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位大咖共話EOS

近期EOS主網上線和安全問題幾次刷屏,金色財經也有報道指出:“最近EOS的21個超級節點凍結了7個EOS賬戶,稱這些賬戶已被黑客控制,他們通過釣魚欺詐或其他攻擊竊取用戶的資金。這一舉措顯然違反了EOS憲法,EOS憲法將鏈上治理的決定委託給仲裁機構。”

為更好的幫助投資者多角度瞭解EOS,助推業內人士進行更多思辨,針對“EOS系列問題”展開議題。

問題一:EOS主網上線是否有些操之過急?

鈦雲科技/招股科技鄢傲:

我認為任何時候上線都會被部分人認為“操之過急”,幣已經分發出去了,關注的人多,成為焦點,沒有問題也會有點問題的,堅持下去,好好做,“急”點也沒事。”

浮點資本鄭虎:

從工程的角度看太急了,從投資人的角度,還是太慢了。快或者慢,都是相對而言。為何從工程角度上線太急了呢?曾任華為工程師的鄭虎進一步解釋說:“我們可以看到ETH在啟動的路上,也經歷了非常多的坑。ETC分叉就是歷史的產物。代碼越複雜,坑就越多。EOS作為複雜度高好幾個級別的系統,漏洞一定是非常多的,我認為最少需要6-12個月,系統才能逐漸穩定。”

星鏈基金會文娛投資顧問梁羽:

目前雖然EOS主網上線推進中遇到很多問題,例如“百億美金”致命漏洞,V神側擊的影響,但這並不影響EOS主網上線的節奏。事實上,當前EOS主網上線並不是EOS發展的重點,真正決定EOS未來的,是EOS主網上線之後的公鏈運營。

幣印礦池朱砝:

工程角度來說,產品沒上線就拿錢肯定是急的。這樣的現象在互聯網行業是不可想象的。

迪拜交易所中國社區負責人徐曉冬:

有些人對於EOS的期望值過高,但現在的幣價與之實際情況並不匹配,才會有覺得慢的想法。希望它快,只是希望幣價能快點漲起來,手持大量EOS的人當然希望它能快速上漲。上半年中所有人都期望EOS主網上線之後幣價能大漲,但卻沒有大漲,反而跌了。

問題二:最近,與EOS相關的系列消息好壞參半,有人力挺、有diss,談談您的看法?

ICONIZ標準資本趙晨:

討論關於力挺或者diss EOS的大前提是要討論多中心化,而非是否100%完美,以及能不能100%實現,這個的大前提本來就是在用標準化的準繩衡量一個非標的世界,因此出發點本身就有問題。不同的共識機制就像是不同的刀:菜刀是切菜用的,瑞士軍刀功能繁雜,日本武士刀刀身鋒利,各有優勢。但是現在用單一世界觀衡量一個區塊鏈項目是不是值得存在的說法是極端且不負責任的。如果區塊鏈的概念本身是“多中心化”,不代表一種多元價值觀的存在,那麼基於一個單一價值觀的多中心化又怎麼能是多中心化。從業者們不要太神話“區塊鏈”一詞,廣義上而言,區塊鏈無非就是一個鏈狀數據庫而已,沒有什麼真偽。ICONIZ標準資本是一家全週期區塊鏈投資機構,旗下包括一級市場投資、項目孵化。曾投資並孵化ContentBox, Project PAI, QASH, THETA等項目。

星鏈基金會文娛投資顧問梁羽:

EOS一直都是以挑戰者、革新者的項目存在著。不管是每秒百萬TPS的交易速度,還是區塊鏈3.0的傳播點,都讓人對EOS充滿了期待。雖然主網上線暴露了EOS開發團隊管理上存在的不足,例如代碼測試、審計流程不夠完善,需要繼續改進。但是任何項目在主網上線的啟動,例如驗證快照、測試、啟用、激活等流程中,沒有團隊可以保證一絲不差的,區塊鏈公鏈的全民可參與開發的性質其實在這個時候才是有意義的,我們相信和希望維護的東西,是需要我們用自己的能力和知識去共同建設的,這也是所有EOS看好者所達成的共識。

沒有一種共識機制是完美無缺的,各共識機制都有其優缺點,共識機制是為解決一些特定的問題而產生和選擇的。PoW看起來好像是很去中心化,但是目前多數的BTC還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還是很中心化的,之所以存在這樣的問題是社會經濟問題,不是區塊鏈技術可以去解決的,我們需要的是基於目前的現實社會環境下讓更多的用戶和企業、組織等參與到區塊鏈中。

鈦雲科技/招股科技鄢傲:

一個行業高速發展的標誌就是非常多不同意見的人參與進來,對於EOS來說是好事。我認為目前對於EOS的任何定論都為之過早,EOS最大的價值還是在於他未來的生態和技術指標,這些東西需要時間和市場去檢驗,有人力挺、有diss,很可能是大家處於不同的立場而已。

初鏈創始人林大亮:

EOS適合弱中心化應用,區塊鏈有四大基礎:分佈式賬本、P2P廣播、共識機制、加密。其中最為關鍵的還是共識機制。傳統主流的共識機制有PoW、PoS、DPoS\PBFT等。各自特點不一,但總體而言是希望能達到性能和安全(多中心化)之間的平衡。可以兼顧性能與安全的解決方案目前有三種:1.PoW+Casper,以太坊準備做這個,但工程需要兩年;2.DAG,DAG技術一直是非區塊鏈的解決方案,目標依然是解決多中心化的信任問題;3.混合共識,初鏈採用的是PoW+PBFT的混合共識機制,PoW的特徵是多中心化(安全),而PBFT的特徵是高TPS。區塊鏈的核心是公鏈,公鏈核心基礎設施是共識機制,而分片、側鏈、分層都屬於公鏈周邊基礎設施。

中高會區塊鏈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朱濤:

科技工作者也是真理守夜者,“經典與現眼,只差一步”!每項科學技術由論文到專利,由專利到樣品,由樣品到產品,都要經歷很多不確定與波折。EOS作為區塊鏈技術這個新興技術的“弄潮兒”,我們應該給予一定的包容與激勵。但同時也要理性看到,脫離實際技術發展規律,沒有一定時間沉澱、嚴謹的科研步驟和實驗室完善的檢測手段,任何一項新技術都會出現發展中的問題。

投或不投EOS是技術都在那裡,罵與不罵EOS是技術都在那裡。冷靜想想是中性的EOS出了問題,還是當初溺愛恐怕擠不上車的人“泡沫”期許,被現實不按科研規矩出牌的骨感現實刺破的“疼痛”!EOS作為技術還會有人去接過來繼續創新,那麼大家應該做點什麼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創新有待包容,投資需歸理性!

Usechain創始人曹輝寧:

DBFT、DPoS 都太中心化了,信任機制不夠,區塊鏈不是帶來速度,而應該是信任,沒有信任的速度,除了欺詐沒有用處。EOS是偽區塊鏈,在信任機制的重要階段中心化了,不能帶來信任。EOS投票機制中的一幣一票機制有馬太效應。EOS通過中心化機制帶來效率和速度,但沒有提及信任缺失,對公眾造成了誤導;全球化發幣帶來了利益,大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本質,以為利益是由技術帶來的。EOS的治理結構、信任機制、節點安全是最大的問題。

問題三:EOS是否足夠多中心化?如何看待出塊節點和備選節點的工作機制?這樣的機制在主網出現問題時能否很好的協作?

星鏈基金會文娛投資顧問梁羽:

在目前互聯網和區塊鏈的發展情景下,BFT-DPoS共識可能確實是目前同時解決去中心化和超高TPS交易速度的一個很好的選擇。在DPOS中,不是每個節點都具有生產區塊的權利,但是每個節點都具有投票權,這一點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很像,不是每個公民都可以做人大代表,但是每個公民都具有選舉自己信任的人大代表的權利。DPOS中投票是根據投票者權益進行加權的,在投票中你使用的權益越多,你的選舉的影響力越大。目前我們現實中的選舉制度證明了其可行性,能兼顧大戶和小戶的利益。而我認為區塊鏈和互聯網都是現實世界的映射,我們很難直接通過線上去改變社會生產關係,所以早期區塊鏈革命時期,通過現實中已經驗證的方式加上區塊鏈加速價值交換的能力去逐漸改變社會生產關係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其實說白了,目前40%的比特幣掌握在1000個賬戶手裡,BTC也未必那麼的絕對去中心化。

至於出現問題時能否很好的協作,這個問題我可能無法回答,因為我相信eos技術團隊會做足夠多的測試,在解決一個個問題過程中完善EOS。

衝浪:

出塊節點和備選節點之間的工作機制、各自處理方法不同,不能去判斷其好壞。從技術上看來,主網出現問題也不一定與節點輪詢有關。但節點輪詢,商業上如何驅動礦工利益,EOS超級節點競選是一個方案,但多中心化的程度不夠。

問題四:當前的EOS發展情況是否與其市值匹配?如不匹配,其實際市值應該是多少?

工信部五所相里朋:

EOS與其實際價值不匹配,但實際價值也不會是零。EOS作為業內熱議的區塊鏈3.0應用,雖然技術上尚未有實質性的突破,也存在較多的質量問題,但其在應用場景上看來還是有很大想象空間的。不嚴謹的說,EOS可以看作應用層面的區塊鏈3.0,然而其技術上仍處於區塊鏈2.0,仍需不斷探索迭代。我們過多的關注其貨幣屬性,而忽視其在各行業應用中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個人認為,其雖問題較多,但也是業內探索區塊鏈之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星鏈基金會文娛投資顧問梁羽:

目前EOS的市值可能偏高,但是主網已經上線,DAPP應該也馬上去驗證EOS的能力,如果超高的TPS和穩定性能同時保證,那麼未來的市值肯定是會超越ETH的。EOS是對區塊鏈3.0的試探,或者說成是2.5比較準確,是區塊鏈走向大眾化APP的一個嘗試和創新,是可能突破並達到區塊鏈3.0的先驅,重點是EOS能帶來的影響。

ETHMOD創始人Tim Mars:

EOS的價值在於韭菜對EOS的信仰價值。

衝浪:

區塊鏈操作系統是個偽命題,以後會有很多更細粒度的共識,更多的公鏈。而不是以後的殺手級應用誕生在公鏈操作系統上。以太坊的價值在於智能合約技術,而不是以後各種DApp都基於以太坊。

問題五:有不少項目希望基於EOS搭載其DAPP應用,EOS能否擔此重任?

比特時代王學昊:

贊同細分共識,對於DApp開發者而言,最好的選擇是在自己共識的主鏈上進行搭建,其次是在若干條主鏈上發行相同或相似的DApp,每一條主鏈對於DApp而言更近似於服務器。可以是ETH服務器、EOS服務器,或者其他。這種不發行主鏈的跨鏈DApp可能會成為DApp現階段的選擇。

星鏈基金會文娛投資顧問梁羽:

共識機制的選擇、架構的設計以及技術團隊的知名度和資金的充足,我覺得從這些方面,他們已經是世界上頂尖的團隊了,我相信他們是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

鏈娛科技Echo:

EOS固有它的問題,尤其是在CPU的使用方面,存儲有點昂貴。但這些問題可以在後續的開發中解決,現行的公鏈都是蓄水池,市值就是容積,目前區塊鏈除了數字貨幣和交易所之外,還沒有其他的殺手級應用出現。EOS對於企業開發者友好,長期看來是有機會誕生其他的落地應用的。

以太坊追求法制,EOS追求人治。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和爭執,但這不代表整個系統一定走向窮途末路,如果大部分節點作惡,也必將導致EOS整個生態的終結,到時勢必會有更好的系統和底層來代替老化的生態世界,參考人類發展歷程。

BM從另一方面希望能創造一種工具供互相競爭的團體使用,假設這個團體中2/3的人是誠實的。那麼隨著團隊的成長,團隊維持其誠信的效率越高,團隊的規模就越大。一個團隊越腐敗則消亡得越快。在自由市場上創造競爭的工具來承認開放經濟體系的真實性,這是真正多中心化的基礎。

技術不難複製,社區、共識很難複製,分叉沒有用。BM選擇承認某些關於客觀證據範圍的現實情況,並接受現實,即每個社區都可能有自己的“正確與錯誤”的定義,只能通過對社區成員的主觀意見進行投票來衡量。真正的目標是降低創建新社區的准入門檻,並允許自由市場競爭來獎勵最有效的社區和懲罰最腐敗的社區。而密碼學只能用來證明邏輯一致性。它不能用來做出主觀判斷,也不能用來判斷是非,更不能用來辨別真相或虛假。

依據數學推導出的調控措施,必然導致凱恩斯式的市場干預和奴役之路。數字貨幣市場和區塊鏈技術更多是一次奧派的自由貨幣實驗,就是要在自由競爭中出現自然秩序,讓真理在混沌的博弈中脫穎而出。所以惡棍和天使就是系統裡面的必然要素,但是過度誇大其中一方的力量,並作出惡棍佔大多數的假設,本身就陷入了偏執。

未來的勝者必然是社區和技術、共識的三輪驅動。當然要理性,失態就是認輸。

每個節點都在為了得到獎勵而工作,這叫做激勵機制。而如何保證所有節點像整體一樣有序進行,前提就是激勵機制。每個公鏈底層的激勵制度都在最大程度地保持系統穩定。而對於散戶來說,普通用戶轉賬不收費,這起碼是平民級應用的開始。

問題六:在現有的公鏈中,您更看好哪個公鏈?為什麼?

星鏈基金會文娛投資顧問梁羽:

A選擇:StarChain?因為我們將站在ETH、NEO、EOS的基礎上,看見他們的優點和不足去快速的迭代更新,從最容易切入C端的泛娛樂場景去解決區塊鏈行業的很多問題。

B選擇:NEO和ONT;NEO作為一個底層基礎公有鏈,它的目標是把所有傳統金融產品搬到NEO區塊鏈上進行數字化交易,所以NEO運營團隊的本質是社區而不是公司;Onchain的目標是為企業和政府提供定製化私有鏈;Ontology項目於17年成立,號稱新一代分佈式信任鏈網,目標是允許用戶把在私有鏈上的數據向第三方或共鏈進行公開,搭建私有鏈和公有鏈之間的橋樑。這樣一來,NEO, Onchain與Ontology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各自有業務側重點同時又能有機結合的戰略整體。所以他們的生態和技術、資金各方面都比較到位,未來發展很看好。

問題七:更看好哪一種共識機制?給DPoS機制打多少分(滿分10分)?

工信部五所相里朋:

從技術上,更看好DAG共識機制。DAG(有向無環圖)作為區塊鏈3.0時代的典型技術之一,採用異步通訊機制在提高擴展性、縮短確認時間、降低支付費用方面優勢明顯,更適合推廣到萬物互聯。且傳統區塊鏈確認次數只能計算交易有效性的“概率”,不具備最終有效性;DAG具有最終確定性,並不可推翻。但需注意的是,網絡安全性、一致性問題都不確定,主鏈一直在分叉。網絡未對節點交易信息的正確性充分驗證,存在偽造或篡改的可能,錯誤數據有一定幾率構成主鏈。DPOS機制6分。

Oracle Chain老狼:

不同的共識算法適合不同的場景:首先,完全多中心化的PoW適合比特幣這樣的全球支付場景;其次,在智能合約應用這個場景中,更看好DPoS這種犧牲一點多中心化特性、換回高几個數量級的性能和用戶體驗的架構。

如果從多中心化的角度上比較DPoS和PoW,答案是不容置疑的。PoW是純粹的多中心化的區塊鏈協議。但我們從多中心化的維度切換至如何讓應用落地的維度(這意味著區塊鏈需要提供更高性能,更快的區塊鏈相應時間)。我們會看出,目前除了DPoS之外沒有第二個選擇。

EOS 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存在。如果某互聯網巨頭利用 EOS也架構搭建了一個可用的區塊鏈生態,這不正好說明在應用落地的道路上,EOS是比BTC更好的選擇嗎。

鈦雲科技/招股科技鄢傲:

我更看好DPoS,這是一種比較符合國情和人性的機制,沒有絕對的多中心化,一個高效穩定的網絡一定需要一些強有力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出塊節點和備選節點機制可能比較符合政府監管的需求,將來商用的區塊鏈極有可能採取這種方式:首先,機制很環保,其次,能夠加入主權節點用於監管和宏觀管理,符合國情需要。我給9分。

星鏈基金會文娛投資顧問梁羽:

A選擇:PoW-dBFT,這是我們StarChain目前正在設計的新型的共識算法,細節暫時保密。

太一雲孟繁軻:

DAG沒有辦法達成最終狀態的一致性,PoS或者PoW是競爭的,性能損失很大,出塊一致性很差。所以我認為DPoS是未來公鏈的一個比較好的方向。

比特時代王學昊:

DPoS更符合國情,在國內的區塊鏈應用場景中,可能很長時間內都會選擇DPoS做為共識機制。可能它在技術層面上並非最優的選擇,但卻是國內區塊鏈發展的階段性選擇。區塊鏈作為生產關係的描述工具,還是更應該服務發展、服務社會、服務大眾。

鏈娛科技Echo:

MTGOX是單點作惡,EOS是21個超級節點,理論上按照15個超級節點作惡來算,也就是(1/2)的15次方,這個概率比較低。另外,從不可能三角來看,ETH和EOS也各有利弊,三個點分別是多中心化、性能和安全,EOS要做到商業級應用、增強效率,確實要犧牲一部分多中心化。但這樣的操作是否毫無希望,我不建議現在過早下結論。

以太貓用戶數量的暴跌已經證明了以太坊和比特幣的代表區塊鏈1.0、2.0的DApp確實存在問題,EOS上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現在盲目下定論,是無知者無畏的表現。另外,不管大家承不承認,比較有共識的是,未來的殺手級DApp一定會出現。可能不是EOS,但從目前要基於EOS的DApp數量來看,這個可能性是有的,EOS上的生態建設是社區主導的。

EOS Lawyer節點發起人偉峰:

技術上看來,EOS可以實現完全的圖靈完備,可以實現零手續費,可以在智能合約裡應用精準時間,可以定期、延遲執行合約。

區塊鏈公鏈,拋開社區共識和生態談技術,基本上都是圈錢。

信任、投票、實名BP、社區建設、EOS公約等,都是為了建立更好的信任關係。

Usechain創始人曹輝寧:

底層技術還需挖掘,包括DAG,規模化還未定,信任機制尤為重要。如何能產生不依靠人的獨立於中心化機構的信任機制,同時高效率,高安全,低能耗,規模化,合規合法,才是努力的方向。

EOS是一個有著非常中心化驗證機制的分佈式賬本,在遇到信任危機的時候,很難經受考驗。在這個上面建DApp,如同沙上建屋,風險巨大。

衝浪:

原來的社區是程序員的社區,後來的社區是投資者和投機者的社區。目前尚沒有更好的社區組織形態可以承接未來更大規模的用戶群。如果只是投資者社區,沒有用戶社區,公鏈及時價值大也是暫時的。

問題八:區塊鏈項目、交易所、資本、公鏈、區塊鏈底層協議都在2018年迸發生機,您上述哪個角色將在今年迎來全新格局?

工信部五所相里朋:

星鏈基金會文娛投資顧問梁羽:

其實今年還是公鏈元年,多數比較牛的公鏈都是今年主網上線,帶來的問題肯定是主網的優化迭代更新;目前資本市場對區塊鏈高度關注,民眾也逐漸熟知,所以我認為交易所、資本、公鏈這三塊是今年的主戰場。明後年或許會爆發區塊鏈項目的全新格局。區塊鏈底層協議嘛,這塊大家一直都在研究創新,但是都沒有質的飛躍,我認為這塊還是需要一定人才和資金的積累之後,才會迸發。

交易所今年發生格局變化已經不是可能性的問題,是已然發生的事。流量到達瓶頸,大小交易所之間為了獲取流量無所不用其極,目前的平臺幣也已經走在了代幣賦值的最前線。如果這個模式能成功,會倒逼項目方儘快為代幣賦值,這是未來最可能發生的事,也是區塊鏈價值體系刷新的重要轉折點。

EOS Lawyer節點發起人偉峰:

社區治理和DAPP應該會迎來全新的格局。社區治理層面:區塊鏈項目在過去一直沒有真正的涉及到社區,直到EOS出來,全新的格局也就出來了;DAPP層面:由於EOS以及其他高速區塊鏈項目的落地,DAPP在用戶體驗上能有巨大的提升,所以引來全新的格局也沒有問題。以後不能落地炒空氣的項目會越來越少。

EOS作為一個公鏈,才剛剛起步。治理機制也是前所未有的,跨行業、跨國界的鏈上治理,同時還可能結合鏈下治理模式,這是區塊鏈發展至今最大的突破性的嘗試。不能說一定能到什麼程度,以一個開放的心態去看,去學習還是很有必要的。

鏈娛科技Echo:

如果就今年來看,應該還是公鏈的天下,畢竟目前沒有什麼對於DApp來說特別強有力的底層可支撐,大浪淘沙,充滿競爭體制才會有更好的區塊鏈底層推存活;而DApp可能會在明年或者兩年之後到來,在這中途要死掉大量空氣項目,留下的就是真正落地且可以盈利的DApp,未來,可能只有DApp的世界才有競爭。

比特時代王學昊:

資本,2018年資本的規模化進入是推動區塊鏈發展的重要因素,它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使得行業總從業人員、行業人員素質、行業關注度、認知度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而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也會為資本帶來更多發展空間與發展契機。

GVE基金會聯合創始人高澤龍:

EOS等公鏈項目是區塊鏈生態的根基,公鏈是一個真正的系統龐大的超級工程,這就彷彿是WINDOWS操作系統和UNIX(尤尼斯)一樣,所以說不管現在如何討論和評判都為時尚早。因為這取決於很多很多因素,就彷彿是蘋果APPLE推出其 Aqua ——最早開創的圖形界面之一,卻逐漸淪為邊緣操作系統。

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區塊鏈生態上還需要大量能為各類智能合約與應用提供服務支撐(數據、工具等等方面的支撐)的項目,而或許正是後者將會激發出區塊鏈的真正威力,區塊鏈智能合約生態建設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一個更接近商業應用和用戶的市場。如果EOS發展平穩順利,將來EOS和以太坊主要的戰場在於服務支撐和快速創新、把握趨勢的能力,大戰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