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崇禎皇帝在煤山歪脖樹上吊身亡,那顆樹的下場如何?

崇禎皇帝是一個被普遍同情的皇帝,有史學家評價道:崇禎帝的一生實是“不是亡國之君的亡國悲劇”。雖然崇禎皇帝志向遠大、一心想要恢復祖業的輝煌,但由於其性格反覆無常、加之明朝積重難返等原因,明朝最終還是走向了滅亡!

明末,崇禎皇帝在煤山歪脖樹上吊身亡,那顆樹的下場如何?

公元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因病逝世,把殘破不堪的明朝託付給了他弟弟朱由檢,即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即位之後,採取雷霆手段打壓了以魏忠賢為首的宦官勢力,明朝氣象為之一新,一度出現了中興的跡象。然而,明朝遭遇了小冰河時期,各地災情不斷,加之朝廷政策失當,農民紛紛揭竿而起,使得崇禎皇帝顧此失彼。各種因素綜合之下,導致了農民起義軍勢力逐漸發展壯大,終於成為了明朝的心腹大患!

明末,崇禎皇帝在煤山歪脖樹上吊身亡,那顆樹的下場如何?

公元1644年,大同被農民起義軍攻陷,北京告急。在這種情況之下,崇禎皇帝急調吳三桂等入京勤王,但最終還是無力迴天,農民起義軍在三月十七日的時候包圍了北京城。

三月十九日清晨,崇禎皇帝在前殿敲響了早朝的鐘聲,卻沒有一個大臣前來上朝。崇禎皇帝此時的心估計在滴血,無奈的說道:“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致於此。”最終,崇禎皇帝在煤山(今景山景區)歪脖樹上自縊身亡,身邊只有太監王承恩陪同,明朝滅亡!

明末,崇禎皇帝在煤山歪脖樹上吊身亡,那顆樹的下場如何?

清軍入關後,出於籠絡人心的需要,將這一歪脖樹定為“罪槐”,用鐵鏈將其鎖住,規定清朝的皇室成員路過時都要下馬步行。公元1655年,順治將該地改名為“景山”,康熙和乾隆也都曾在此處作過詩。

時間飛逝,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崇禎皇帝上吊的歪脖樹被砍了。到了上個世紀後期的時候,出於開發園區的目的,便重新找了一棵150年左右的歪脖樹栽上!如果你到景山園區參觀的話,你就會在明思宗殉國處看到有一棵古樹,但已經不是當年崇禎皇帝殉國時的那一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