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7个迹象说明你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这7个迹象说明你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很多新晋宝妈宝爸们对于自己能不能照顾好自己的宝宝很在意,经常拿自己和别人家的爸妈来比较,生怕自己没有做到一个父母的责任。其实,没有必要这样比较,过多的比较往往会在家长心里形成一个竞争心理,而这也将会导致育儿之路的跑偏。想要知道自己有没有做好一个父母的角色,看看你有没有一下几个征兆就知道了。

孩子能够在你面前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真实情绪

小孩子闹脾气是做父母比较头痛的一件事,但是小孩子闹脾气是比较正常的一个事情,因为小孩子思维能力没有发育完全,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而这些情绪也只会在自己亲近的人才会表现出来。不光是愤怒,开心、恐惧、悲伤、难过、无聊等情绪都属于情绪外放的一种表现。

小孩子只有感觉到安全感的时候,才会将自己内心的世界表露出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小孩子表现出某种情绪的时候,父母应该尽量正确引导孩子的情绪,该疏导时候疏导,该制止时候制止。

比如说:中国的很多家庭是不允许孩子哭的,尤其是男孩子。在不允许哭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大多数不会表达情绪,喜欢冷暴力,内心压抑、痛苦。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学会接纳生而为人,就是有各种情绪。接纳孩子的每一种情绪,如果孩子不知道怎么描述自己的情绪,可以帮他们说出来。

这7个迹象说明你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孩子受伤或者遇到问题时首先愿意找你

小孩子遇见问题的时候,对于父母会有一种天然的惧怕感,从而这就导致了孩子往往会逃避问题,甚至将问题对父母隐瞒。而小孩子的处理事情的能力,往往并不完美,出现难以预测的后果。

小孩子只有在觉得能够从父母面前获得相应的帮助才会将问题对父母讲。一个合格的父母,并不是要孩子能够对你产生畏惧,他是你的孩子,而不是你的下属。

如果孩子过去在外面受到伤害,找父母求助,而父母采取责怪的态度,孩子以后可能宁愿忍耐痛苦,也不会找父母求助。

这7个迹象说明你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孩子会和你谈自己的想法不担心你会有什么反应

小孩子世界比较单纯,如果一个孩子不愿意和你过多的表露自己内心的想法,则表明你已经偏离了一个合格父母的标准。

有些父母对孩子太过严厉,或者对孩子的想法,情绪反应过度,孩子会越来越不愿和父母说自己的想法。

此外,孩子也能比较准确感受到父母的心理承受力,如果他们觉得父母不能承受,也不会告诉父母。

这7个迹象说明你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过早的将孩子贴上标签

很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往往会因为一些孩子的事情,过早的贴上标签,从而误导了之后的教育方向。

我曾听一个妈妈说,孩子很不爱吃蔬菜。这本没什么,但她很快做出一个结论:所以他性格急躁。

我不知道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唯一的关系可能是:这个妈妈既担心孩子不爱吃蔬菜,又担心孩子性格急躁。

也有些父母在诉说了孩子行为以后,总要给孩子贴上一个标签——比如懒、贪吃,不够聪明等等。

这些标签和评判并不能让孩子变得更好, 只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像“标签”那样。

这7个迹象说明你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出成就感。

在追求兴趣的过程中,孩子会发展出“持之以恒”的能力,他们也会更少尝试危险行为。

有些父母不允许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领域。他们让孩子发展的“兴趣”,其实是自己没有被满足的兴趣或爱好。

如果父母不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天赋,逼迫他们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孩子会很害怕自己让父母失望,他们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压力也会尤其大。

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一直在压抑中学习。

这7个迹象说明你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适当的定制规则

属于管教的父母,同样也是不负责的行为,在不引起孩子逆反心理的基础上上,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规则制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完全被放任的孩子,未来会遇到很多麻烦。

恰当的规则包括:

每天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

比如吃饭时间、睡觉时间;

生活习惯规划,

睡前刷牙,换洗衣服,做家务,

晚回家要让父母知道和谁在一起等;

使用礼貌用语,

去别人家注意什么礼仪,

过马路、乘车要注意什么等。

这7个迹象说明你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会对孩子道歉并且弥补过错

亲子相处中出现的问题、孩子做错的事情,父母有时也会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比如情绪反应过度,对孩子大发脾气,打孩子。

在与孩子相处的工程中,重要的不是“惩罚”,而是“引导”。如果其中有父母的问题,父母需要承认并且弥补自己的错误。

你可以和孩子谈谈:孩子到底是什么想的,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问题。

你也可以和孩子谈谈:你当时是什么情绪或者想法,让你对孩子有这样的反应,与孩子真诚的表达与交流。亲子关系是一辈子的关系。

传统思想总是认为:父母对孩子就应该高高在上,对孩子做什么都理所当然,甚至只要自己觉得:“这是为了孩子好”就无须考虑孩子感受。

这7个迹象说明你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但人无完人,大人也有做错的时候,父母想要正确的做好自己的角色,就必须拿捏好与孩子相处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