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隨筆:品味孤獨

品味孤獨

文/魏巍

散文隨筆:品味孤獨

夏日午後,端坐電腦前,靜靜傾聽邵兵略顯無奈的《享受孤獨》歌曲,沉寂在一個人的世界裡,心隨著旋律有了一種莫名的孤獨感。

一杯茶,一本書,一米陽光,一支曲子,帶我走進孤獨的世界。品味這份孤獨,靜靜回憶一些如煙往事,卻感覺這份孤獨又如此美麗。

有人說:“孤獨是一種人生旅途上美侖美奐的境界。”是的,孤獨會使人陷入一種冥想的狀態。生命在不知不覺中走過,那些曾經有過的風、有過的雨靜靜落在心靈深處,像是鏡頭中一副絕美的畫面,默默在眼前清晰而來又模糊而去。孤獨時,默默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獨自欣賞窗外的風景,寫自己喜歡的文字,想想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同學,很久不見的閨蜜,孤獨的心,便有了一種釋然的靜寧。

因喜歡那種絕望的悽美。在喧鬧了一天的都市中剝去浮躁的外衣,讓靈魂和情感在無家可歸的時候擁有一點自己的寂寞,靜靜品味孤獨,何嘗不是一種美的享受。

孤獨是一支空靈的竹簫,悄悄流淌著傷感的曲調,感受最真實的自己,不會因複雜的人際關係而煩惱,不必為遙遠的美好夢想而漂泊勞累,無視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

耐得住這份孤獨才會在這個紛亂的塵世中擁有一份寧靜。孤獨是獨特的人生體驗,是一種真實的美麗。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是在孤獨中成長起來的,因為一個人只有在安靜的時候,才有機會直面和審視自己的心靈。

散文隨筆:品味孤獨

曾讀過一段魯迅給翟秋白的一段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像魯迅這樣交遊廣闊,瞿秋白這樣的活動家,都有孤獨之慨,可見內心孤獨的人比比皆是。

其實,孤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把孤獨當寂寞,孤獨和寂寞是兩回事,寂寞的人內心是空虛的,即便去找朋友狂歡,抑或躲在無人的角落嘆息,那也是一時的宣洩,到最後照樣迴歸原來的狀態,內心煩躁,不敢直面自己。所以,難遇知音。而孤獨能夠給我們足夠的空間去審視自己,獨立的、安靜的、激勵我們去思考。

也許我們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會有機會思考生命的意義,到底怎麼做才能實現自我價值?怎樣才能讓生活變得更加有意義?怎樣才能讓自己快樂

,讓身邊的人快樂?有一天當你發現自己不再盲目地喜歡和一群人混在一起,不再用嘆息來解決問題,開始遵從自己的意願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學會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在得失方面變得豁達慷慨,有自己獨立的思想,那麼獨處也就變得充滿意義。

曾讀過林微因說過的一句話:紅塵陌上,獨自行走,綠蘿拂過衣襟,青雲打溼諾言。山和水可以兩兩相忘,日與月可以毫無瓜葛。只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

其實孤獨是美麗的,就看我們去怎樣品味孤獨。當我們的生活遭遇失意時,把自己的興趣轉移到喜歡的事情上來。比如,對幸福婚姻的嚮往,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難以遏制的同情。在這三種感情上是人們一生單純而又強烈的感情。這些感情如瑟瑟蕭風吹拂著我們動盪不定的人生。有時吹過深沉的海洋,直抵絕望的邊境。

散文隨筆:品味孤獨

人的一生會遇到成功,也會遇到失敗,有一帆風順的愜意,也有遭受挫折的沮喪,有不期而至的欣喜,也有排遣不去的惆悵。曲曲折折,是是非非,如何面對,關鍵是心態,適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真正領略到: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

有人說:孤獨是一種遠離人間的美麗,這樣說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人不能過分沉湎於往事的回憶中去。不能僅僅生活在回憶中,把心放到未來,放到自己需要做點什麼事情上來,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會永遠有追求,有理想,有興趣。

孤獨是人之常情,我們若學會善用孤獨,就會免去諸多煩惱。沈達夫的“風人追夢”中有這樣一句話:“在群眾中,你生活在當前的時代;在孤獨中,你生活在所有的時代。”被動應付喧鬧的俗務,當然不如悠遊於科學文化和藝術的史蹟。

“與其想往山林,不如退隱內心……”對於憤而避世的苦修者,安東尼《沉思錄》的一段話,讓人不可不讀。一個人的心靈,如果思想寧靜,心境和諧,便是世界上最幽靜的地方。

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一個人,一本書,一杯茶,一米陽光,一個人的世界,讓自己在孤獨中摘回一個美麗青春,在歲月的長河中,回味著幸福抑或憂傷的往事,這樣的孤獨何嘗不是一種美麗!

散文隨筆:品味孤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