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網紅小鎮,需要怎樣的社區設計?

小鎮非常多,能做好的小鎮沒幾個。

社群非常火,能做火的社區沒幾個。

手哥在2016年11月,北京,發起過一場創新營銷社群峰會,把做社群“最好”的四大名盤(阿那亞、奧倫達部落、聚龍小鎮、綠城藍灣小鎮)第一次集中起來,向全國業界分享社群,有近100家企業,200位總經理總裁前來學習。

然鵝,依然沒有幾個能做好。

因為,社群不止於社群,更在於社區設計的前置。

手哥的社區營造三部曲中,這麼定義。

社區建設是基礎

社群凝聚是核心

社會美好是終極

沒有好的社區做基礎,抵達不了社群的核心。

而做好社區的基礎是規劃與設計。

做网红小镇,需要怎样的社区设计?

社群做得行業認知度比較高,比較好的典型案例是阿那亞。

1、我與阿那亞的緣分

關注阿那亞社群之前,更值得關注的是它的社區營造。

2011年給阿那亞做定位,那時候南戴河還是一片灘塗和荒林,非常美好的生態溼地,偶有鷗鷺飛過。

中間3年是阿那亞建設,營銷,失利,剝離億城,馬總介入,重新振作,開啟社群。

2015年5月,孤獨圖書館開放,一條視頻播放,成為阿那亞的轉折點。

經老謝(謝春臻,阿那亞品牌顧問)介紹,9月與少昕、CICI在北京宜家謀劃自媒體+阿那亞之行。

10月底,組織首批地產自媒體團一行8人奔赴阿那亞,期間是阿那亞首屆紅酒運動會,應該也是阿那亞生活節的基礎來源。

當日,有河南同行看到秦漫漫的朋友圈,第二日便驅車秦皇島,看孤獨圖書館,跑步道,大海,沙灘……自媒體品牌行,一定程度上,讓阿那亞進入了行業視野。

12月,我策動的中國地產自媒體第一屆年會落地阿那亞,全國30多家房企朋友及地產自媒聯盟30多位地產自媒體大V一起參與,阿那亞被帶到更多企業,更多人的朋友圈。

那時候,阿那亞社群名盤的標籤還沒有那麼響亮。

更多人,喜歡的是這裡四季之美,這裡的海邊跑步道串聯起來的孤獨圖書館,海邊禮堂,社區馬會,社區高爾夫……

簡單說,是阿那亞的社區,以及社區設計,帶給來客的新鮮感,精神激盪。

好的社區設計,要帶來更好的體驗,這是成為名盤的基礎。

我不喜歡神盤這個說法。

神,感覺是離塵世遙遠的虛幻,沒有人的親切感。

如果有神盤,都是因為操盤團隊努力過,用心過。

如果有神,那就是你自己。

阿那亞,是因為離人更近,更真實,更真誠,更生活,成為“神盤”。

馬總提出當下中國的居住,不需要“富貴逼人”,而需要“溫暖動人”,阿那亞是這樣的溫暖社區。

關於社區的規劃和設計,我得到一本帶來重要啟發的書

2、發現了一本妙不可言的書

2015年底,我在成都方所淘到一本好書《社區設計》,是號稱日本社區設計第一人的山崎亮著作。

我把書中一句話,作為我去各大品牌房企及商學院分享社群的副標題:這個世界還有變得更好的可能。

通過設計,讓社區更美好。

重新設計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這是山崎亮在書中表達的觀點,有他的一些案例,激活人的參與度,走出家門,聚集到社區公共空間中,讓社區生活重新充滿活力。

重新設計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對社區設計是多麼精妙的傳達。

孤獨圖書館就是重建人與人關係的場,讓人從家中走出來,彙集到這個場域中,交換觀點,交流彼此,建立心的連接。

好的社區設計,要重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3、與毛厚德的爭論

在小鎮研究所群裡,M.A.O.建築設計創辦人毛厚德說,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得出一個觀點,人性不變,所以設計不離其宗,不需要“過於創新”。

我當時不友好的說,人性不變不用研究那麼久,多讀幾本書就知道了,列舉了梁漱溟、劉仲敬、周國平等社會學觀點。

毛先生說,對於房企來說,一個幾十億的項目決定企業生死,作為設計方如履薄冰,不得不謹慎,故以學術的研究精神來面對。

瞬間對他刮目相看,這樣的合作方值得敬佩,也值得託付。

好的社區需要具有擔當和責任感的設計師,洞悉人性,又能趣味橫生。

在日本,毛厚德參與設計了東京迪士尼海洋公園,在國內,M.A.O.是靈山小鎮拈花灣的設計方,這是一個網紅小鎮,主題是禪文化。意味十足的拈花灣呈現後,年遊客達到200萬,這也讓M.A.O.成為特色小鎮設計的頭部力量。

有所為,有所不為。

更多的業務湧來,M.A.O.對合作項目的要求越來越高,不輕易出手,出手便是好案例。

手哥知道M.A.O.還是廬山歸宗燦村的設計方,甲方朋友給我發過案例,也是根治文化,入木三分,原汁原味。

做网红小镇,需要怎样的社区设计?

拾野川手稿

他們最近的案例是在廣東佛山,企業方是綠地香港,名字叫做拾野川。

4、一個讓家庭關係更親密的野性小鎮

手哥跟綠地香港的朋友深入溝通之後,還原下這個小鎮的本心和初心。

做网红小镇,需要怎样的社区设计?

拾野川的精髓,是一個字:野。

野對應的是自然。它有一個載體:華南最大的自然學校。

這是手哥前文提及社群三段論,在社區層面,有空間,有更好設計,這是社群凝聚的基礎。

在這裡,遠離陌生人群,遠離擁擠交通,遠離鋼筋水泥森林,遠離繁瑣人際關係,迴歸簡單,迴歸自然,迴歸親密。

做网红小镇,需要怎样的社区设计?

有原生態農田體驗區,有叢林滑梯,有植物私塾,有讓人歸園田居的自然學校。

做网红小镇,需要怎样的社区设计?
做网红小镇,需要怎样的社区设计?

孩子們在自然課堂上,學習如何讓一粒種子發芽,辨別植物的種類,聞四季不同花朵的味道,在叢林滑梯上穿越森林。你可以讓孩子像三毛一樣,有夏天捉螢火蟲,春天爬樹的童年,在大自然中成長的孩子不變壞。

做网红小镇,需要怎样的社区设计?

父母在小鎮有一塊自然耕種的土地,種菜種花種春風。你可以把小鎮自家種出的瓜果蔬菜送給城裡的同事朋友,換來他們的羨慕。

在拾野川,自給自足,豐衣足食,迴歸到傳統農人的生態中,與自然和諧。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這裡不僅是房子,不僅是特色小鎮,而是對於生活的深刻理解,給城市家庭提供一種新的生活可能。

拾野川重新設計了城市家庭生活關係,讓家庭成員更親近。讓人與自然更親近,讓你與理想生活更親近。

南懷瑾說: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總歸詩酒田園。

拾野川要做的,就是詩酒田園的新生活。

奧倫達部落距離北京100公里,阿那亞距離北京300公里。

拾野川距離肇慶30公里,佛山60公里,距離廣州100公里,離深圳約200公里。離城市不遠,離生活很近。

做网红小镇,需要怎样的社区设计?

綠地拾野川自然景觀

關於拾野川的更多內容,後臺回覆:拾野川。

發你它的美好生活運營計劃,一起野,一起喜歡。

5、網紅小鎮,需要怎樣的社區設計?

一直在關注並推廣小鎮,社群,藉助拾野川,來歸納下這個課題吧。網紅小鎮需要怎麼樣的社區設計?

1、大師。洞悉人性的設計師,重新設計人與人之間親密關係。

2、環境。有自然山水,能寄情,能賞玩,賞心悅目,洗塵養心。

3、場域。有貫穿的精神主線,大主題統一,不論是野,還是禪。

4、地標。具備核心記憶點的經典建築,有美感,召喚並凝聚業主。

5、文化。尊重本地文化,融合中國文明,接續國際風尚,兼容幷蓄。

6、孩子。關注到兒童需求,歡樂充實,滿足多元偏好,有成長性。

7、全家庭。讓每一位家庭成員都能參與其中,找到真實歡樂的自我。

8、生態。人與人,人與社區,人與自然之間,能建立良好的生態。

9、生活。有生活必備的成熟配套和設施,保證美好品質,不粗糙。

10、生產。能夠形成新的產業,這是社區/小鎮能夠長久運轉的活水之源。

網紅小鎮,不止於以上10點,更多在於運營,在於操盤手對生活不變的初心和對美好不懈的追求。

微互動,真分享:後臺對話框回覆:桃源+

融創桃源大彩蛋送出

能夠掌控方向的人,都是地產操盤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