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贵州」六枝特区:培养致富“带头人”凝聚乡村振兴力量

「今贵州」六枝特区:培养致富“带头人”凝聚乡村振兴力量

吴忠文是一位80后的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后,搞起了循环养殖,不仅养猪、养鱼,还办起了酒厂和建筑公司,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吴忠文的养猪场被高高的围墙包围着,入口处房门紧闭,上面写着“重大防疫区”,看起来十分神秘。

“最怕的就是猪儿得病。”为此,吴忠文不仅给圈舍进行全面消毒、安装控温设施等,饲养人员进圈舍时也要进行消毒,以便给猪儿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生长环境。

「今贵州」六枝特区:培养致富“带头人”凝聚乡村振兴力量

其实,吴忠文一开始本打算养牛,还特意跑到山东济南一个养殖场去学习了肉牛养殖技术。“但是学习回来后我发现,山坡上放养牛会破坏生态,不能干。”

2015年8月,吴忠文“转攻”圈养猪,利用自家田地开建养猪场,并配套建设了化粪池、沼气池、饲料储存室。成为大补王村第一个规模化养猪的养殖户。

同年,在养猪场的后面,吴忠文又修了鱼塘,投放了50斤鱼苗,养着草鱼、花鲢、白鲢、鲤鱼。

如今,上百条鱼“活跃”在池子里,成了他“变废为宝”的又一“武器”。

这几天,吴忠文酒厂注册的商标也下来了,准备在半年之内上市,预计年产量将达60余吨。“到时候我的这些猪就有吃不完的酒糟了。”他正盘算着,如何一步一步把自己的养殖业继续做大做强。

自己富,不算富。大补王村的村民都说吴忠文是“凤还巢”里的“金凤”,他不仅免费把猪仔送给贫困户喂养,还免费为大家提供技术支持,等猪养大了又高价回收。

贫困户张英贤到养殖场来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养猪技术后,回去便买了十几头猪开始喂,现在猪儿已经快出栏了。“今年肯定能脱贫!”

目前,吴忠文的贵辉养殖场采用“公司+农户”合作模式,为大补王村村民提供肉猪猪仔、饲料、抗病药物和养殖、防疫技术,并负责销售出栏生猪,由养殖户负责饲养肉猪;酒厂上市后,还将为40余名村民提供就业机会。

“考虑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犹豫一万次,不如实践一次。”这是吴忠文厂里的一段标语,也印证着这个返乡致富带头人敢想敢拼的那股子劲儿。

当然,敢想敢拼的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近年来,六枝特区党委、政府注重从生产、项目、融资等方面加大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扶持力度,大力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双培双带”工程等举措,带领群众学到致富本领,增强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任。

2017年,六枝特区共收到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422万元,安排扶贫小额信贷贴息资金1000万元、雨露计划426万元、到户扶持资金400万元、产业扶贫12380万元、管理费165万元、农业保险51万元;截至2017年12月22日,项目资金系统备案14422万元,备案率100%。

不仅如此,六枝特区党委、政府还为入驻特区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办公的企业节省房租、水电、宽带等费用近30万元,使其可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开拓电子商务业务,缓解融资压力,并对区内电商企业进行销售额补贴累计近30万元。

通讯员 顾冰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