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疝氣(腸脫)怎麼辦?有什麼具體的緩解方法,需要做手術嗎?

小孩疝氣(腸脫)怎麼辦?有什麼具體的緩解方法,需要做手術嗎?

什麼是疝氣?

小兒疝氣即小兒腹股溝疝氣, 俗稱「脫腸」,是小兒泌尿科手術中最常見的疾病。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股鞘狀突”,可以幫助睪丸降入陰囊或子宮圓韌帶的固定。

有些小孩出生後,此鞘狀突關閉不完全,導致腹腔內的小腸、網膜、卵巢、輸卵管等進入此鞘狀突,即成為疝氣;若僅有腹腔液進入陰囊內,即為陰囊水腫。疝氣一般發生率為 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產兒則更高,且可能發生於兩側。

小孩疝氣(腸脫)怎麼辦?有什麼具體的緩解方法,需要做手術嗎?

疝氣都有什麼症狀?

疝氣可能在出生後數天、數月或數年後發生。通常在小孩哭鬧、運動、解便後,在腹股溝處會有一鼓起塊狀物,有時會延伸至陰囊或陰唇;有可能在臥床休息或睡覺後自行消失。嚴重者會腹痛、噁心、嘔吐、厭食或哭鬧不安。

不過即使做手術家長也不要太擔心,是個小手術。如果要做,建議在寶寶恢復後去做,這樣受罪少,住一晚就可出院。不然要餓2-3天,滴水不沾,還要各種抽血扎管,寶寶很受罪,大人也跟著難受。

不過需不需要做手術要看寶寶個人情況。只要鼓出部分不是觸痛或腫脹得很厲害,而是軟的,按壓能夠縮小,而且寶寶也沒有覺得不舒服,臍疝通常不會有什麼問題。但不要自行用那些如用硬幣壓在肚臍上的方法來給孩子治臍疝。反而會引起感染。寶寶的臍疝一般會在兩三歲前自行消退,但也有些寶寶的臍疝要到5歲才能癒合。

小孩疝氣(腸脫)怎麼辦?有什麼具體的緩解方法,需要做手術嗎?

通常有哪些綠色療法?

你可以每天給孩子揉肚子,手法要輕,每天一到兩次。這樣即對孩子的康復有力,也同時促進了母子之間的交流。

小孩疝氣(腸脫)怎麼辦?有什麼具體的緩解方法,需要做手術嗎?

方法:

叫孩子平躺,雙手搓熱,手掌向下,平放在寶寶臍部,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推揉。這不僅可以加快寶寶腸道蠕動進而促進排便,並且有助於消化。 每天1-2次,每次100下。這叫補氣。

你每天給寶寶掐脊,也是提高孩子整體的免疫功能的一種有效方法。

給小兒推脊可以昇陽,提高免疫力。手法應以輕快柔和為主。捏脊法;用雙手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準食指前半段,然後頂住患兒皮膚,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兩旁雙手交替向前,推動至大椎兩旁,算作捏脊一遍。 每天3-5遍。

小孩疝氣(腸脫)怎麼辦?有什麼具體的緩解方法,需要做手術嗎?

【注】在極少數病例中,寶寶的一段腸管可能會被開口處卡住,阻斷了這個區域的血液供應,這就需要立刻做手術。如果你發現寶寶臍疝周圍發生腫脹、觸痛或顏色變化,尤其是寶寶還有嘔吐或疼痛的現象,請立即帶寶寶去看急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