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助秦始皇一統天下,為什麼卻落個被腰斬誅族的下場?

李斯助秦始皇一統天下建立秦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丞相,他師從戰國晚期的儒家大師荀子,荀子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

李斯作為荀子的主要弟子之一,卻沒有學到老師的真學,只學會了帝王之術,成為法家學派的代表人之一,他害死法家奠基人韓非子,和趙高合謀,害死皇長子扶蘇,立幼子胡亥為帝,最終被胡亥下令腰斬,被誅滅三族,落個身首異處、家破人亡的下場。

李斯的老師荀子,因其徒弟助秦王危害世人,聲名狼藉,又因荀子主張“人性惡論”,與主流思想衝突,其言行被後人淡忘,荀子真的認為人性本惡嗎?

李斯助秦始皇一統天下,為什麼卻落個被腰斬誅族的下場?

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姓荀,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戰國時期著名的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他是儒家學說代表人之人,主張人性有惡,他的弟子根據其言行著有《荀子》一書傳世。

人們認為荀子主張人性本惡,源於《荀子》中的》《性惡篇》,其實荀子並不認為人性本惡,他只是認為人性有惡,需要後天教化,不同意孟子“人性向善”的主張。

荀子的《性惡篇》開篇就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 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 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 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現代文的主要意思是說:“人的本性含惡,人性善良是偽裝的。人的本性生來就有趨利避害、相互爭奪、嫉惡如仇、聲色犬馬等惡性,所以必須學習禮儀道德、用法律進行規範,然後才能相互謙讓,行為舉止符合道德要求。

荀子和孟子都是儒家學派代表人,都非常認同孔子的“仁愛”學說,兩人的區別在於,孟子認為人性向善,荀子認為人性向惡。

不管是人性向善,還是人性向惡,他們都認為後天學習仁義道德非常重要,他們對人的本性並沒有回答,認為人性含善惡,人性是自然的。

孟子認為人性向善,如同水一樣,水向下流是水的本性,人向善是人的本性,得出的結論是“人之初,性向善”。

可是孟子這個結論是有問題的,人性向善如同水向流,不能證明人性向善是天生的,人能向善,人就不能向惡嗎?所以孟子這個主張是有問題的。

同樣荀子認為人性向惡,認為人性天生含惡,趨利避害,相互爭鬥是本來就存在的。那麼就有人就會問,既然天生含惡,那麼人性的善是從哪裡來的呢?荀子認為人性的善良是偽裝的,是通過後天學習得到來的,所謂的仁義道德都是聖人教化產生的。

荀子這種說法比孟子要靠譜些,至少從邏輯上說的通,但是往深處想,還是有問題的。人性既然沒有善,那麼怎麼可能通過教化就能變得善良呢?無論人怎麼教化動物,動物也不會講仁義道德。

李斯助秦始皇一統天下,為什麼卻落個被腰斬誅族的下場?

關於人的本性,孔子、孟子、荀子都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人性有善惡,是自然的,沒有說人性本善,也沒有說人性本惡,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的爭論,是後人訛傳的結果,都不是儒家學派的主張。

可是孟子和荀子為什麼又在爭論人性的善與惡呢?其實他們的目的都一樣,是為儒家學說主張的仁愛思想尋找依據,為他們實行教化之道尋找理論基礎。

因為人的本性向善,所以人要按照仁義道德的標準去處世,不然就不是人。

因為人的本性向惡,所以人要學習仁義道德,需要聖人教化,才能稱為人。

因此荀子主張人性向惡,其目的是為推行“仁愛”學說,是為了推行王化,他的思想還是儒家思想,並沒有轉化為法家思想。

李斯助秦始皇一統天下,為什麼卻落個被腰斬誅族的下場?

李斯拜荀子為師,認為師父主張人性本惡,沒有領會到老師的真正意思,他認為既然人性本惡,那麼就要用嚴刑峻法鎮壓人性的惡,用權術玩弄人心,將老師的“仁愛”思想變成了“帝王之術”,用“帝王之術”幫助秦王嬴政一統天下,建立了秦朝。

李斯到了秦國,向秦王獻上離間之計,離間其他六國,從中取利,逐個消滅了六國。

李斯得知法家創始人韓非子來到秦國,害怕自己失去重視,與人密謀將韓非子害死在牢中。

李斯輔助秦始皇進行“焚書坑儒”,燒燬民間收藏的《詩》、《書》等百家書籍,禁止私學,控制人們的思想。

李斯與趙高合謀害死秦始皇的長子扶蘇,立無能的幼子胡亥繼位,秦二世與趙高合謀將李斯處以腰斬,誅滅李斯三族,最終秦朝二世而亡,真是成也李斯,敗也李斯!

綜上所述,荀子作為李斯的老師,主張人性有惡,不是讓人去作惡,橫行霸道,而是為了實行王道教化,在推行王道的過程中輔助法化。可是李斯卻沒有領會老師的真正意思,沒有得到老師的真傳,用帝王之術成就了秦始皇,也因帝王之術落個身敗名裂、家破人亡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