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研究会在北京通州成立

作为成立大会的重头戏,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大剧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佳琛受邀与曾赞荣共同为“大运河文化研究会”揭牌,并为研究会会长及顾问颁发聘书和证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王梓夫当选研究会会长,原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原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希凡、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张廷皓被聘为顾问。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北京市通州区考察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情况时指出:“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好、传承好、利用好。”

“这为大运河文化的繁荣指明了方向。”赵磊表示,近年来,通州区在加快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同时,大力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大运河文化,制定了通州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2018年工作计划和《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重点项目清单》,全面启动《通州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设立一系列大运河文化带重点项目,着力打造大运河这一文化名片。

赵磊表示,成立大运河文化研究会的目的是以大运河文化为纽带,凝聚来自全国各地专家的研究力量,构建运河文化研究智库,搭建中国大运河文化国际交流平台。

曾赞荣在讲话中指出,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至今依然是活着的不断成长的文化。我们应该以研究大运河文化为契机,不断加强与大运河沿线的省市研究机构的沟通、交流,重现大运河昔日的辉煌胜景。深入挖掘大运河历史,整合大运河资源,丰富和完善大运河研究理论。同时,加强与世界大运河组织与国家的交流、合作,使通州的大运河研究不仅具有通州立场,更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水准。

曾赞荣表示,通州在京杭大运河上处于龙头的地位,但是,相比较而言,大运河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他强调,“大运河文化研究会”的成立,使研究有了组织保证,这在通州大运河文化的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今后,“我们可以通过有组织的研究,发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地缘优势,吸引和团结更多的具有研究力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为研究通州大运河文化贡献智慧,续写新篇章。”曾赞荣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