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特区:变废为宝 “粮改饲”助力脱贫攻坚……六枝岩脚镇易扶安置点:五先五后确保搬迁户 搬得出能致富

六枝特区:变废为宝 “粮改饲”助力脱贫攻坚……六枝岩脚镇易扶安置点:五先五后确保搬迁户 搬得出能致富

六枝特区:变废为宝 “粮改饲”助力脱贫攻坚……六枝岩脚镇易扶安置点:五先五后确保搬迁户 搬得出能致富
六枝特区:变废为宝 “粮改饲”助力脱贫攻坚……六枝岩脚镇易扶安置点:五先五后确保搬迁户 搬得出能致富

六枝特区:变废为宝 “粮改饲”助力脱贫攻坚

敖成权 姜世鸣 顾靖

近年来,“粮改饲”为六枝特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产生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通过“粮改饲”等一系列探索实践,不断拓宽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发展致富的道路,打造六枝特区品牌饲料和养殖,形成绿色循环、多方受益的发展新格局,产业扶贫的有效手段,带动了1862户困难家庭种植牧草脱贫致富。

六枝特区:变废为宝 “粮改饲”助力脱贫攻坚……六枝岩脚镇易扶安置点:五先五后确保搬迁户 搬得出能致富

这几天,正是牧草大规模收割的时节,在六枝特区岩脚镇草原村,工人们正忙着黄竹草的收割,据了解,过去,草原村以传统玉米种植为主,很难实现稳定增收,今年全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采取合作社+贫困户+一般农户的形式,以每亩土地300元入股到牧草种植基地,同时参与基地务工及管理。

村民付文美告诉记者,现在基地不仅“租”她的土地种牧草,她还可以给养牛场打工,除土地入股收入外,有了三份收入。

岩脚镇草原村村民付文美说:“和他们割草,离家近,一天90块钱,我们家里面都满意。”

与此同时,草原村还通过整合资源、抱团发展的方式,与六枝特区岩脚镇草原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达成共同协议,定期向养殖场供应牧草,确保了牧草及时售出。

岩脚镇草原村牧草种植大户甘孝海说:“我们从五月份就开始收草,已经收了两个月了,这个黄竹草是260元每吨,甜高粱是350元每吨,青储玉米是400元每吨。”

目前,岩脚镇草原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场存栏量为3000头的繁养基地已基本改扩完成,投入使用后将达到年出栏500头的规模,预计日均消耗牧草30吨。

岩脚镇草原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厂长候源说:“外面老百姓他们种植的有黄竹草、青储玉米和甜高粱,他们拉多少我们收多少。”

六枝特区:变废为宝 “粮改饲”助力脱贫攻坚……六枝岩脚镇易扶安置点:五先五后确保搬迁户 搬得出能致富

在木岗镇褐牛养殖场存栏量为3000头的繁养基地,也在改扩中,投入使用后将达到年出栏1000头育肥牛的规模,日均消耗牧草30吨以上。养殖场计划种植牧草2500 亩,目前已完成2500亩牧草种植,同时养殖场每年30万元的务工支出将惠及周边的务工群众。

木岗镇小黄桶村村民赵开广说:“以前没有固定的工作,现在帮合作社开收割机,一天200块钱,一个月有6000元,还包吃包住,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真好。”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木岗镇牧草种植收割采用了大型机械设备进行牧草的收割,与人工牧草收割相比,节约了时间成本,还有效降低了牧草的二次加工成本。

凉都褐牛木岗养殖场负责人伍三林说:“现在收割的方式是人工和机械配合起来,割草机大小有9台,几台挖机、装载机、抓草机配合来收割这些草,每天收割量大概是100吨。”

六枝特区从2017年开始作为国家级“粮改饲”示范县,以二元种植模式向三元种植模式转变。目前,全区共种植牧草2万多亩。据统计,农户通过种植牧草,每亩可增收1200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六枝特区全程对牧草的种植、管理、收割到青贮饲料的制作,一系列的阶段实行全程技术服务和指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保证农户和养殖场实现双赢。

六枝岩脚镇易扶安置点:五先五后确保搬迁户

搬得出能致富

敖成权 姜世鸣

岩脚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位于六枝特区岩脚镇特色小城镇核心新城大道,搬迁安置规模407户173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52户189人,安置点建设中紧紧依托小城镇建设,统建住房407套。在此期间,岩脚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严格按照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决策部署,聚焦五防止五注重,以五先五后攻坚法践行五步工作法,深入推广 “五个三”经验,全力以赴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确保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截至目前,工程建设正加班加点快速推进当中。

六枝特区:变废为宝 “粮改饲”助力脱贫攻坚……六枝岩脚镇易扶安置点:五先五后确保搬迁户 搬得出能致富

在六枝特区岩脚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记者看到,工程正有序推进当中,且部分房屋已完成封顶工作和室内外装修的工作。

六枝特区岩脚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部姜涛说:“项目部自2018年2月26日全面开工以来,项目部统筹协调、加大人员、物资、资金投入。采用两班倒作业方式,至4月底完成全部16栋楼基础工程施工任务,到4月23日率先完成1号楼主体封底。”

六枝特区:变废为宝 “粮改饲”助力脱贫攻坚……六枝岩脚镇易扶安置点:五先五后确保搬迁户 搬得出能致富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突出“快”的同时,重视“慢”的效果,保障工程质量,让搬迁群众住得安心、放心。据项目部姜涛介绍,自今年2月底进场全面开工以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8月底安置点16栋住房全部装修完成,搬迁户入住。

据悉,岩脚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得到了省、市等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荣获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标杆称号。

六枝特区岩脚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部姜涛说:“目前,项目已施工完成主体13栋,剩余3栋主体结构本月底完成,装修已完成工程量的40%,力保8月底达到搬迁入住。”

同时,岩脚镇对搬迁群众采取发展农业产业稳就业,文旅产业带就业,群团服务就业、项目建设增就业、公益岗位扶就业等八种就业增收渠道,确保407户搬迁群众实现一户一就业,快速脱贫致富。

六枝特区岩脚镇副镇长骆乐说:“六枝特区2018年,岩脚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搬迁规模407户,1731人,其中劳动力442人,已经就业203人,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我们已经引进一家电子原件加工企业入驻岩脚易扶小区,提供就业岗位300人,确保一户一就业目标的实现。”

六枝特区郎岱镇簸箕田村:改种辣椒不种“田”

老百姓脱贫致富日子甜

杨竣淇 孔孟钦

来到六枝特区郎岱镇簸箕田村,记者看到一些村民正在排着队,记者了解到,他们都是上巫通组村民,正等着领工资。

六枝特区:变废为宝 “粮改饲”助力脱贫攻坚……六枝岩脚镇易扶安置点:五先五后确保搬迁户 搬得出能致富

郎岱镇簸箕田村上巫通组村民代川芬说:“我们在辣椒地做工,公司叫我们到这里领工资,我们已经领了两次了,今天领了810元。”

民生公司基地负责人卢明勇说:“我们民生公司在簸箕田村发展辣椒种植基地,从3月份实施以来,务工费已经发了将近12万。”

走进辣椒基地。眼前一片片地里种满了一排排整齐的辣椒树,上面挂满着个大,肉厚的辣椒,长势十分喜人。原来,这一切都得益于脱贫攻坚“春风行动”。

郎岱镇簸箕田村党支部书记金剑说:“今年以来,我们簸箕田村在特区政协的大力帮扶下,结合我村实际情况,调整产业结构,以种养殖为抓手,采用“三变”发展模式,组织发动群众抓辣椒和生猪养殖,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推脱贫攻坚。”

六枝特区:变废为宝 “粮改饲”助力脱贫攻坚……六枝岩脚镇易扶安置点:五先五后确保搬迁户 搬得出能致富

一直以来簸箕田村以种植玉米为主,今年3月在特区政协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成立了簸箕田村级合作社——六枝特区巫通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公司合作,公司负责投资,合作社组织实施,农户负责土地流转。

据了解,辣椒种植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流转土地131亩,流转土地涉及66户216人,其中贫困户43户153人。每亩可产4千斤辣椒,预计总产约52.4万元。

郎岱镇簸箕田村上巫通组组长邓吉品说:“这片土地流转费4万多元,村民每天的劳务费是60元。 除了流转费和务工费,农户还要参与分红。种植的辣椒由公司销售,利益分配为公司占40%,贫困户占30%,合作社占20%,剩下的10%为集体发展基金。”

六枝特区:变废为宝 “粮改饲”助力脱贫攻坚……六枝岩脚镇易扶安置点:五先五后确保搬迁户 搬得出能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