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6.1 日本江戶幕府的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去世

德川家康(日語: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英語:Tokugawa Ieyasu;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三河國大名,江戶幕府第一代徵夷大將軍。日本戰國三傑(另外兩位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之一。日本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德川家康生於名古屋附近的岡崎城,父為岡崎城主松平廣忠, 母為廣忠正室於大之方(傳通院)。原姓松平,永祿十年(1567年)奉敕改姓德川。桶狹間合戰後與織田信長結為“清洲同盟”,多次配合織田軍擊敗強敵,並與武田家不斷蠶食今川家的領地。本能寺之變後在小牧·長久手之戰中與豐臣秀吉對峙,後又迫於形勢而向其臣服。小田原之戰後被豐臣秀吉移封關東,雖失去長年的根據地,但得到豐臣政權下外樣大名中最大的領地。擔任五大老的筆頭。豐臣秀吉死後,在關原合戰中率領東軍戰勝西軍,確定了霸權。慶長八年(1603年)受封為徵夷大將軍,在江戶開創幕府。慶長十九年(1614年)至慶長二十年(1615年)經大坂夏、冬之陣滅豐臣氏,江戶幕府統治體制從此堅如磐石。德川家康建立了德川幕府後,日本進入暫時的和平。

元和二年(1616年),德川家康在駿府城逝世。享年74歲。遺體埋葬在駿府的久能山,1年後被改葬到下野國日光。被日本朝廷賜封“東照大權現”,成為江戶幕府之神,在日本東照宮中供奉,被後人稱為“東照神君”。

德川家康一生的最大業績在於他繼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之後,改組和強化了日本的封建秩序,把日本封建社會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他開創的德川幕府在日本歷史上維持了長達260多年的和平統一局面,這給日本封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比莊園制時代略好一點的社會環境。但是,德川家康所改組和強化的日本封建制度,仍然是建立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基礎上。嚴格的身分制度把每個人都死死地固定在一個狹窄的框子裡,嚴重地阻礙了社會的進步。他推動海外貿易並非要民間貿易自由發展,走上近代重商主義的道路,而是出於幕府政治和經濟的需要,維護封建的政治統治,其範圍只限於由極少數幕吏、大名、特權大商人所把持的官方貿易,一旦超出幕府的政治需要,就立即加以取締或限制。1612年頒佈的禁教令,從1615年開始對朱印船貿易的限制。此外,德川家康晚年推行儒佛合一的思想統治,這種影響甚至一直延續到明治維新以後。

歷史上的今天—6.1 日本江戶幕府的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去世

歷史上的今天—6.1 日本江戶幕府的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