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远方、看绿色,有助于预防近视?

经常看远方、看绿色,有助于预防近视?

看远方、看绿色,对预防近视有帮助吗?

可以很明确地说,没有!

什么是近视

我们知道,眼睛就像照相机,光线经过眼睛前部角膜和晶状体的聚焦恰好投射在眼睛后部感光作用的视网膜上,才能呈现清晰的图像。

经常看远方、看绿色,有助于预防近视?

如果光线不能精准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则不能呈现清晰图像,称屈光不正。

如果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就是近视。聚焦在视网膜后方就是远视。

近视是如何发生的?

通常的近视,是因为我们眼睛的前后(纵轴)过长,因而光线落在视网膜前方。

经常看远方、看绿色,有助于预防近视?

眼球为什么会过度拉长?

实际上,出生时,眼球纵轴相对较短,经聚焦的图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得不到清晰图像,因此生命早期,我们都是远视眼,称生理性远视。

经常看远方、看绿色,有助于预防近视?

出生后眼睛也跟其他组织器官一样不断发育和生长,眼球纵轴也会逐渐拉长,直到形成正常的屈光度,这个过程主要在婴幼儿期完成。

但是,眼球生长还“不够”智能,形成正常屈光生长就会停止。事实上,进入儿童期之后,眼球纵轴的拉长仍会继续,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5~16岁之间,通常在19、20岁后才会完全停止。

这个过程中,眼球如果出现过度拉长,近视就发生了。

哪些因素控制着眼球的拉长,影响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虽然,眼球拉长控制的确切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但是,眼球的拉长是身体发育生长的一部分。因此,从根本上来说,首要的调控密码程序是写在我们的DNA中的。

其中,有一些人的这部分密码写就了,眼球更容易会过度拉长,这就是近视的遗传因素。

至于环境因素,可能是多样性的。

曾经,人们先后给导致近视的环境因素“真凶”找了很多替罪羊,包括:近距离视物,光线过亮或过暗环境下视物,长时间视物(视疲劳),甚至看电视、看手机等。

但是,这些因素都被经过良好设计的对照研究给昭雪了。

目前,经科学研究确定的导致近视发生发展的唯一的环境因素是,户外活动不足,长时间处在室内光照度低的环境,视网膜分泌的调控眼球生长的生物因子(目前认为主要多巴胺)所需的光刺激(特别是紫外线B)不足,造成调控因子分泌不足。

已知,多巴胺等因子具有抑制眼球拉长的作用,分泌不足也就导致眼球拉长抑制不足,导致过度拉长,致使近视的发生,及进一步发展。

这个过程可以一直持续到20岁左右。

看远方、看绿色,不能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

从上述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来说,看远方、看绿色都对眼球的拉长过程没有任何影响,因而不能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

不过,看远是防止视疲劳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对长时间看数字显示器造成的视疲劳有效。

通常,人们认为视疲劳主要是长期看一个目标造成的眼外肌紧张痉挛导致。事实上,更主要是长时间视物,特别是精力高度集中的凝视,影响了人类自带的预防视疲劳的程序——眨眼。

我们知道,眼睛表面均匀涂布着一层由泪腺分泌的泪液(水溶液),和睑板腺分泌的油脂(延缓泪液的蒸发)混合形成的保护膜——泪膜,我们通过不停眨眼来保持泪膜的完整性。

当我们长时间盯着目标凝视,眨眼中断,泪膜就会破裂,眼睛表面敏感的角膜细胞会直接暴露于干燥和不干净的空气中,从而引发角膜细胞的自我警示和保护机制,出现感觉眼睛不适,干涩,还可以发生神经源性炎症,表现为充血红肿。

经常看远处作重要的作用并不是像人们原本认为的那样,缓解眼外肌和睫状肌的紧张度,而是让研究停下来,歇一歇,眨眨眼。

具体方法,通常推荐20-20-20规则:

经常看远方、看绿色,有助于预防近视?

即每间隔20分钟,将目光从阅读物特别是电脑屏上移开,看20英尺(6米)远的物体,至少20秒。

很多推荐中,说最好是看远处绿色的物体,比如植物绿叶,更有利于缓解视疲劳。

事实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看绿色有助于缓解视疲劳。

看绿色植物帮助缓解视疲劳,甚至预防近视,是长久以来存在于人群中的一个误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