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住上新房 暖了“心房”

4月14日,天朗气清,吴兴寸趁着周末休息,打算出门散散步,顺便在附近买些菜回家。

现如今能住新房,平时务工、周末散步、家门口买菜……这在过去,是贫困户吴兴寸想都不敢想的。


六枝:住上新房 暖了“心房”

六枝特区岩脚镇西北村村民吴兴寸一家有7口人,过去一直挤在破旧的茅草房,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老房子漏雨不说,附近还经常会滑坡,太危险了。”

2018年12月,吴兴寸一家搬到了岩脚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什么也不用买,直接拎包就入住,“不仅没花一分钱,政府还为我们备好了家具,修好了灶台、洗漱间,真是太感谢了。”

而今,吴兴寸家里的土地也不再种玉米、洋芋了,全部入股到合作社种植核桃、冰糖柑,每年每亩有800元的土地流转费,自己在家门口就近务工,他的妻子也在附近的服装厂工作,日子过得是越来越红火。

岩脚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于2017年11月启动建设,占地3.66万平方米,住房面积3.46万平方米,统规统建住房410套,计划搬迁安置1731人。项目于2018年10底全面建成后开始分房搬迁,现已搬迁入住373户1735人,涉及40个自然村寨整体搬迁263户1227人,零星搬迁110户508人;其中建档立卡142户669人。

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规划建设中,六枝特区始终坚守搬迁对象精准的界限,严把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标线,搬迁不举债的底线,项目规划管理的红线,探索出一系列符合六枝特区实际的新经验。

同时,六枝特区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严格按照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决策部署,聚焦五防止五注重,以“五先五后”攻坚发践行“五步工作法”,深入推广“五个三”经验,全力以赴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确保实现变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

为此,岩脚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围绕搬迁群众社会身份转变,重点抓好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等“五个体系”建设。

——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建成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便民超市、老年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儿童活动中心(四点半课堂)、评价购物中心、建设活动中心等便民服务工程,组建设区广场舞队、花灯队,丰富搬迁对象业余生活。

——教育方面:学龄前114人,义务教育372人,高中以上60人。镇内就读的336人,占总学生人数的59.8%;与安置小区常住户数基本匹配。

——医疗卫生:社区卫生室已正常开展服务,配备专职医生2人,通过排查共有大病1人,慢性病69人,其中间建档户45人。

——培训和就业服务方面:搬迁对象中有劳动力家庭369户834人,已实现就业369户711人,其中县外务工488人,县内务工223人(镇内务工135人),已实现有劳动力就业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

目前,在易扶工程培训就业的38户3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人,在培训期间每人每月发放2000补助。对于缺乏劳动技能且不能外出务工的12户12人,已运用公益性岗位落实就业,在社区做日常保洁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