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儒朱熹真的是一個扒灰的偽君子嗎?

楚門說

關於朱熹“扒灰”的傳聞,出自監察御史沈繼祖彈劾朱熹的奏章。1196年冬,監察御史沈繼祖上書宋寧宗,彈劾朱熹十大罪狀,其中包括 “不忠於國”、“不敬於君”、“玩侮朝廷”等,還說朱熹曾攜兩位尼姑去旅遊,然後引誘,有了苟且之事,後納尼妾,此為“誘引尼姑以為寵妾”之罪;還說朱熹的兒媳在丈夫死後懷了身孕,此為“家婦不夫而孕”,丈夫死了還會懷孕?無非是公公的功勞嘛,於是,朱熹便有了“扒灰”的惡名。“誘引尼姑以為寵妾”、“家婦不夫而孕”,就是後人指責朱熹為“假道學、偽君子”最喜歡引用的罪證。

朱熹到底是不是一個“扒灰”的偽君子呢?或者說,他到底有沒有扒過灰呢?時代久遠,靠資料的考證,想必很難得出所有人都信服的事實,那麼,我們要得到接近事實的真相,便要深入瞭解一下,這個“扒灰”的名聲,到底是怎樣產生的,有動機和目的,才可能接近真相。

就學問而言,朱熹當是那個時代最突出的博學鴻儒,他從小就聰明異常,與一群同齡孩子玩沙子,人家堆沙山,他卻一個人畫八卦圖。14歲那年,父親去世,臨終將朱熹託付好友劉子羽,後又投於胡憲、劉勉之、劉子翬等名儒門下學習,自此學業大進。1148年,朱熹考取了進士,這一年他才19歲,授同安主簿,從此走上仕途。

朱熹出任過很多職務,諸如知南康軍軍、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等,有趣的是,朱熹還出任過武學博士,而且並非虛銜,而是真正負責以兵書、弓馬、武藝教育學生的官員。不過,朱熹不太喜歡做官,他喜歡給學生們講學,埋頭著作,這是他最喜歡的事情,所以,他總是不斷以各種理由辭官。

就性格而言,朱熹頗好為人師,尤其盼望給皇帝當老師,宋孝宗在位時,朱熹上書,每每以“留心格物致知、意誠心正之學,近君子,遠佞臣”來教導皇帝。後來,宋寧宗繼位後,扶助宋寧宗的宰相趙汝愚推薦朱熹任煥章閣待制兼侍講。然而,韓侂冑同樣是扶助宋寧宗上臺的功臣,他為了削弱趙汝愚的勢力,獲得宋寧宗的支持,於慶元三年(1197),開啟了黨禁,斥朱熹道學為“偽學”,置“偽學逆黨籍”,上自趙汝愚、周必大,下如朱熹、彭龜年等,共計五十九人,對他們或罷官,或充軍,一律處罰,史稱“慶元黨禁”。

要發動這麼一場聲勢浩大的權力鬥爭,輿論的鋪墊是必要的手段,故此便有了史沈繼祖彈劾朱熹十大罪狀一事,也才有了朱熹“扒灰”的惡名。因宋朝御史有“風聞彈事”權,就是可以找一些捕風捉影的事來彈劾官員,也就是說,御史無須證據,就可根據民間謠言來彈劾官員,彈劾錯了,也不追責。因此,所謂“扒灰”之說,或許是這種制度下的產物,其真實程度,值得懷疑。加上宋朝處理官員,往往以貶官了事,所以也沒有人去查找“扒灰”的證據,這就更可能是“假新聞”了。


帝國的臉譜

一個反三俗的被反了三俗

朱熹?扒灰?這個題目夠勁爆。

先說說朱熹是誰。如果說孔子是聖人,孟子是亞聖,朱熹可以說是三聖了!朱熹配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之一,在儒家文化中,地位崇高,影響巨大。他最有名的話就是“存天理,滅人慾”(其實,原話是存天理,遏人慾)。老朱一輩子以“道學”先生自居,給這兒立立規矩,給那兒正正名分,特別是將“天理”與“人慾”對立起來,儼然一副反三俗的鬥士形象!

結果,朱老師在功成名就的晚年,鬧出了扒灰的桃色新聞,導致晚節不保,斯文掃地。咋回事呢?難道朱老師也是“滿口仁義道德,滿腹男盜女娼”,玩的是“存我的天理,滅你的人慾”!

這要從一個名為沈繼祖的監察干部說起。這位老兄上書皇帝,給老朱列了一大堆罪名,其中有兩條很有新聞價值:

一是納尼為妾;二是“冢婦不夫自孕”。翻譯一下:一條是朱老師給尼姑講學,講著講著講到床上去了;第二條更厲害,大兒媳婦在丈夫死後又懷孕了。這是生命的奇蹟嗎?當然不是,三俗的人們感興趣的不是生殖科學,而是倫理問題,這會不會是翁媳扒灰呢?

朱熹對以上指控進行了辯白,也不知道朱老師是不是被揪住了小辮子,反正含糊其辭,說什麼“深省昨非,細尋今是”。他自己說不清楚,後世就有人幫他說,特別是明朝小說,把朱熹說成玩尼姑、奸兒媳的禽獸,顯然也不是歷史的真實。

其實,沈御史的這倆問題確實都不好回答。特別是關於兒媳婦的事情,

“不夫而孕”應該是真的,這個比較容易查實。因此,即使朱熹沒有扒灰,也保不齊是家裡其他人或者兒媳勾搭了外人乾的。你朱老師家裡出了這種事情,治家不嚴啊,家都齊不了,還有啥好說的。

沈繼祖要求殺了朱熹!皇帝還比較寬大,沒有弄死他,讓老頭子回家了。幾年後,朱老師鬱鬱而終!

都是黨爭惹的禍

沈繼祖彈劾朱熹,當然不是為了幫助朱熹提高個人道德品質,而是有其政治目的,史稱“慶元黨案”!什麼尼姑啊、扒灰啊,這些都是引子,真正的原因是黨爭。

朱熹給四書五經做注,創立了程朱理學,重新申明瞭儒學道統,重塑了儒家文化的基本意識形態,簡直就是古代文人的偶像級老大,擁有無數的粉絲。在朝堂上,朱熹也是根深蒂固,擁躉無數。這就犯了皇帝的大忌,天下只能有一個老大,你老朱這麼搞,是分不清大小王啊!搞他!

中國人高度重視個人品德,古人講修齊治平,修身是一切的基礎!

個人品德好,可以做官、立牌坊;個人品德有問題,一切白搭,就算你滿腹經綸,也一錢不值!所以,攻擊別人最厲害的一招就是找品德問題,特別是男女作風問題。

其實,朱熹也沒少用這招來對付他的政敵。比如當年他要辦台州知府唐仲友,就從與唐相好的妓女嚴蕊下手,開展刑訊逼供,非要讓人家承認通姦!誰承想,嚴雖然是風塵女子,卻不屬於“婊子無情”之流,寧死不屈。最後,這事鬧得沸沸揚揚,後來朱熹被調走,岳飛的三兒子嶽霖上任後,才放了嚴姑娘。被釋前,嚴姑娘寫了一首詞: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趾高氣昂的朱熹沒有想到,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別人也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反了一輩子的的三俗,老了老了,被別人當成了三俗!


飲水君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需要先交待一下時代背景,聊一聊趙汝愚和韓侂冑這兩個人。趙汝愚是趙宋宗室,是皇帝的遠支。韓侂冑則是北宋名相韓琦的曾孫。他的侄孫女是宋寧宗的恭淑皇后,因此韓侂冑也是皇帝的外戚。

宋寧宗繼位時,趙汝愚和韓侂冑均有擁立之功。寧宗皇帝命趙汝愚“兼代參知政事,特進右丞相樞密使”,做了宰相。趙汝愚就推薦朱熹為待制經箍。後來韓侂冑誣衊趙汝愚“以同姓居相位,必不利於社稷”(意指趙汝愚有可能謀反奪取皇位)。趙汝愚因此罷相,以觀文殿學士身份出任福州知州,不久後又被貶往永州(唐代貶謫柳宗元的地方),在途中暴卒。史書記載他是在貶官途中染病後,又遭地方上的韓侂冑黨羽迫害而死。開禧三年韓侂冑被謀殺之後,南宋朝庭為趙汝愚平反昭雪,賜諡贈官,極盡哀榮。後人將趙汝愚與東漢時的太尉李固相提並論,以為兩人都是忠臣,且都死於權奸之手。

韓侂冑同樣有擁立寧宗皇帝的功勞,但趙汝愚由於他有外戚的身份而不肯提拔,兩人因此結下了仇怨。韓侂冑後來設法趕走了趙汝愚,自己做了宰相。在主政時期,韓侂冑貶謫趙汝愚,並禁絕朱熹理學,史稱“慶元黨禁”。為鞏固自身地位,韓侂冑追封岳飛為鄂王,追削秦檜官爵,重新起用主戰派(包括辛棄疾),在南宋歷史上第二次組織北伐(開禧北伐),結果卻慘遭失敗。韓侂冑重用的西線主帥甚至變節降金。後來他被楊皇后和史彌遠設計殺害,後者割下他的首級送往金國求和。由於韓侂冑專權和排斥異己,禁絕朱熹理學,被後世視為奸臣。但他積極北伐的決心仍在當時獲得一些正面評價,比史彌遠之流還是要稍好一點。


好了,言歸正傳。

當初韓侂冑為了排除異己,授意黨羽誣陷與趙汝愚親近的朱熹,製造了“慶元黨禁”。朱熹被褫奪官職的直接原因,是遭到監察御史沈繼祖的彈劾。彈劾書據說是由其仇敵胡紘寫成的。胡紘在提交彈劾之前卻升職另任,就將這份彈劾書交給了繼任的沈繼祖(宋代只有御史才有權彈劾官員)。現在聽到有關於朱熹的流言蜚語,大都出自這份彈劾書。

葉紹翁所著的《四朝聞見錄》,全文記錄了胡紘/沈繼祖的《劾朱熹省札》。現將其主要的內容摘錄如下:


臣竊見朝奉大夫、秘閣修撰、提舉鴻慶宮朱熹,資本回邪,加以忮忍,初事豪俠,務為武斷,自知聖世此術難售,尋變所習,剽張載、程頤之餘論,寓以吃菜事魔之妖術,以簧鼓後進,張浮駕誕,私立品題,……臣竊謂熹有大罪者六,而他惡又不與焉。

人子之於親,當極甘旨之奉,熹也不天,惟母存焉,建寧米白,甲於閩中,而熹不以此供其母,乃日糴倉米以食之,其母不堪食,每以語人,嘗赴鄉鄰之招,歸謂熹曰:‘彼亦人家也,有此好飯’。聞者憐之!昔茅容殺雞食母而與客蔬飯,今熹欲餐粗釣名而不恤其母之不堪,無乃太戾乎?熹之不孝其親,大罪一也

熹於孝宗之朝屢被召命偃蹇不行,及監司郡守或有招致則趣駕以往!說者謂召命不至蓋將辭小而要大,命駕趣行蓋圖朝至而夕饋!其鄉有士人連其姓者貽書痛責之,熹無以對!其後除郎則又不肯入部供職,托足疾以要君,此見於侍郎林慄之章,

熹之不敬於君,大罪二也。

孝宗大行,舉國之論禮合從葬於會稽,熹以私意倡為異論首入奏札,乞召江西福建草澤別圖改卜,其意蓋欲藉此以官其素所厚善之妖人蔡元定,附會趙汝愚改卜他處之說,不顧祖宗之典禮,不恤國家之利害,向非陛下聖明朝論堅決,幾誤大事!熹之不忠於國,大罪三也。

昨者汝愚秉政,謀為不軌,欲藉熹虛名以招致奸黨,倚腹心羽翼,驟升經筵,躐取次對,熹既用法從恩例封贈其父母,奏薦其子弟,換易其章服矣,乃忽上章佯為辭免,豈有以職名而受恩數而卻辭職名?玩侮朝廷,莫此為甚!此而可忍,孰不可忍?熹之大罪四也。

汝愚既死,朝野交慶,熹乃率其徒百餘人哭之於野,熹雖懷卵翼之私恩,盍顧朝廷之大義?而乃猶為死黨,不畏人言,至和儲用之詩,有“除是人間別有天”之句,人間豈容別有天耶?其言意何止怨望而已?熹之大罪五也。

熹既信妖人蔡元定之邪說,謂建陽縣學風水有侯王之地,熹欲得之,儲用逢迎其意,以縣學不可為私家之有,於是以護國寺為縣學,以為熹異日可得之地,遂於農月伐山鑿石,曹牽伍拽取捷為路,所過騷動破壞田畝,運而致之於縣下,方且移夫子於釋迦之殿,設機造械,用大木巨纜絞縛聖像,撼搖通衢囂市之內,而手足墮壞,觀者驚歎,邑人以夫子為萬世仁義禮樂之宗主,忽遭對移之罰而又重以折肱傷股之患,

其為害於風教大矣!熹之大罪六也。

以至欲報汝愚援引之恩,則為其子崇憲執柯娶劉珙之女,而奄有其身後鉅萬之財。又誘引尼姑二人以為寵妾,每之官則與之偕行,謂其能修身,可乎?

冢婦不夫而自孕,諸子盜牛而宰殺,謂其能齊家,可乎?

…… …… ……

夫廉也,恕也,修身也,齊家也,治民也,皆熹平日竊取中庸、大學之說以欺惑斯世者也。今其言如彼,其行乃如此,豈不為大奸大憝也耶?昔少正卯言偽而辯,行僻而堅,夫子相魯七日而誅之。夫子,聖人之不得位者也,猶能亟去之如是,而況陛下居德政之位,操可殺之勢,而熹有浮於少正卯之罪,其可不亟誅之乎?

臣愚慾望聖慈特賜睿斷,將朱熹褫職罷祠,以為欺君罔世之徒汙行盜名者之戒。仍將儲用鐫官,永不得與親民差遣。其蔡元定,乞行下建寧府追送別州編管。庶幾奸人知懼,王道復明。天下學者自此以孔孟為師,而憸人小夫不敢假託憑藉,橫行於清明之時,誠非小補。



把上述文字簡單翻譯一下,用來指責朱熹的六大罪就是:

1.不孝其親:朱熹奉養老母親,不用好米而用陳糧,為了沽名釣譽而故意吃得很簡陋,逼得老母也跟著吃不好(說人閒話真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一項傳統。朱熹家境貧寒,實在是有罪,其罪與范仲淹這樣的前賢相同)

2.不敬於君:孝宗皇帝徵召,朱熹卻不願做官,這是對皇帝不敬。(前人不應徵的例子多的是,他們都有罪?)

3.不忠於國:大家都認為孝宗皇帝應該葬在會稽,只有你朱熹主張另卜他處,阿附趙汝愚的提議,不忠於國家。(沈繼祖認為,趙汝愚要求重新選擇孝宗皇帝的墓地,是想改換風水以圖篡權。朱熹支持了趙汝愚,也是在圖謀不軌。這個罪名幾乎夠得上抄家滅族了。既然趙汝愚謀反之事是政治構陷,對朱熹的這項指控當然也是誣陷。事實上朱熹只是建議多找幾個人看看風水,根本沒有明確表態。彈劾的人顯然認為,只要沒有贊成,那就是在反對。)

4.玩侮朝廷:皇帝待你不薄,你朱熹卻上奏章請求辭職,這是對朝廷的侮辱。(跟第二條同樣的神邏輯)

5.以詩發怨:趙汝愚死後,你朱熹竟然敢哀悼痛哭,還在詩歌中寫什麼“除是人間別有天”。天下都是皇帝的,怎麼能夠允許別有天地?(呵呵,又一樁文字獄)

6.害於風教:朱熹想霸佔建陽縣縣學的地皮(因為風水好)。建陽縣令儲和為了取悅朱熹,強行給縣學搬了家(古代的強拆案),把孔聖人從原來的縣學,搬到了寺廟這種有辱身份地方,中途用繩索把孔子塑像綁在大木頭上,在經過鬧市時,還讓孔子像摔下來跌斷了手腳,這簡直是對孔聖人的巨大侮辱。(真實的原因是縣學破敗,無錢修葺,只好搬遷,中途不小心摔斷了孔子像。何況這件事本身也與朱熹無關。文革期間,有個農民在趕集時買了一尊主席像,為了方便,找來一根繩子套在毛主席像的頸子上,結果因此而被判刑入獄——不讀書真是害死人啊,如果早知道朱熹的遭遇,說什麼他也不能犯下圖謀吊死毛主席這樣的彌天大罪)

彈劾省札中所稱的六大罪行,沒有一個不是令人啼笑皆非的誣陷之辭。特別是其中“除是人間別有天”這句詩,它出自朱熹為讚美武夷山風景而創作的《九曲棹歌》的最末一句:

武夷山上有仙靈,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識箇中奇絕處,棹歌閒聽兩三聲。

一曲溪邊上釣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橋一斷無消息,萬壑千巖鎖翠煙。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臨水為誰容。

道人不作陽臺夢,興入前山翠幾重。

……

八曲風煙勢欲開,鼓樓巖下水縈迴。

莫言此地無佳景,自是遊人不上來。

九曲將窮眼豁然,桑麻雨露見平川。

漁郎更覓桃源路,除是人間別有天。

整首詩歌內容都是山水風光,讀起來文辭優美自然清新,完全不象一位道學先生的詩歌,更沒有任何政治寓意,這在宋詩裡面是很難得的佳作。把這樣的詩句跟哀悼趙汝愚的舉動聯繫起來,把本來互不相關的兩件事牽強附會,顯然是一種極為卑劣的載贓行徑!

六大罪行之下,還羅列了其它幾項罪名。之所以要單獨附在後面,大約作者自己也知道這是在捕風捉影:

——朱熹為了報答趙汝愚的提拔,替其長子趙崇憲迎娶劉珙的女兒,以便能夠謀圖劉家的鉅萬家財。

——朱熹引誘兩個尼姑作為寵妾,到哪裡都要帶上她們。

——守寡的婦人沒有了丈夫卻能懷孕。

——家中子侄們偷牛來殺了吃肉。

……

這幾項罪狀,實在是莫名其妙,跟彈劾省札開篇就講的“吃菜事魔”沒什麼兩樣。

劉珙字共父,歷仕高宗、孝宗兩朝,曾經做過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宰輔重臣),資政殿大學士,以觀文殿學士致仕,諡忠肅。宋史將他與范成大等人同傳,而以劉珙為本傳首席,對他的評價很高。按《宋史.朱熹傳》的記載,劉珙的父親劉子羽和朱熹的父親朱松是好友,朱熹少時家貧,曾經依附於劉子羽,劉珙還曾經舉薦朱熹為官。劉珙的詩詞中也有與朱熹相唱和的作品,《劉珙傳》還說他在死前寫信向朱熹訣別,以未能為國報雪仇恥為恨。可見劉朱兩家的關係非同尋常。

趙汝愚是趙宋宗室,本人聲譽頗高,身份地位與劉珙相當。朱熹則與他們二人同時交好,居間為媒有什麼好奇怪的。這怎麼就成了朱熹幫助趙汝愚謀奪劉家家產?宋史記載,趙崇憲是趙汝愚的長子,在孝宗朝就因科舉第一而獲得皇帝讚許。宋史評價趙崇憲“能守家法,所至有惠政”。宋史是元代時脫脫等人寫成的史書,如果趙氏父子果真如此不堪,元人何必為之諱筆不書。據史料記載,劉珙另有兩個兒子作為繼承人,趙家只是娶了個媳婦而已,所謂謀奪家產云云,純系憑空捏造。

納尼姑以為寵妾這樣的罪名,大抵亦是如此。朱熹向來不喜女子出家為尼,在地方主政時,曾多次命治下的尼姑還俗。儒學官員多有類似的舉措。政敵們指斥朱熹替人謀奪家產,這樣的指控好歹還是有名有姓,有所爭對。而納尼為妾這樣的罪名,則什麼證據都沒有,所納的兩名尼姑,她們的姓名籍貫和出家寺廟這方面的信息一概全無,納妾的時間地點和見證人也完全說不出來。這樣的指控,真不知道有什麼可信度。

後面兩件罪名差不多也是這樣含沙射影式的攻擊。無夫而孕的“冢婦”指的到底是誰?盜牛的“諸子”都有哪些人?彈劾省札中一概避而不談。彈劾書中援引孔子誅殺少正卯一事為例,究其筆意,恨不得殺朱熹而後快,如果這些指控實有其事,怎麼可能在彈劾時輕輕一筆帶過。需知盜殺耕牛在宋代是重罪,為首的人可以處死,從犯也會被判處杖責、勞役和流放。只有在《水滸傳》這樣的小說中,敢造反的好漢們才能切牛肉下酒吃。

綜上所述,這份彈劾朱熹的省札裡面所有加諸於朱熹的各種惡名,逐一分析下來,沒有一個能夠坐實。由此反倒可以看出,攻擊朱熹的這些人,本身的道德操守是很成問題的。 所謂朱熹扒灰的流言,不過是這些無恥小人的惡毒攻擊和謾罵侮辱罷了。

中國的儒學,大致有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兩大派別。朱熹是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有的人由於自己厭惡理學,就拿以前的這樁公案作文章,把朱熹說成是表面不一的衣冠禽獸,厚誣於古人,實在有失公允。作為現代人,你可以不接受朱熹的學術理論,但也不應該讓這樣的謊言繼續流傳。


如風擺柳

我查到了,朱熹扒灰的事是有記載的。記載在《四朝聞見錄》的《慶元黨》這篇文章裡,而在正史《宋史》或是《宋史全文》上並沒有這種說法。

《四朝聞見錄》上面記載了當時沈繼祖彈劾朱熹的奏章,奏章上面直接對朱熹的人品進行質疑。其文有語曰:

“以至欲報汝愚援引之恩,則為其子崇憲執柯娶劉珙之女,而奄有其身後鉅萬之財。又誘尼姑二人以為寵妾,每之官則與之偕行,謂其能修身,可乎?冢婦不夫而自孕,諸子盜牛而宰殺,謂其能齊家,可乎?”在這兒就有記載朱熹扒灰的事。


但是,我覺得這並不是事實。在正史《宋史》和另一部民間修史《宋史全文》都並不採信這篇奏疏裡的說法。

在這篇彈劾朱熹的奏疏交上去以後,朱熹就被罷免了。《宋史》直言道朱熹是因為得罪韓侂冑被誣陷的

“繼祖誣熹十罪,落職罷祠”


而在《宋史全文》中也是傾向於朱熹是被誣陷的,甚至在《宋史全文》裡還寫了這篇奏疏的編成經過,“紘銳然任責,物色無所得,經年醞釀,章疏乃成”

這句話說的很有意思,既然朱熹真有奏疏上所說的十大罪,這些罪名應該很好查才對,“怎麼可能物色無所得”呢?後來為了寫這份奏疏還花了一年的時間,誣陷的成分可能更大一些,這就是我的意見了。


論史



看了已有答案,不得不替老夫子說幾話

我敢保證,某答主不但沒讀過朱子的著作,連《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傳第一百八十八》都不知道是什麼

這麼積極地跳出來答題,是來砸自己招牌麼?




真實的朱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1.是一個絕不與敵妥協的人
朱熹與其父朱松一樣反對議和,認為宋金不可共存。以孝宗初的形勢,也不該冒進,應採用富


國強兵之策,徐起而圖之
真正的儒家思想並非苟安忍讓,而是“以德報德,以直報怨”,“捨身而取義者也



2.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

釣魚大概數了數《宋史.朱熹傳》中朱熹辭官二十多次

或因與朝廷戰和意見不合,或因朝廷無功濫賞,或因以此“勵風俗”



3.是一個無懼權貴的人
揭露官場
弊端害民,矛頭直指宰執



朱夫子噴完文臣噴武將連皇帝也不放過

幸好,孝宗算較能納諫之君,且與朱熹理念相近,雖然上上下下得罪了一大批人,“群小乘間讒毀”,朱老夫子仍安然無恙



4.是一個兩宋少有的能吏

因為在江西賑災卓有成效,所以當浙東發生大饑荒時,宰相王淮推薦朱熹去

災區做鹽茶提舉,負責賑災



朱熹做事不怕得罪人,處置汙吏,開倉放糧,興辦社倉,按田畝收取富戶稅賦,減輕平民負擔……

這些舉動在得到平民支持的同時

也遭受到官吏士紳的強烈反對

宰相王淮也能頂住壓力,繼續支持朱熹,直到朱熹嚴查並數次彈劾台州知州唐仲友

唐仲友是王淮的老鄉兼女婿,王淮在壓力下將其改任江西提刑,唐仲友走時將包養的藝妓嚴蕊安置在臺州境外的黃石,被朱熹抓獲。(宋朝法律,藝妓無故離籍當判杖刑,官員可以召妓助興卻不能嫖宿)

此舉無疑使朱熹與王淮徹底決裂。後果就是非議纏身,“有所謂道學者,大率假名以濟偽……蓋指熹也”



5.是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人



(以上分別來自《朱熹傳》,《本紀三十七.寧宋一》)

所謂扒灰、諸子盜牛、娶尼姑之類無稽之談,辯之髒口,徒惹笑柄,不辯也罷。何況,此時正是老韓掌握臺諫,得勢之時



6.是一個具有豐富學識的思想家

只談一點,“存天理,滅人慾”


問:飲食之間,孰為天理,孰為人慾?

曰: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慾也


問:飢食渴飲,冬裘夏葛,何以謂之天職?

曰:這是天教我如此,飢便食,渴便飲,只得順他,窮口腹之慾便不是。


說白了,朱老夫子認為:人正常的生活生理需求都是天理,追求奢侈享受的生活便是人慾


理學的確培養了一批平時靜坐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腐儒,但這並非朱熹本意,也不是理學的本來面目

經念歪了怪墊子沒放正?考不上大學怪教科書沒編好?



7.是一個兩宋少見極度窮困的士大夫
沈繼祖誣陷朱熹的奏章出自胡紘之手,胡紘在建安拜謁朱熹,“熹待學子惟脫粟飯,遇紘不能異也,紘不悅,語人曰:此非人情,只雞樽酒,山中未為乏也。遂亡去”~《胡紘傳》

沒能吃雞喝酒的紈絝子弟胡紘因此對朱熹懷恨在心,費盡心機伺機報復不通人情的老夫子

不得不承認,胡紘手段的確高明,“冢婦不夫而孕”,既讓老夫子無從辯白,也讓某類人浮想聯翩



8.是一個早就被平反昭雪的人
老夫子死後就平反了,宋史中都已
說是“誣罪”

我不知道你在隱晦處高潮什麼?





為國釣魚

這是一個有趣又悲傷的故事,我們就共同來探索宇宙的奧秘吧~


山珍海味小胡紘

貴公子胡紘生來便非池中物,曾有詩為證:

貧賤不能忍,富貴頗可堪;

若迫我吃素,定讓你完蛋!

從中,我們不難發現胡紘的人格魅力所在——食無山珍海味,便不可為大丈夫,粗茶淡飯一生,那真是賤人。然而芸芸眾生之中,有幾人能出生起就是RMB玩家?所以,胡紘葛格不得志時,便瞅準機會,找當時聲名甚大的朱子求學。

朱子正在武夷山辦學校,老師學生都是自耕自種、粗茶淡飯,加之當時建寧當地自帶旱澇顆粒無收的屬性,朱子就辦了社倉。所謂社倉,是改進了的王安石變法法令,借貸的糧食利息很低,收成不好利息減半,旱澇災害免息。它的改進之處在於,朱子仔細研究了王安石失敗的原因,指出王安石的法令沒有考慮到市場規律中的物價上漲問題。那麼既然是社倉,大家當然就只能吃陳米了。

這讓胡紘葛格很不滿,憤而高呼要“只雞尊酒”才能滿足,甚至覺得老師是看不起自己——我的天,胡紘葛格真是高人一等的富貴相,大家都這麼清貧,唯獨你硬要與眾不同!所以我猜,胡紘葛格五行屬金,字元寶。

果不其然,生有大志的胡紘最終乘著“打倒偽學”的東風,一舉升為太常少卿和起居舍人,此時他起草了奏摺,但不敢發,恰巧蹦出來一個沈繼祖,神秘一笑後,奏摺轉發權就委託給了沈繼祖童鞋。

剛履職的沈繼祖正發愁沒有能力憑著反道學升遷呢,餡餅立馬從天而降,不由喜大普奔,奏摺一交,坐等獎賞。而奏摺之中,便是朱子的六大罪,至於私通尼姑和兒媳生子、盜牛、貪汙賑災款、掘人父母之墳冢、專門找富人聯姻等問題,卻都不在六大罪裡,為啥?因為胡紘自己都未必信——這些東西很容易查證。所以,重點還在六大罪上面。不過,六大罪太長,我不想手打,又怕複製粘貼被打入冷宮。那麼簡單說一下吧。

六大罪

大罪一,就是說朱子的媽媽跟人報怨說老吃陳米,不如別人家的米香。

這個很有意思的,當時的建寧白米名聞天下,但只有皇帝老子和王公貴族吃得起,為啥?因為建寧那些年不是洪水就是乾旱,老百姓沒什麼收成,就只能往社倉借貸陳米來吃。朱子的俸祿是同級官僚的一半,母親、老婆加三男三女六個娃娃,不吃陳米他俸祿夠嗎?

大罪二,是說朱子無視皇帝的命令,拒絕任職,這是不敬君。一些地方官吏讓他去任職,他就把這些人罵走。這是藐視大臣。

剩下的太多了,不想寫,所以此處省略N多字。

朱子說:請問,我能反駁嗎?

當然不能!

欲加之罪,就是要你永世不得翻身,外帶一萬隻腳踩死你。朱子不但不能說話,官僚、皇帝的汪洋大海還迫使他需要對這些奏摺說聲謝謝!

於是,朱子不得已上了一道嬉笑但沒怒罵的謝表,言重的地方,身邊人為免除禍患也幫忙刪掉了,於是,一片祥和聲中,大批判緊隨而至——大批判橫刀立馬的時候,誰能逃過?禍不單行就在此時!

唐仲友的恩怨

有人說唐仲友和嚴蕊們是無辜的——這話當然沒錯!唐仲友的爸爸和一干親戚全都是官場中人,上面還有個牛筆的親戚右相王淮給他行乾爹之實,叢林法則講什麼?能量大的就是爺爺。所以,我爸是李剛,在唐仲友這裡也變成了我小弟是李剛。

朱子連上六道奏摺參唐仲友參不動,這唐仲友個芝麻大的小官這麼硬?原因還在於皇帝和右相王淮,這宋朝人們都說皇權沒那麼大,確實,相比於其他朝代,皇權是沒那麼大,所以才有秦檜獨大,王淮獨大。宋朝有個很奇怪的地方,一旦言官和諫議被壓制,皇權就獨大——這不算什麼,奇怪的地方在於,言官一旦被相權壟斷,相權就代替皇權成了獨裁者,外戚、近習全都能出來興風作浪溜鬚拍馬。

王淮太猛了,滿朝官員他一人就舉薦了很多,連朱子都是他舉薦的。後來老皇帝覺得南宋確實該像宋神宗時候改革一下了,就準備聽從朱子的建議,結果提了兩次都被王淮給壓下來,老皇帝也就不說改革了——既然老了,還操什麼心呢?我有吃有喝,那就萬事太平!至於百姓、國家,去你的吧,管我毛事?

這就是當時禪宗的弊端,皇帝信禪宗,所以對後來朱子批評禪宗很不滿,王淮在朱子上奏摺的時候來了一句“書生們的意氣之爭”,好牛逼的右相,一句話就把朱子彈劾唐仲友的諸多罪狀消弭於無形。皇帝正對朱子批判佛教不滿呢,右相此話一出,他也就懶得管了。後來這件事鬧得很大,連朱子的好友大詩人楊萬里都出來質問朝廷,說這個爭端肯定有一個人是錯的,如果唐仲友的錯,那就治他的罪,如果是朱子的,那就治朱子誣陷之罪!

結果,皇帝面對楊萬里的質詢,顧左右而言他——你跟我玩嚴肅?看老子用插科打諢兵不血刃消弭爾於無形!不過,三十七計之外,皇帝還玩了一招沉默是金。他當然不敢治唐仲友的罪,寧可得罪朱子一人,也不能得罪滿朝大臣啊,畢竟拔出蘿蔔帶出泥——老皇帝還沒這勇氣。

這個以南宋早期傳統經學為代表的儒生王淮,在面對以朱子等人為首的改革派新儒家時,雖然沒有像後來的人那樣製造文字獄和精神肉體雙重消滅之實,但對改革派們素遠之。

嚴蕊的知心——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的作者也是明朝儒家的一位人物,他聽到這個故事也沒考證,就直接給寫成了才子佳人千里共嬋娟的瓊瑤劇。誰是惡棍?朱子你來吧!雖然我不咋熟悉你,但我是小說家嘛,故事比史實更重要。

打嚴蕊的那個前朝小官,你可以退下了,來,我給你換成朱子,你不用謝我了。



剩下的不想打字了,手疼。


肥嘟嘟的小不理




朱熹絕不是一個“扒灰的偽君子”。活在世上的每一個人,無論他處於那個時代,他們生存的目的截然不同:有的人為了研究學問追求真理而活;有的人自私自利,為滿足自己的私慾而活。

朱熹就是一個專心做學問的人,在公元1196年,也就是宋寧宗的時侯,時任監察御史的沈繼祖彈劾朱熹十大罪狀,如“不敬於君”、“不忠於國”、“玩侮朝廷”、“為害風教”、“私故人財”等等,其中還包括“誘引尼姑二人以為寵妾,每之官則與之偕行”,“家婦不夫而孕”。這後兩條是指朱熹為老不尊,貪財好色,不但勾引尼姑作妾,而且做官時還帶在身邊招搖過市。兒媳婦在丈夫死後懷孕,懷疑是朱熹“翁媳扒灰”導致。鑑於朱熹罪孽深重,沈繼祖主張將朱熹砍頭。

這就是宋朝歷史上有名的“慶元黨案”。“慶元黨案”是由於宋寧宗時外戚韓胄把持朝政,朱熹的摯友宰相趙汝愚則是其獨攬大權的主要障礙。韓胄想要打擊趙汝愚,卻又顧忌其門生故吏眾多,所以就謀劃通過設立“偽學”之說,同時藉機打倒趙汝愚、朱熹極其門生。原定由監察御史胡某上奏,後因胡某升官失去御史資格暫時擱置。恰巧沈繼祖升任監察御史,韓胄便私下讓胡某將奏章轉交給沈繼祖。宋寧宗不問青紅皂白竟然准奏,趙汝愚遭貶永州,朱熹被彈劾掛冠。寧宗還當朝宣佈道學為偽學,禁止傳播。之後還把道學生視作“逆黨”進行全面清洗,受到牽連的官吏有59人,朱熹是作為“偽學逆黨

”的領袖受到處罰的。



這裡有個問題需要說明一下,當時朱熹是寧宗的老師,寧宗為何對自己的老師下手?這是因為朱熹確實就是個書呆子,他秉性耿直,曾經在宋孝宗時期連上六本奏疏,彈劾貪贓枉法的台州知府唐仲友,得罪了一大批權貴。寧宗繼位後,經宰相趙汝愚推薦,朱熹出任煥章閣待制兼待講,即是皇帝的顧問,又是皇帝的老師。朱熹雖然65歲了但心智並不成熟,他總想以老師的身份當皇帝的家,一邊面奏“克己自新,遵守綱常”一面還要干預皇帝的生活,勸誡皇帝遠離近臣,逼得寧宗只能客氣的說:“您老年歲大了,我擔心您難以站著講授,還是去做個宮外官吧!”但是朱熹依然不知趣,動不動就以辭官脅迫皇帝,寧宗只好假意挽留。



朱熹的言行也就引起了韓胄等人的記恨,他被人視作眼中釘,肉中刺。寧宗一接到彈劾朱熹的奏疏就立即下昭罷黜了他的官職,更可恨的是朱熹還在上表認罪時承認自己“私故人財”、“納其尼女”等罪行,並表示要悔過自新。

不過朱熹是否納尼為妾這件事,歷來爭論不休。不喜歡朱熹的人,總拿這事詆譭侮辱朱熹。我倒是覺得,朱熹是清白的,他是真正做學問的人,品行是無可挑剔的。

附錄:朱熹(1130-1200)宋代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宋代集理學之大成者。主要著作有:【童蒙須知】、【小學】、【近思錄】、【論語集話】、【孟子集論】、【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資治通鑑綱目】等。


愛科學說

宋代大儒朱熹是中國封建禮教集大成者,他不但維護了孔孟之道在治國安邦方面的主要理論,在完善科舉制度,推行八股文方面一成為遺臭萬年的代表。特別在凌虐婦女心靈和肉體方面是千古罪人之首。婦女纏小腳就是他同另一個叫程熙者研發推行的程朱理學造成的惡果。唐朝之前的中國婦女已有裹小腳之先例,但大多數婦女尚可大足活動,到宋代後達到凡女性皆裹足的程度。其封建流毒遍佈中外城鄉,直到解放後包按越南、朝鮮一些鄰國還有許多女性是裹足的受害者。中國女人裹小腳成為震驚世界的惡性奇蹟之一。朱熹在凌虐婦女方面已是罪魁禍首,想不到他還是一個扒灰的假道統。他大兒去世後他大兒媳不夫而孕,至於是不是他的作品已很難刨清楚,僅從他首倡滅人慾給婦女裹足這一條就應當將這個扒灰者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實至名歸,一點不虧。

咸陽人


鄭秦雲

大多數人都只能看到眼前,能看十年的人就能脫俗,能看百年的自不被理解,眼光穿越千年的人肯定要被詬病和詆譭,這是人類的通病,因為絕大多數人不能克服眼前利慾.

我這只是發牢騷,正解'為國釣魚'都說了.


牧水1

反正我是信了。你看孔聖人平時一本正經,可是看到美女,也不管是豔遇滿天下的都上去車震了。何況三聖,而且三聖是自用而已。這就是儒家的虛偽:一邊說著什麼什麼天性,一邊要別人守道德倫理,自己卻什麼都可以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