保持著後人與祖先心靈的溝通,是連接後人與母體文化的血緣臍帶。壁畫,是宗祠建築的另一大特色,是藝術的裝飾與美化,更是家族的崇文和尚教。顏氏宗祠中壁畫一部分為新畫,絢麗的色彩,柔美的線條下,向族人傳遞出仁、義、禮、智、信美好品德的教誨。

發現惠城之美|族必有祠 公下村和老屋片村的祠堂文化

發現惠城之美|族必有祠 公下村和老屋片村的祠堂文化

對於一個家族來說,先祖的開基創業是家族興旺的基礎,後輩的繼承發揚是家族繁盛的希望,而祠堂是象徵著祖先和家族後裔心靈的“長城”,是子子孫孫一條永走不完的家族興盛之路,承載著家廟祭祀和家族教化的雙重功能。

老屋片村呂氏宗祠

發現惠城之美|族必有祠 公下村和老屋片村的祠堂文化

進入老屋片村,感受到從未遇到過的安靜,不是閒適的寂靜,而是凋敝的冷清。進村的道路兩旁荒草悽悽,野貓來回穿梭,路邊的民宅無人居住,牆角長草,牆頭坍塌,屋旁上了年紀的龍眼樹,果實也無人採摘,熟了又掉了。詢問兩位村中老人才得知呂氏宗祠的位置。宗祠靜匿在一片山水畫卷中,依山伴水,山嵐一片蒼翠,水面一方碧波,庭前的綠苔,廳堂的炮竹殘屑告訴來訪者,這裡長久無人來訪。

發現惠城之美|族必有祠 公下村和老屋片村的祠堂文化

祠堂長方形平面佈局,結構對稱,頭進綠琉璃瓦當、滴水剪邊,青磚清水牆,下部花崗岩石牆,簷柱皆屬花崗岩方柱,門前五級垂帶踏朵。第四、五進天井皆為兩廊六檁捲棚頂穿鬥式結構。內部壁畫多為山水人物、梅蘭竹菊,諸如疏影橫斜、五福吉祥、楓橋歸帆、聖人賢士等等,在裝飾點綴的同時,又表達對富貴福壽的美好祈願,也實現對族人後輩的諄諄教誨之意,正是這些寓意深遠的壁畫才使家族的日子變得溫暖起來。

發現惠城之美|族必有祠 公下村和老屋片村的祠堂文化

發現惠城之美|族必有祠 公下村和老屋片村的祠堂文化

不過,祠堂的一側,保留著傳統式樣的民居已經無人居住,木雕精美細膩,已經風雨飄搖,石刻渾厚蒼勁,難免殘缺模糊。一對年幼的雙胞胎兄弟看到陌生的來訪者,忍不住倚在門邊靜靜地窺視,他們的母親告訴我們,這裡的呂姓村搬出去的十有八九,他們很快也要搬走。離開時,低矮平房裡走出來一位白髮老人,無聲地目送我們走出村口,這些年,她應該送走了不少一去不復返的村民吧!又或者,逢年過節的時候村子裡又要熱鬧起來。

發現惠城之美|族必有祠 公下村和老屋片村的祠堂文化

發現惠城之美|族必有祠 公下村和老屋片村的祠堂文化

古代村落是由一個家族逐步繁衍發展而來,這種濃縮本土文化色彩的“原生態古村落”,記錄了家族制度的沿革和變遷,具有強烈的宗族色彩,因此可以說,祠堂是所有鎮、村中最靈動的部分。在以血緣為座標的宗族關係中,祠堂是尊祖敬宗的聯結點。假如讀懂了什麼是祠堂,也就讀懂了祠堂文化,乃至這一民俗文化的真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