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用膳吃到沙子,沒龍顏大怒,小聲說了12個字,終成一代仁君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了宋朝。宋朝建立之後,奉行“文以靖國”的理念,通過設立“誓牌”的方式來強調尊孔崇儒,使宋朝文人的地位得到了極大提高。或許正是因為受宋太祖趙匡胤的影響,宋朝出現了不少的仁君,也留下了許許多多的仁義故事,我們今天就來了解其中的一些。

皇帝用膳吃到沙子,沒龍顏大怒,小聲說了12個字,終成一代仁君

趙禎(原名趙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父親是宋真宗趙恆,生母是李宸妃,由章獻明肅皇后劉氏撫養長大。

其實趙禎的誕生算得上是一個意外,生母李氏原本在一個寺廟裡為尼,劉氏發現她長得非常漂亮,便把她帶入宮中當了自己的貼身侍女。宋真宗很想讓劉氏當上皇后,可她一直沒有生下兒子,所以大臣們都非常不服氣。

宋真宗和劉氏便想出了借腹生子的辦法,通過寵幸李氏生下孩子,然後對外說是劉氏所生的,趙禎就是這樣誕生的,這也是民間狸貓換太子故事的原型。

皇帝用膳吃到沙子,沒龍顏大怒,小聲說了12個字,終成一代仁君

公元1022年,年僅13歲的趙禎登基繼位為帝,是為宋仁宗,由皇太后劉氏(即章獻明肅皇后)垂簾聽政。

公元1033年,皇太后劉氏逝世了,宋仁宗開始親政。宋仁宗為人寬厚和善,對待下屬都非常的好,留下了許多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按照常理來說,皇帝作為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其尊嚴是不可以冒犯的,其心情也是不可以被破壞的,不然都是死罪的居多,然而宋仁宗卻是一個例外,因為他太仁慈了。

皇帝用膳吃到沙子,沒龍顏大怒,小聲說了12個字,終成一代仁君

嘉佑年間,蘇軾的弟弟蘇轍參加進士考試時,在試卷中指責宋仁宗說道,“我在路上聽人說,皇宮裡面美女數以千計,每日都是歌舞昇平,皇上既不關心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們商量國家政務。”對此,大臣們都認為蘇轍是無中生有,應當給他治罪。宋仁宗卻一笑而過,認為舉辦科舉考試就是要歡迎敢言之士,才能夠使皇帝警醒自身,促進國家的繁榮昌盛。

據《二程外書·傳聞雜記》記載:禁中進膳,飯中有砂石,含以秘示嬪妃曰:“切勿語人。朕曾食之,此死罪也。”

宋仁宗有一次用膳的時候吃出了一粒沙子,磕疼了牙齒,要是其他皇帝估計早就龍顏大怒了,然後下令處死做飯的人。宋仁宗卻沒有這樣做,而是小心的對旁邊的人說道,“切勿語人。朕曾食之,此死罪也。”,可見他確實是非常仁慈。

皇帝用膳吃到沙子,沒龍顏大怒,小聲說了12個字,終成一代仁君

公元1063年,宋仁宗趙禎病逝了,享年54歲。據《宋史》的記載,宋仁宗逝世的消息傳出後,“京師(汴梁)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於大內之前”。對於宋仁宗趙禎,《宋史》這樣評價道:“《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