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量費有多高?比歐盟貴40%、是印度的14倍

中國流量費有多高?比歐盟貴40%、是印度的14倍

實際上,中國流量價格不只高於芬蘭、印度。根據Rewheel數據,2017年11月歐盟28國流量均價為2.4歐元/GB,合18.3元/GB,中國流量均價比歐盟高出了42%。而OECD地區流量均價為2.9歐元/GB,同樣低於中國。

自2017年初中國聯通推出“不限量”冰激凌套餐之後,國內三大運營商陸續啟動了“不限量”競爭。但這些不限量套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條款,主要表現為超出一定使用量之後對上網速度進行限制。以中國移動的“任我行”為例,88元檔不限量套餐在使用超出10GB流量之後,上網速度將從最高300Mbps降至1Mbps。

世界上“流量不限量”最突出的國家是芬蘭。該國最大的運營商Telia的不限量套餐售價29.9歐元(約225元),芬蘭用戶可以不受任何限制使用4G網絡,最高速率300M。與之相比,中國移動售價238元的任我行套餐,流量門檻為40GB,超出40GB之後最高速為1M。此外,Telia還有最高限速為100M、0.2M的不限量套餐,分別售價24.9歐元、6.9歐元。Telia在芬蘭擁有300多萬用戶,佔芬蘭總人口約60%。

得益於真正的不限量,芬蘭一直引領全球流量浪潮。2016、2017年,芬蘭人均流量使用量分別為10GB/月、20GB/月,同期,中國人均流量使用量分別為770MB/月、1775MB/月。

根據芬蘭電信諮詢機構Rewheel近期發佈的調查報告,芬蘭也是世界上流量單價最便宜的國家,2018年4月份數據,芬蘭流量單價為0.2歐元/GB,約1.5元/GB。而在國內,工信部此前數據,2017年12月,中國流量價格降至26元/GB,相當於芬蘭的17倍。

價格超歐盟40%、比印度貴14倍

與芬蘭的流量單價相近的,是2016年才正式啟動4G的印度。

根據印度TRAI近期發佈的數據,2017年,印度流量均價為19.35盧比/GB,合人民幣1.84元/GB,以此計算,中國流量價格為印度的14.13倍。

2017年,印度總移動用戶11.67億戶,其中4G用戶2.38億戶,總流量使用量從46.42億GB增至200.92億GB,增長了332%,但其流量總收入只從3508億盧比增至3888億盧比(約371億元),增長10%。同期,中國總流量消費246億GB,流量總收入5489億元。

印度幾乎一步跨入了4G時代,而主要原因則歸因於“免費”了超過半年的運營商Jio。Jio隸屬於印度最大的私營集團——信實集團,於2016年9月5日正式提供4G服務。與全球其他所有運營商不同,Jio只有4G業務,且在拓展業務初期直接宣佈“免費”推廣。到2017年2月,只用了170天,Jio發展了1億4G用戶,其後停止免費策略,但仍然以極其低廉的價格開展業務。

根據信實集團財報,2017年,Jio的4G業務收入2391.6億盧比,盈利317.4億盧比,按照美元計算則分別為36.7億美元、4.87億美元。在印度2.383億4G用戶中,Jio佔了1.866億戶,佔比78%。

需要指出,由於印度總計只有67萬4G基站,卻承載了200億GB流量,網絡較為擁堵,除了Jio下載速率能達到17.9Mbps之外,其餘運營商均低於10Mbps,且網絡穩定性較差。相比之下,中國擁有300多萬個4G基站,網絡質量、覆蓋率均遙遙領先。

實際上,中國流量價格不只是高於芬蘭、印度。根據Rewheel數據,法國流量均價為0.8歐元/GB,合4.6元/GB,2017年11月歐盟28國流量均價為2.4歐元/GB,合18.3元/GB,中國流量均價比歐盟高出了42%。而OECD地區流量均價為2.9歐元/GB,同樣低於中國。

與Rewheel報告相互印證的是來自歐盟委員會發布的《Mobile Broadband Prices in Europe 2017》,該報告統計了歐盟28國2017年6月之前的流量價格。

在整個歐盟28國中,5GB、10GB、20GB流量套餐的平均價分別為12.66、21.77、33.12歐元,這些價格均低於或等於中國移動2017年等量流量可選包價格。2018年,中國移動大幅降低流量可選包價格,已全面低於歐盟2017年的平均價,但仍高於歐盟2017年最低價的主流套餐,且不確定是否低於歐盟2018年價格。

激烈競爭中的“限制因素”

2012年以來,中國多次推動寬帶普及提速、移動網絡提速降費工程。

但是,移動流量價格卻始終處於高價之列。

在印度、歐盟,競爭是推動價格下降最主要的因素,印度一直被視為“電信競爭最慘烈”的國家,全國超過13家運營商激烈競爭,Jio的免費讓印度一步跨入4G時代。而在歐盟,每個國家都有多個主流國際運營商競爭,且存在大量小型虛擬運營商。

國內並非沒有競爭,甚至在很多領域,國內競爭遠比國際激烈。但是,國內電信行業存在很多“限制性條款”將市場競爭控制在局部區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