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上週末大口君發了一條有關星巴克甄選旗艦店和MUJI HOTEl的朋友圈,很快就收到了幾十條留言,有詢問光顧後體驗感的,有看到照片裡的排隊盛況表示打死也不會去湊熱鬧的,也有剛從挨肩疊背的星巴克裡擠出來,不加掩飾地表達失望的。無論如何,北京坊都賺足了眼球和流量,成為眼下最炙手可熱的話題。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舉著“全球最大門店”的旗幟風風光光落戶北京坊的星巴克旗艦店,和將生活美學與極簡風設計發揮到極致的MUJI HOTEL的入駐,猶如燎原的星火,讓日趨黯淡的前門再次發光發熱。

這種擾攘熱鬧的場面,前門開街之前一直如是。據守北京城中軸線南端的前門,也叫正陽門,位置上與“後門”地安門遙相呼應,是舊時連接北京城內外的重要通道,這裡湧動著形形色色的傳奇,彷彿一個微縮的四九城,透露出老北京的意趣和舊京華的風味。現在北京人口中的“前門”不是某一個具象的建築,而是一片親切且平民化的生活場所,是一部分北京人的集體文化鄉愁。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前門老照片

改造前的前門食肆林立,當中有不少聲名在外的老字號,大口組組長小寬曾寫過一篇文章,字裡行間飄散著他曾在前門吃過的食物香味:

前門全聚德店經常有一些創新菜,比如有一段時間推出的泰式菜品,東南亞類型的菜品中總是少不了一點陰柔,但是我覺得這種陰柔很難與烤鴨的純爺們性格搭配在一起。如果你願意,儘可以嚐嚐這裡 的泰式酸辣魚、冬陰鳳尾蝦、泰式青檸菠菜、奶香榴蓮酪、香蕉包。儘管我自己的標配永遠是三份芥末鴨掌,一份火燎鴨心,再來一隻肥碩烤鴨。

從全聚德出門左拐,幾步遠就是都一處,這裡的燒賣有譜,經常見到人們排隊打包回家。但是這種屬於趁熱吃的小吃,最好是堂食,熱氣四溢的燒賣狀如花開,五顏六色。

從鮮魚口拐進去,這條有600多年的老街現在改成了純正的美食街,大點的店面有便宜坊、吳裕泰內府菜(尚未開業)、烤肉季、力力餐廳,都是能有點說道的店面。小店則有天興居炒肝,錦芳小吃、金糕張、炸糕辛……

前門的三次“改頭換面”

藉著奧運的契機,前門於2008年正式開街,這是前門進入新世紀之後的第一次改頭換面。之後,它的命運就如海上扁舟,起伏跌宕。

先是老字號悉數退場,狹窄的衚衕和遍地的露天攤鋪被仿古建築取而代之,市井民俗被刻意放大,熔鑄在充滿時代感的商業建築裡。改造者盤算著讓前門以“中國著名商業街”的面目重新示人,把瑣碎庸常的生活細節被打造成“人文北京”的風景線供人觀賞,結果身在其中的人渾身不自在,遠道而來的人看不明白,除了去披著青瓦飛簷的時尚快消品牌店置辦幾身行頭,幾乎觸摸不到任何有溫度的老北京風貌。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上個世紀70年代前門的國營飯館,改造之後不復存在

直至2013年,前門因施工流失的人氣卻始終沒有恢復,2014年前後,前門大又提出“國際化體驗式消費”的定位,算是前門的第二次正式改造。多樂之日、漫咖啡、前門M餐廳也正是在這個階段進駐前門。頻繁的改頭換面,讓前面的面目逐漸模糊,ZARA旁邊緊挨著的慶豐包子、全聚德則和標誌旗艦店面面相覷,走在這樣的前門,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2014年改造中的前門大柵欄

2018年初,隨著大部分店鋪租約的到期,前門開始了第三次改造,走向具有非遺特色的“文化體驗街區”。老字號和商鋪在撤離,主題不一的文化館多了起來,一時間非議不斷。

上週末,大口組的成員們組團去了一趟北京坊,除了實地考察剛剛進駐北京坊的星巴克和MUJI HOTEL,我們也和前門商圈裡的一些頗具人氣的餐廳負責人聊了聊,關於“網紅店”的定義和未來,他們的理解與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不太一樣。

星巴克甄選店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抵達星巴克的時候,雨勢不小,遠遠就看到正門口順著牆壁排開的人流,轉角之後的隊伍更是一眼望不到頭。

隊伍中大多是年輕人,胸口掛著相機,手機和充電寶形影不離,上一秒還在抱怨隊伍如龜速前移,轉眼就滿臉期待地跟朋友說“待會兒直接去三樓,星巴克酒吧連上海那家烘焙坊都沒有”。清一色的時髦裝扮裡,有幾位中年男女,他們沒有專業拍照設備,時不時抱怨一句“咖啡店有什麼好看的”,身體卻老老實實地紮在隊伍中毫不動搖。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遠處牆壁上的裝飾,就是用茶包做成的抽象京劇臉譜

為了融入北京坊商業建築群的“東方美學”氛圍,這家星巴克在細微之處“費盡心思”。

比如位置上鄰近著名的前門大柵欄,整座星巴克大樓的內外牆就都設計成木製柵欄的模樣;一樓咖啡區,牆壁上掛著用咖啡豆拼成的太和殿裝飾圖,二樓茶飲區,咖啡豆換成小茶包,組成一幅抽象圖案,第一眼我沒看明白,詢問了店內的服務員,她告訴我這是京劇臉譜;三樓是酒吧,準備上樓的時候我還在尋思,酒吧和京味元素怎麼扯上關係,然後一抬眼就看到樓梯轉角處掛著的巨大畫幅,內容是仿古的街景,星巴克的logo印在畫幅中的食肆幌子上,有種影視劇裡突然出現植入廣告的生硬和尷尬。店內諸如此類的“京味兒”還有很多,據說連工作人員的制服都是特別定製,加入了與京味文化相呼應的中國風。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二樓到三樓之間的刺繡畫幅

大家在這些為北京坊量身定製的“中國元素”前拍照,然後轉身就扎進圍在手衝咖啡展示臺、蒸汽朋克煮茶臺、特調雞尾酒吧檯面前的人群裡。

精心的佈局和比普通門店價位更高的產品並沒有拔高這裡的體驗,嘈雜、擁擠、凌亂,充斥在各個樓層。熱氣騰騰的民間氣息被壓縮在1000多平米的建築裡,市井與時尚互相爭奪著力量,星巴克原本的面貌也顯得漂浮不定了。

MUJI HOTEL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MUJI HOTEL是原研哉美學的延續,原研哉的美學理念並不是告訴你這是最好的,而是“這樣就好”,態度堪稱佛系,而“簡約”背後卻是嚴謹死磕的匠人精神。

MUJI HOTEL不僅是字面上的hotel,它其實更是MUJI理念的一個體驗館。店內包括四塊體驗區,B1層的MUJI商店,1層的MUJI Dinner,Book Store和Hotel,其他門店斷貨的這裡可以買到,這裡斷貨的可能代購也沒有。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MUJI Dinner

MUJI Dinner-無印的餐廳散發著果蔬的芬芳,原始木色的顏色也強調了這裡提倡的飲食理念:健康、低油、少鹽。現榨的果汁很不錯,餐食搭配恰到好處,在如此快節奏的生活下,可以來這裡放慢節奏,體驗一下生活應有的樣子。

MUJI Book Store上陳列的是旅行、設計、美食、茶藝、咖啡、服裝等一系列與生活方式相關的書籍,這些都是MUJI的精選,與其理念保持一致,這裡會告訴你生活的真諦,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狀態。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MUJI Book Store

MUJI HOTEL在前門這片頗有性價比,價格在550-3000不等,房間內少不了的是MUJI標誌性的懶人沙發、香薰機、掛式CD機。在這個炎熱煩躁的夏天帶著家人來MUJI HOTEL度過一個舒適的夜晚,也會給你的內心增添一份涼意吧。

如果想來,大口君建議您在8月前體驗,店內人員全部從東京總部調配,服務更有保障。

YUAN Mousse&Flower

YUAN位於楊梅竹斜街裡,緊挨鈴木食堂。兩年前園公子盤下這間店鋪的時候,楊梅竹斜街已經過了鼎盛時期,遊客大都奔著光芒熠熠的北京坊而去,相比之下,沒有大興土木實現飛躍式改造的楊梅竹斜街顯得老舊凌亂。園公子偏愛這裡市井和時代的錯綜感,當得知有商鋪出租,便果斷簽了合同。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和隔壁的鈴木食堂相比,YUAN非常低調,招牌掛在逆著人流的牆壁上,如果不是慕名而去,十有八九會錯過。即便如此,YUAN還是被貼上了“網紅店”的標籤。

我提及“網紅店”,園公子並沒有急切地否認,而是反問我如何定義網紅店。比起我說了一長串的“顏值當先,具備社交屬性,大排長隊.....”,她的釋義簡單幹脆:“網上有名,生意紅火。”YUAN滿足了前者,在網上看過“楊梅竹斜街吃喝攻略”的人幾乎都對這家店不陌生,至於後者,園公子笑言“我們家的生意一半是靠蹭隔壁鈴木食堂來的”。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YUAN隔壁的鈴木食堂,一到飯點就人滿為患

採訪當天,是星巴克和MUJI HOTEL剛剛開業,前門商圈人潮洶湧,不少平時鮮有人問津的店鋪都沾了光,但是YUAN仍舊清淡。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恬淡的園公子

楊梅竹斜街有不少和YUAN一樣的店鋪,門臉極小,佛系經營,找不找得到全靠緣分。園公子更樂意把這類店歸類在“小眾”的標籤下,招牌小,店小,宣傳的聲音小,受眾群體小,一切都“小”的前提下,不討好主流的創意才有更大更自在的施展空間。但不置可否的是,“小眾”標籤帶來的營業額不如“網紅”。

經營YUAN這家店,是園公子將年少時的夢想照進現實,但是夢要有,飯也要吃,園公子正在籌備開一家“網紅店”。“人們審美水平的提高推動了網紅店的發展,有設計感的裝飾,精心挑選的背景音樂都是為了滿足消費人群的審美需求”,對於馬路對面網紅店成群駐紮的北京坊,園公子用“群落概念”去理解:“北京有各種文創園區,北京坊只是其中一個”,把具有同質性的店鋪划進一個圈子,人們在這個圈子裡能找到審美上的最大公約數,省時省力,還能獲得滿足。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至於北京人對前門的文化鄉愁,不可避免地被拔地而起的嶄新建築群沖淡,但是樸素庸常的景觀在楊梅竹斜街仍能見到。衚衕裡的大媽們搬出矮凳,沿街坐著侃大山,“膀爺”們說著抑揚頓挫的京腔兒,回味剛剛落肚的飯菜。雜貨小鋪的招牌幌子擾攘相接,水泥杆上的電線糾纏紛亂,好像一切都跟星巴克和MUJI門口排隊的人流無關。

想到這些沾染著塵世煙火的畫面,園公子便覺得“前門商圈可能會成為北京的新地標,但絕不會成為下一個南鑼。”

朝物夕拾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坐落在老北京胡同裡的朝物夕拾

相比於其他店,朝物夕拾離前門商圈最遠,這家紮根棕樹二條衚衕的甜品店,兩年來一直以第三人稱視角看著前門的變化。

“朝物夕拾”這個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魯迅的《朝花夕拾》,前門店是朝物夕拾在北京的第一家也是到目前為止的唯一一家門店,隨兩年前北京設計周而起,沒有坐落在規劃齊整的楊梅竹斜街,人氣卻日漸高漲。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店裡的負責人楠姐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她告訴我,之所以選址於此,是因為北京人心中對於前門都有著割捨不下的情愫,這裡是皇城根下,是不曾被修改過的老北京記憶,她希望人們可以畫一個下午的時間在這裡,真正的慢下來。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店周圍是真真正正的衚衕生活,門口的花草會有大爺幫忙照顧,住在這裡的阿姨也會時不時拉上三五好友到店裡小聚。有趣的是,這裡好像真的形成了一個衚衕生態,而不是一個格格不入的網紅店。

為了避開下午茶的高峰,我特意選在晚飯時間前往,店裡的悶熱依舊,不時到店的客人可以看出這裡的火爆人氣。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新中式下午茶點“桃花”、“青磚”、“炊火”

以新中式下午茶為賣點的朝物夕拾,在開業初並不順利,偏高的定價、不顯眼的位置和一些細節的不完美稀釋了客流,後來幾經調整(在大眾點評上性價比依舊受顧客的抱怨)人氣才慢慢集聚。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楠姐說她並不介意這裡被稱為“網紅店”,她說以前大家賦予了“網紅”太多的標籤,現在人們的標準在進步,網紅店的門檻也不應僅僅是拍拍照作作秀的場所,會有更多人知道如何去體驗生活。

而當我提及新張的北京坊、MUJI等等新前門的景象時,楠姐笑了笑,看著前門這兩年的起起落落,老北京人的心中,也有著質疑。

Meeting Someone

Meeting Someone隱藏在楊梅竹斜街深處。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這家店被眾人所瞭解是通過幾個標籤——“星空長廊刷屏的美照”“有情調的約會餐廳”和“京城年輕人都會種草拔草的網紅餐廳”。我有幸採訪到了餐廳的主理人。

餐廳主理人是個“海龜”,一直有做一個屬於年輕人的餐廳的夢想。因為有著海歸經歷,覺得北京當地的local文化遇上西方美學定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選址上覺得前門夠local,而最終定在楊梅竹斜街也是機緣巧合。沒想到由於政府的改造和北京設計周的開展,兩年後這裡變成了一條文化產業街。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中國的菜系味道豐富,川魯粵淮更是深入人心,但年輕人定會追求一些新穎的東西,加入了西餐的擺盤以及烹飪手法,得到的是舌尖上的奇妙之旅。餐廳主理人表示,當初開店的由衷很簡單,只是想做一家這樣的小店,並沒有想到和當下的“網紅”“ins ”等標籤相關,至於是否盈利、客流量如何,更是沒有奢求,現在Meeting Someone成為一種媒介,穿梭於各種社交平臺,口口相傳也稱得上是意外之喜。

關於“網紅店的”標籤,他說“沒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網紅店,想法夠好,產品夠好,定會吸引顧客。”

“網紅”會是前門的下一個標籤嗎?

曾經叱吒一時的前門23號風光不在,三年前大紅大紫的楊梅竹難逃寂寥,新前門帶著北京坊要走向何方,現在還不能蓋棺定論。或許,前門恰如《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的作者簡·雅各布斯(Jane Jacobs)所推崇的那般,本是有生命力和人情聯結的老街區,如果僅僅是粗暴的複製粘貼,難免隨著更新而淪為平庸,走向人氣的荒蕪。

今日互動

你去北京坊的星巴克和MUJI HOTEL了嗎?跟我們聊聊你的體驗感吧!

越來越多的網紅店簇擁至前門,你覺得它會是下一個南鑼嗎?

文:大口君們

圖:大口君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