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成立業界首個低時延開放實驗室:推動產業鏈健康發展

華為成立業界首個低時延開放實驗室:推動產業鏈健康發展

隨著全球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推進,5G時代即將帶來,LTE技術在3GPP R15以後有了革命性的演進,速率、覆蓋、時延能力顯著增強,特別是以Short TTI為代表的低時延技術大幅降低網絡時延,可以滿足5G時代基本需求。由此,基於當前LTE網絡即可孵化5G時代應用創新、商業模式和生態孵化,為面向未來演進鋪平道路。

在世界移動大會-上海前夕,華為在上海研究所成立了業界首個低時延開放實驗室,為LTE低時延領域創新合作翻開新的一頁。對此,華為無線網絡首席營銷官周躍峰在揭牌儀式後的媒體採訪中表示:“基於低時延體驗的商業模式前景廣闊,華為致力於通過解決方案創新,有效降低網絡時延並提升用戶體驗,積極推動低時延能力的商業變現。我們希望通過建立低時延開放實驗室來提供一個開放的平臺,與行業夥伴一道共同研究低時延領域應用、孵化新商業模式,共創美好未來。”

華為成立業界首個低時延開放實驗室:推動產業鏈健康發展

低時延成為未來網絡發展的新方向

在繼速率、覆蓋之後,時延逐漸成為衡量用戶體驗的新維度,並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以手遊為例,手遊全球用戶數超過21億,市場規模已達460億美金,並以每年12.5%的增長率增長,用戶願意向遊戲供應商購買低時延體驗增值業務,遊戲供應商也對運營商有差異化解決方案訴求,讓網絡時延能力變現成為可能。

當然,低時延的重要性不止是體現在用戶體驗這方面,在周躍峰看來,現有網絡構成很複雜,擁有多個制式並存,存在資源利用率、運維複雜度等方面的問題,未來5G時代最理想的目標網是‘LTE+5G NR’,LTE技術如果能夠支持低時延,就能更好的與5G這張網協同起來,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業務。

“因此,LTE低時延是未來網絡發展的新方向,在發展體驗經營、使能新業務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周躍峰講到。

談及低時延實驗室未來會不會以5G為主時,周躍峰表示,未來5G能夠使能的新業務,都可以從從現有LTE做起來,只是相對而言承載的技術不太一樣而已。他坦言:“我們更希望當前的運營商能夠從LTE技術開始孵化商業模式和產業生態,畢竟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明年我們中國開始規模建設5G NR, 業內能夠基於LTE提前在業務上做一些嘗試和開發,對未來5G的生態建設是更有好處的。”

華為積極推動低時延產業鏈健康發展

面對低時延這片藍海,產業鏈的成熟至關重要,此次華為建立低時延開放實驗室,旨在提供一個端到端的平臺,支撐低時延領域的對接測試、應用開發和經驗交流,共同推進包括網絡、終端、芯片、垂直行業在內的低時延產業鏈健康發展壯大。

據瞭解,目前已經有5家行業夥伴加入到華為的低時延開放實驗室進行驗證對接,首批公佈的應用研究包括:手機遊戲、移動支付、紅包加速、遠程駕駛等領域,未來將不斷髮展更新。

周躍峰透露,未來與實驗室合作伙伴的工作將聚焦在三方面:首先,基於行業夥伴和客戶的商業模式,改進軟件算法、網絡架構、網絡優化;其次,與更多終端公司合作,推動更多終端支持低時延技術;第三,與各方共同探索未來業務對於低時延的需求。

最後,周躍峰再次強調,低時延開放實驗室的創立就是希望通過創新技術方案,以開放的姿態結合各界力量打造健康的低時延產業生態,幫助運營商做好體驗經營、豐富業務、為未來做好準備。

華為成立業界首個低時延開放實驗室:推動產業鏈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