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河西走廊的歷史比起美食更有味道....不過還是言歸正傳說說河西走廊的美食吧,我的一位天使投資朋友出生在嘉峪關-被譽為“天下雄關”的地方,嘉峪關本身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聽他講這裡之前是沒什麼人的,父輩都是三線建設過來的,因為1958年酒泉鋼鐵公司建設,所以是“因企建市”。

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嘉峪關

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河西走廊之夢-雅尼

一個形似關城的山莊在初春的嫩綠掩映下若隱若現,仿古的大門樓子赫然顯現,抬頭四個大字“千古河西”,居然還有英文Ancient Hexi Corridor,大門兩側一幅對聯,上聯是“雍涼大地金戈鐵馬華夏萬里鵬程”,下聯是“絲路咽喉商賈雲集六合日月麗天”,好傢伙,又是戰爭又是商貿的,又是中國又是宇宙的,逼格夠高。

千古河西·河西走廊特色美食體驗中心

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千古河西·河西走廊特色美食體驗中心

一進大門四壁白牆,說是還在策劃,略過不表。正前方一處玄關,黃色河西走廊地形輪廓圖上嵌了“千古河西”的logo,像個印章,只是中間帶有英文,Ancient Hexi Corridor,朋友特意指出英文用了Papyrus字體,阿凡達的標題就是 Papyrus的字體。這種字體總會在西方人的腦袋裡產生“古老”、“神秘”、“歷史悠久”的印象,因為它模仿了古埃及人在莎草紙“Papyrus”上面寫字的特徵。說到這,自然也提到了“千古河西”的中文字體,“草書”。十六國南北朝時期中原動盪,常年戰爭,唯處西北一角的河西走廊較為安定,中原世家大族逃避五胡亂華災難的首選地,河西走廊湧現出一批大儒,其中有以草書而著稱的大書法家索靖為代表的“敦煌五龍”,看來在logo設計中是把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做了結合。

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一印定河西 唯我大中華

進了大門眼花繚亂了......首先是滿眼的“風馬旗”,也就是我們說的藏傳佛教的經幡,五顏六色,夠熱鬧,聽他講河西走廊是中原儒家文化、古印度佛教、伊斯蘭教交織碰撞的地方,宗教文化交織衝突的地方。

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大廳

大廳四周是一個個檔口和包間,右手邊一側都是檔口,“魏晉燒嘉峪關烤肉” ,“沙如雪武威釀皮子”,“鮑福記羊肉粉湯”,“鳴沙鎖鑰敦煌驢肉黃面”,“千滋百味金張掖麻辣燙” ,“姑臧情武威沙米粉”,“焉支香裕固族燒殼子” ,“老百姓中式快餐”,聚集了十個河西走廊特色美食商家,據稱魏晉燒嘉峪關烤肉、鮑福記羊肉粉湯都是本地首屈一指的名吃;

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美食名家

左手一側都是包間,名字都是河西走廊著名的八大山水,包間內是對應的風景畫,祁連山、馬鬃山、合黎山、龍首山、石羊河、黑河、疏勒河、蘇幹湖。

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河西走廊 - 四山四水

體驗中心後面是一條別緻的傘廊 和一側的包間,走出後門就置身一片嫩綠之中。

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河西走廊歷史如傘廊般絢麗多彩

最後來到一個大包間落座,開始品嚐傳說中的河西走廊特色美食,這裡有兩個大包間,甘和肅。可想而知河西走廊的地位,甘肅省都是以河西走廊的甘州(張掖)和肅州(酒泉)來命名的。

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甘肅-甘州張掖 肅州酒泉

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河西走廊特色美食一桌匯

釀皮子,是西北獨特的風味小吃之一,味美爽口。經濟實惠;像菜又像飯的“快餐”,所以受到群眾的喜愛。食用時,要將涮好的一張張釀皮子切成細條,上面再放上幾塊蒸熟的,切成薄片的麵筋,澆上辣椒油、醋、蒜末、醬油、芥末等佐料,色味俱全,在炎熱的夏季,一盤釀皮子,涼爽提神,食慾大增。釀皮子特點是色澤橙黃而透明,吃起來柔軟又有韌勁,風味特佳.Note:在甘肅、青海等地的小吃中的釀皮讀rǎng pi zi

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沙如雪·嘉峪關釀皮子

羊肉粉湯的歷史約兩千年之久,是西北最具特色的名小吃之一。鮑福記清湯羊肉精選膘肥體壯的上等羯羊,煮熟剔骨,大骨熬湯,配方獨特,食用時,搭配西北當地粉條,鮮香勁道,醇潤營養。羊肉肥而不膩,湯汁濃而不厚,中醫有載:羊肉性溫熱。食用羊肉羊湯不僅能補虛益血,開胃健脾,還能祛溼氣避寒冷,暖胃寒。飽食這樣一碗羊肉粉湯,炎炎夏日裡渾身舒爽,凜凜寒冬裡身心俱暖。

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鮑福記·羊肉粉湯

驢肉黃面,敦煌名吃,號稱中華一絕。黃面細如龍鬚,長如金線,柔韌耐拉,調湯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製作黃面的工藝極其講究,選用上等小麥粉配以沙漠鹼性植物,煮熟後的麵條略顯黃色,故稱其為黃面;“天上的龍肉,地上的驢肉”。也就是說,在沙漠邊緣的敦煌城,最好吃的是驢肉。“驢肉黃面”顧名思義,其實是兩道菜,一盤驢肉作菜,配手工拉制的黃面作主食。敦煌民間流傳久遠的吃法便是如此。

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鳴沙·鎖鑰·敦煌驢肉黃面

沙米粉,沙米是“沙蓬”植物的籽,出產於大漠之中。金秋十月,沙米成熟。人們便帶著布單子、柳木棍去“打沙米”。將布單子鋪在沙灘上,把沙蓬棵子摁在布單上,用棍子敲打,沙米便落在布單上。採回曬乾、碾去皮。做涼粉時先用清水泡米粉兩個時辰,使其變軟,攏一把白淨光潔的麥稈,鋪在案上,將泡軟的沙米倒在麥稈上,揉搓成細漿,用細籮濾過,粉漿入鍋燒開,煮一袋煙功夫倒入盆中晾涼,切細條,拌調料,風味首屈一指。

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姑臧情·武威沙米粉

嘉峪關烤肉,從魏晉墓壁畫磚《進食圖》和黑山石刻記載來看,嘉峪關烤肉的歷史可上溯到戰國時期甚至更遙遠的時期。原料精緻:祁連羊,無羶味,食芳草,飲甘泉;烤法獨特:現切現烤,肥瘦搭配,調味新鮮;品種繁多:烤羊排、烤羊腿、烤羊肚、烤羊蹄、烤羊皮、烤羊頭、烤脆骨、烤眼珠、烤全羊……嘉峪關烤肉享譽甘肅,贏得國內外賓客好評,已經成為一張城市名片,被譽為河西走廊第一名吃。

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魏晉燒·嘉峪關烤肉

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焉支香·酒泉燒殼子

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焉支香·酒泉沙棗油餅

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千滋百味·金張掖麻辣燙

嘉峪關的美 是一種獨特的戈壁雄關之美 尤其是餘暉下的嘉峪關 彷彿在訴說 在這不毛之地 是我的獨自守望 就在這裡 看著你的遠去 迎著你的歸來

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嘉峪關

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餘暉下的嘉峪關

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陽光下的嘉峪關

雖然是在景觀,價格還算合理,這也是嘉峪關景區的特點所致,從景區到城區中心還不到6公里。

舌尖上的河西走廊-千古河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