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隨鄧艾入蜀征戰,獨得善終,韓國史書卻將他提前寫死了幾十年?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三國有太多太多的文臣武將了,像五子良將、五虎上將、東吳四英將等等,無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但是大浪淘沙,又怎麼可能道盡所有的英雄人物呢?

他隨鄧艾入蜀征戰,獨得善終,韓國史書卻將他提前寫死了幾十年?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人,就是跟隨鄧艾入蜀的四將之一的王頎,在歷史上很少被人所知,但是實際上能力卻不容小瞧。雖然在《三國志》、《晉書》等都沒有單獨的為他列傳,但是他的一生卻是非常的傳奇,而且他居然還干涉過11區的內政,還被韓國的歷史書上將他提前寫死了幾十年,這是怎麼回事呢?

他隨鄧艾入蜀征戰,獨得善終,韓國史書卻將他提前寫死了幾十年?

王頎,在史書上沒有過多的記載,陳壽也沒有介紹過他的身世,所以想來他的出身應該不是很好,就連《三國志》中他的出現都是混合在其他人的列傳之中。

而在《三國志》王頎他的第一次出場是什麼樣子的呢?當時曹魏的大將毌丘儉北征高句麗,毌丘儉靠著劣勢的兵力深入到高句麗,幾場仗都打得酣暢淋漓,高句麗也差點就被滅國了。

他隨鄧艾入蜀征戰,獨得善終,韓國史書卻將他提前寫死了幾十年?

而這時的王頎在幹嘛呢?但是還是玄菟太守的王頎跟隨毌丘儉一起北伐,《三國志》是這樣記載的:儉遣玄菟太守王頎追之,過沃沮千有餘裡,至肅慎氏南界,刻石紀功,刊丸都之山,銘不耐之城。整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王頎跟著打勝仗了,很痛快的在這場北伐之中露了臉。

他隨鄧艾入蜀征戰,獨得善終,韓國史書卻將他提前寫死了幾十年?

要說王頎打了勝戰,那少說也得往上面的位置挪動一下吧?加上他跟著一個強悍的老大毌丘儉,而毌丘儉在朝廷裡還有個後臺,他就是當時曹魏集團中的權臣曹爽。想一想,既有能力、還有戰功,難不成我王頎就要這是要封狼居胥的節奏?

他隨鄧艾入蜀征戰,獨得善終,韓國史書卻將他提前寫死了幾十年?

生活總是這麼的刺激!之後沒多久,就爆發了高平陵事變,司馬懿政變,曹爽被滅滿門,而毌丘儉不知是害怕危及到自己還是單純的看不下去,反正他很有種,起兵了,浩浩蕩蕩的準備幫自己的老上司報仇,然後,被司馬師平定了。而這時的王頎看到這,想來只能哭倒在這裡。

但幸好,王頎的老上司毌丘儉沒有波及到他,但走上人生巔峰是不用想的了。等到他再一次登上歷史舞臺的時候,已經快20年了……

他隨鄧艾入蜀征戰,獨得善終,韓國史書卻將他提前寫死了幾十年?

那一年,他跟隨鄧艾,配合牽弘、楊欣等人,打了一個漂亮的組合拳,讓姜維大軍損失慘痛,趙雲的兒子趙廣就死在了這次戰爭中。之後偷渡陰平,讓成都中的眾人措手不及,諸葛瞻戰死陣中,而劉禪自縛請降,取得了這場滅國的大勝戰。

他隨鄧艾入蜀征戰,獨得善終,韓國史書卻將他提前寫死了幾十年?

在這之後,王頎就很少出現在史書了。在《晉書》有過記載,王頎在晉武帝年間,擔任過汝南太守,對於其他的入蜀四將來說,他的結局是很好的了,算得上是善終。值得一提的是,鄧艾結局有些類似毌丘儉:揹負著反叛的罪名赴死,而在三國志裡,也和他並列一傳。

雖然王頎在三國中的出場不多,但是他在日韓的歷史上留下了名字的。

他隨鄧艾入蜀征戰,獨得善終,韓國史書卻將他提前寫死了幾十年?

據《三國志 魏志 倭人傳》記載:其八年,太守王頎到官。倭女王卑彌呼與狗奴國男王卑彌弓呼素不和,遣倭載斯、烏越等詣郡說相攻擊狀。政等以檄告喻壹與,壹與遣倭大夫率善中郎將掖邪狗等二十人送政等還,因詣臺,獻上男女生口三十人,貢白珠五千,孔青大句珠二枚,異文雜錦二十匹。

他隨鄧艾入蜀征戰,獨得善終,韓國史書卻將他提前寫死了幾十年?

而在《三國史記·高句麗國本紀第五》中有記載,高句麗以詐降計刺殺王頎,打敗了魏國的追兵(也有一說是被殺的魏將是王頎身邊不知名的別將)。

但是我們都知道,20年後,王頎還生龍活虎的跟鄧艾征伐蜀國呢!這就比較打臉了,當然也可能是在自家歷史書裡給自己吹幾句吧。

他隨鄧艾入蜀征戰,獨得善終,韓國史書卻將他提前寫死了幾十年?

對於王頎被韓國史書提前寫死的事情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