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洋北征,大破柔然突厥

高洋北征,大破柔然突厥

北齊國主高洋連年出塞用兵,中書舍人唐邕鑽研兵書,舉凡軍隊中自督將一下的將領們效勞軍隊的經歷以及四方軍士戰鬥力強弱、人數多少、駐防調動往返情況、兵器精良與否、糧草儲備多少,沒有不熟諳於心的。

有時高洋檢閱軍隊,雖然有好幾千人,但他不拿文簿,高聲點名,從沒出過差錯。高洋常常說:“唐邕精明強幹,一個人頂一千個人用。”又說:“唐邕處理軍中事務時,手裡寫著文書,口裡分析著處理意見,耳朵又聽著彙報,手嘴耳並用,實在是異人呀!”因此對唐邕特別恩寵賞賜,其他臣子們沒有比得上的。

北方的突厥部落依附於柔然,為其鍊鐵奴。敕勒部落準備討伐柔然,突厥部落酋長土門發兵截擊,大獲全勝打敗了敕勒,他屬下的五萬多部落全部降服。土門仗著自己強盛起來,就向柔然國求婚。

柔然頭兵可汗阿那瓌勃然大怒,派人去責罵羞辱土門,說:“你本來是我打鐵的奴才,怎麼膽敢說出這種求婚的話!”

土門也勃然大怒,把柔然的使者殺了,從此與柔然絕交,轉而求婚於西魏,西魏丞相宇文泰便把長樂公主嫁給了他。

土門起兵東征,襲擊柔然,大獲全勝,柔然頭兵可汗自殺,他的太子庵羅辰、堂弟登注俟立、登注的兒子庫提一起率領部眾投奔了北齊,其餘部眾擁立登注的第二個兒子鐵伐做首領。

土門自加封號為伊利可汗,給他妻子的封號是可賀敦,子弟們叫特勒,其他帶兵的人都叫做設。

北齊國主高洋送柔然可汗鐵伐的父親登注和哥哥庫提回到他們的國家,鐵伐不久就被契丹人殺害,其國人又立登注為可汗,登注又被他們的長老阿富提殺死,國人又立庫提為可汗。

契丹族在北齊邊境擄掠,高洋到北方巡視冀州、定州、幽州、安州後,決定討伐契丹。

冬季,十月初八,高洋抵達平洲,從西邊的道路去到長塹,派司徒潘相樂率領精銳騎兵五千人從東邊的道路逼近青山。

十二日,北齊軍隊抵達白狼城;十三日,抵達昌黎城,並派安德王韓軌率領精銳騎兵四千人截斷了契丹人從東邊逃跑的道路。

十四日,軍隊抵達陽師水,一路上以加倍的速度前進,晝夜兼行,奔襲契丹。高洋露著髮髻,光著膀子,晝夜不息,行軍一千多里,爬山越嶺,走在前面給士卒做榜樣,一路上只是大塊吃肉,痛飲泉水,因此軍中殺敵定邊的氣勢越來越高昂。

十五日,北齊軍隊與契丹相遇,契丹人大敗,被俘虜十餘萬人,繳獲各種牲畜幾百萬頭。潘相樂又在青山打敗另一支契丹軍隊。十八日,大獲全勝的高洋回到營州。二十八日,高洋登上碣石山,遠望了滄海一番,就返回了晉陽。

突厥再次進攻柔然,柔然全國都投奔了北齊。高洋從晉陽向北進攻突厥人,迎接並接受柔然的投靠,他把柔然可汗庫提廢了,另立阿那瓌的兒子庵羅辰為可汗,把他們安置在馬邑川,還提供給他們俸祿、糧食、繒帛。

高洋親自率軍一路追擊突厥人,終於在朔州追上大破突厥軍隊,突厥人請求投降,高洋答應了。從此以後,突厥人就年年向北齊進貢了。

第二年正月初六,高洋從離石道出發討伐山胡(匈奴的分支),派斛律金從顯州道,常山王高演從晉州道兩面夾攻,把山胡打得大敗,男子十三歲以上的都被殺頭,女子和孩子賞給士兵,於是平定了石樓。

石樓這個地方極其險要,自從北魏開國以來就沒有被征服過,從此遠近山胡各部落沒有不懾於北齊國聲威而臣服的。

有一位都督在戰鬥中受傷,他手下的什長路暉禮沒有救他,高洋大怒,就令人把這個什長的五臟六腑全掏出來,命令隊中的其他九個人都來吃,結果把肉和內臟等腥穢的東西全吃光了,從這以後,高洋就走上了酷虐逞威的暴君道路。

高洋北征,大破柔然突厥

柔然可汗庵羅辰在馬邑川定居沒多久,就起兵反叛北齊,高洋親自帶兵出擊,把他打得大敗,庵羅辰父子向北逃到漠北。

四月,屢敗屢戰的柔然再次進犯北齊的肆州,高洋從晉陽出發去討伐。進軍到恆州時,柔然人四散而逃。高洋派二千餘名騎兵殿後,宿營在黃瓜堆。

這時,柔然的另一支騎兵突然到來,高洋安然高臥,到天亮才起床,神色自若,指劃山川地形,然後指揮戰士奮勇猛擊敵陣,柔然人潰散,北齊軍突圍而出。柔然人逃跑了,北齊軍隊一路追擊,屍體扔滿二十餘里的道路,抓獲了庵羅辰的妻子兒女,俘虜了三萬多人。

高洋命令都督善無高阿那肱率領幾千騎兵去擋住柔然人逃跑的道路,當時柔然的軍勢還很強盛,阿那肱因為兵力太少,要求多派一些人馬。高洋不但不給,反而減少了一半。阿那肱就奮勇進攻,竟然大破敵軍,庵羅辰越過了巖谷,才倖免一死。

北齊中書令魏收奉命修撰《魏書》,他很愛以自己的愛憎任意褒貶人物,常常得意地對人說:“你是什麼東西,敢和我魏收搭架子,擺臉色!我在寫史,抬舉你能讓你昇天,貶低你能叫你入地。”

《魏書》寫成以後,貴族子弟紛紛議論,認為撰述的史書不公平,高洋便命他和眾人一同討論。前後投訴史書問題的有一百多人,魏收都根據情況一一解答。

中書舍人盧潛啟奏高洋,說:“魏收的史書汙衊了一代人,他的罪應該處死。”尚書左丞盧斐、李庶也都說《魏書》寫得不公正。

魏收氣急敗壞,啟奏高洋說:“我既然因為修史和強大的宗族結下仇怨,那麼將會被刺客殺死。”高洋聽了勃然大怒,於是盧斐、李庶和尚書郎王松年都因為誹謗史書而獲罪,每人被鞭打二百下,併發配在甲坊裡製造兵甲。結果,盧斐、李庶死在監獄中,盧潛也犯罪關入監獄。

但當時的人終究不服氣,把《魏書》說成“穢史”,投訴的人一個接一個,魏收應接不暇。這時,左僕射楊愔、右僕射高德正二人權傾朝野,與魏收關係密切,魏收也為他們家裡的人做過傳,這兩人不願意說《魏書》不真實,便堵塞言路,於是終高洋一世,不再議論此事。

安定王賀拔仁貢獻的馬匹不夠強壯,高洋就把他的頭髮拔掉,免去官職,廢為平民,發配到晉陽去背炭。

當初,高洋還沒有當上東魏丞相的時候,太保平原王高隆之經常輕侮他,等到高洋要接受禪讓的時候,高隆之又認為不能這樣做,高洋因此記恨在心。

儀同三司元旭因為犯罪被賜死後,崔季舒趁機進讒言說:“高隆之每次見到吃官司的人就表示同情哀憐,以表示這不是他自己就能裁斷的,企圖把怨恨引向陛下。”高洋聽了,就把高隆之囚禁在尚書省。

高隆之曾經和元旭一塊兒喝酒,對元旭說:“我和您的交情,是生死之交,永不相負!”

有人把這話秘密報告給高洋,高洋因此勃然大怒,命令壯士把他打了一百餘拳,然後扔出去,高隆之就這樣死在路邊。

過後很久,高洋對高隆之越想越惱怒,又把他的兒子高慧登等二十人捉到自己面前,以馬鞭擊打馬鞍為號,令人一下子砍下這二十人的頭,然後把屍體一起扔到漳水裡去,又把高隆之的墳墓挖開,把屍體剖出來,砍成好幾段燒掉,然後扔入漳水。

高洋派郭元建在合肥訓練水軍二萬餘人,準備襲擊建康,他們接受了湘潭侯蕭退的投降,又派將軍邢景遠、步大汗薩率領部眾跟進。陳霸先在建康聽到消息,就立即向梁元帝報告,元帝下詔調王僧辯鎮守姑孰進行抵抗。

王僧辯到達姑孰後,派婺州刺史侯瑱、吳郡太守張彪、吳興太守裴之橫在東關築營壘,以等待北齊的軍隊。

侯瑱與郭元建交戰於東關,北齊軍隊大敗,淹死的士兵數以萬計。湘潭侯蕭退又退回到鄴城,王僧辯回到建康駐守。

高洋北征,大破柔然突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