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还是便利?谷歌的AI黑科技和百度李彦宏的尴尬

隐私还是便利?谷歌的AI黑科技和百度李彦宏的尴尬

今年的谷歌I/O大会毫无悬念,又悬念丛生。之所以毫无悬念,是因为大会的唯一主题词肯定是人工智能,几乎所有新产品背后都贯穿着机器学习技术;之所以悬念丛生,则是因为外界都在期待和关注这家科技巨头到底能将AI技术推向怎样的新高度。

  人性的背后是隐私

昨天发布的诸多新软件产品,在AI时代焕发出的新体验让人大开眼界。Gmail可以自动预判帮用户撰写邮件;Photos可以自动帮用户分类和修图;Assistant不仅可以同时听懂用户的两个不同指令,还可以自动帮用户预订餐馆;News可以自动为用户搭建新闻专题,提供热点事件的来龙去脉;Lens可以自动为用户进行信息推荐和文本转化。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当然,全场最炫酷的一幕是Assistant的自动预订功能展示。用户只需要把需求告诉Assistant,AI就会在后台自动给商家打电话预订。在现场展示中,观众基本听不出打电话的居然是一个AI机器人,其对话的自然流畅程度几乎已经可以以假乱真。

这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功能来自谷歌的Duplex语音项目,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虽然订餐馆约理发的现场展示天衣无缝,但谷歌并没有吹到天花乱坠。Duplex是专门针对特定场景进行预先训练,目前也只能用于特定目的的用途。可以理解,如果遇到特别话唠、不断打岔的商家,这个机器人也会犯晕乎。谷歌打算将这个功能用于各种电话预订服务,获取更多数据进行训练。

机器学习最需要的就是数据和训练;而海量用户和数据是谷歌推进AI研发的最大优势和基石。谷歌有的是十亿级别用户基数的产品:Android全球用户去年就超过了20亿(不包括中国大陆),而搜索、邮箱、视频、浏览器和地图等诸多产品几年前就突破了10亿级别。谷歌几乎免费为全球用户提供完整的一套互联网服务,同时也获取了海量的用户数据,用于自己的广告服务和AI研发。

但另一方面,用户想要享受到谷歌AI技术带来的诸多人性和便利体验,就需要将自己的个人数据和网络行为越来越多地托付给谷歌。换句话说,你有多相信谷歌,就能享受到多少便利功能。在AI时代,谷歌正在成为用户的网络大管家,获取着越来越多的用户数据和隐私。

  李彦宏的自信与尴尬

其实,李彦宏后面还有两句话,不能断章取义。“当然我们也要遵循一些原则,如果这个数据能让用户受益,他们又愿意给我们用,我们就会去使用它的。我想这就是我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基本标准。”

隐私还是便利?谷歌的AI黑科技和百度李彦宏的尴尬

  AI时代更要责任与道德

一家面向消费者的互联网公司,其业务基石是用户和数据。获得用户的数据和信任,背后则是沉重的责任。而一家致力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公司,则需要更大的责任与道德,首先必须是一家重视安全、有道德、担责任的公司,才能保证AI技术被用于善意。否则,技术的滥用,数据的泄露,都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隐私还是便利?谷歌的AI黑科技和百度李彦宏的尴尬

扎克伯格在听证会现场,资料图。

在用户隐私保护不利这方面,社交巨头Facebook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三方开发者私下出售用户数据,让Facebook面临着监管部门的沉重压力,市值也一度蒸发了500亿美元。扎克伯格不得不多次向公众公开道歉,亲自前往国会接受长达十个小时的车轮战听证会。相比之下,我并没有看到李彦宏有同样的道歉诚意。

隐私还是便利?谷歌的AI黑科技和百度李彦宏的尴尬

谷歌CEO皮查伊,资料图。

在微软Build大会和谷歌I/O大会上,两大科技巨头在谈到人工智能的同时,都强调了保护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的重要性。微软CEO纳德拉花了不少时间谈论人工智能背后的三大原则--隐私、责任与道德,并在微软组建AI道德委员会。谷歌CEO皮猜则表示,科技可以是积极力量,但(谷歌)深切感到有责任正确处理和运用(科技)。今年的谷歌I/O大会谈论了很多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运用;新版系统Android P花了不少精力,用于改善数字健康,减少用户对智能手机的沉迷与依赖。

2011年谷歌因为非法处方药广告,曾经被美国政府处罚5亿美元;2011年,谷歌因为违规推广自己的Buzz社交产品,同意接受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长达20年的审查;2012年谷歌绕开Safari浏览器违规获取用户隐私,遭受了的2250万美元罚单;2013年谷歌街景车辆采集用户数据,遭到美国700万美元处罚。最近一次打击来自有劫富济贫文化的欧盟,谷歌因为在搜索结果中偏袒自家网页遭受了欧盟24.2亿欧元的天价处罚。

  结尾:

千家网为你提供建筑智能、家居智能、人工智能领域的智能化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