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條修行千年的白蛇

1

唐代讀書人很喜歡寫傳奇,有一篇《李黃》就講了這麼個故事:

唐憲宗元和二年,富二代公子李黃出門逛街,在長安城東邊遇到了一個穿白衣的美麗寡婦。

李公子立刻被迷得七葷八素,跟著她回家,又替她償還外債,終於得到女方家人的認可,留他住了三天三夜,醉生夢死,風流無邊。

第四天,李公子回到自己家中,覺得頭暈目眩,身子沉重,躺在床上動彈不得。家人發現蓋在他身上的被子漸漸塌了下去,揭開被子一看,只見他的身體已經化成了水,光剩下一個頭顱。

家人嚇得不輕,趕緊去找白衣女子的家,卻見那裡成了一座荒園,園中長著一株皂莢樹。附近的人說,這園子早就無人居住,只有一條巨大的白蛇時不時出現在樹下。

這個故事還有另一個版本,也是發生在唐憲宗元和年間:

有個貪玩好色的紈絝子弟,名叫李琯。一天,他在長安城安化門外遊蕩,遇到兩個乘白馬的美女,跟隨她們走了一路,只覺異香撲鼻,而他的僕人聞到的卻是一股蛇臊氣。

兩個美女將李琯帶到一座園子裡,引見給自己的主人。主人是一位十六七歲的絕色少女,李琯一見便神魂顛倒,留下來度過了一夜春宵。

第二天早上,李琯剛剛回到家中,就覺頭疼得厲害,不一會兒竟腦袋開裂而死。

家人前往他昨晚留宿的地方查看,只見那兒有一株枯萎的大槐樹,樹中似乎盤著一條大蛇。家人果斷砍倒大樹,大蛇一溜煙就不見了,剩下幾條小蛇來不及逃走,全部被殺。

以上兩個故事就是白蛇傳說的雛形,走的是“獵奇+紅顏禍水”的套路。

她是一條修行千年的白蛇

2

南宋時期流傳著一個故事,叫《西湖三塔記》:

宋孝宗淳熙年間,臨安城湧金門住著一個叫奚宣贊的人,二十餘歲年紀,已婚。清明節這天,他去遊覽西湖,遇到一個迷路的女孩扯著他的衣服哭泣,便把她領回了家。

這個女孩名叫卯奴。過了十多天,她的婆婆找上門來,為了感謝奚宣贊好心收留,便將他請到自己家中做客。

奚宣贊在婆婆家見到一個穿白衣的婦人,自稱是卯奴的母親,長得如花似玉,眼波如秋水流轉。

這白衣娘子其實是個吃人心肝的妖怪,喜歡與年輕男子交往,一旦得到新歡,就會把舊愛殺了吃掉。奚宣贊被迫留下,與白衣娘子共度了半個月,弄得心神耗盡,面黃肌瘦。

就在白衣娘子對奚宣贊感到厭倦,準備吃掉時,卯奴救了他。奚宣贊逃回家中,正好有個叔叔在龍虎山學道,望見城西有黑氣,特地前來捉妖。

奚道人召喚出神將,將那三個妖怪打出了原形:卯奴是隻烏雞,婆婆是個獺,白衣娘子則是條白蛇。奚真人取來鐵罐,把三個妖怪收入罐中,封在西湖中心,造了三個石塔,用來鎮住她們。

這個故事中,白蛇仍然是個害人的妖怪,只不過地點從唐代都城長安換成了南宋都城臨安,還加入了道士鐵罐收妖、鎮壓塔下的情節。

那個叫奚宣贊的男主,則是許仙的雛形。

她是一條修行千年的白蛇西湖三塔

3

在江蘇鎮江,民間也有關於白蛇成精的傳說,比長安和臨安的故事歷史更悠久:

相傳南北朝時期宋國的開國君主劉裕,乳名寄奴,曾經住在鎮江的壽丘山下,靠砍伐蘆葦賣錢謀生。

有一天他在江洲上砍蘆葦,發現前方有一條大蛇,便彎弓搭箭,射了過去。大蛇中了箭,一轉眼就不見了。

第二天劉裕又去老地方砍蘆葦,看到一群穿青衣的童子聚在一起搗草藥。他上前詢問,童子們回答:主人被劉寄奴射傷了,我們正在給他準備治傷的藥草。

劉裕問:你們主人為何不殺劉寄奴呢?

童子們答道:主人說劉寄奴是王者,不能殺。

劉裕聽了,便將童子們統統趕走,搶走了藥草。他後來帶兵北伐,收復洛陽、長安,全靠這種藥草給軍士們療傷。

後人將此藥草命名為“劉寄奴草”,直到今天,它還是中藥鋪裡的一味治傷良藥。

她是一條修行千年的白蛇中藥“劉寄奴草”

鎮江的白蛇故事遠遠不止這一個:

南宋有個讀書人叫孫知縣,妻子是個絕代佳人,特別喜歡穿白衣服,每次洗澡時神神秘秘,連丈夫都不許看一眼。

十年過去了,太平無事。有一天,孫知縣喝醉了酒,好奇心忽起,便去偷窺妻子洗澡。水裡沒有人,只見一條白蛇正在翻滾。

兩人於是和好如初。可是孫知縣心裡仍然覺得不舒服,悶悶不樂,不到一年時間就抑鬱而死。

這兩個故事,分別加入了“白蛇懂醫術”和“丈夫撞見白蛇現原形”的情節。

她是一條修行千年的白蛇撞見白蛇現原形

其實,鎮江對白蛇傳說的貢獻何止這些。

這座城裡穿行著一條揚子江,揚子江心矗立著一座金山,金山上還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寺廟。那兒風景優美,歷來是文人騷客們旅遊度假、寫詩裝逼的好地方。

這山,這寺,從唐代起就流傳著許多神話傳說,如:靈坦禪師收服白蛇,裴頭陀降伏白蟒,寺中收藏龍卵導致大水漫淹,等等。

看見沒有?圍繞著金山寺的傳說,都跟和尚、龍蛇有關。

不僅如此,這些傳說裡還藏著一個彩蛋:那個降伏白蟒的裴頭陀,法名就叫“法海”。

她是一條修行千年的白蛇“快到碗裡來”

4

鎮江與臨安的白蛇傳說,原本是兩個平行世界,各有各的特點,各玩各的套路,相安無事幾百年。

明代晚期,有個集小說家和出版商於一身的牛人馮夢龍,把上面那些零零散散的傳說收攏起來,取長補短,熔為一爐,改編成一篇更曲折、更好看的小說,名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故事發生的時間定在南宋,地點則在杭州、蘇州、鎮江三個地方。

男主名叫許宣,是一家藥鋪的主管。有一天他祭祖歸來,遇到下雨,同船有一位自稱白三班的女子,借給他一把傘。後來許宣歸還雨傘,那位白娘子便要嫁他為妻,又叫丫鬟小青贈給他十錠銀子。

不料這銀子卻是官府的庫銀,許宣稀裡糊塗被抓捕,又被髮配到蘇州。白娘子追到蘇州,兩人正式成親。

白娘子舊習不改,又去偷別人東西,害得許宣再次被髮配到鎮江。這時法海和尚出現了,將許宣扣留在金山寺,白娘子見不到丈夫,無可奈何。

許仙從法海口中得知妻子身份,嚇得趕緊求法海收自己為徒。他親手用金缽罩住妻子,還通過化緣,將法海用來鎮壓白娘子的寶塔加固成七層。

馮夢龍對白蛇傳說貢獻巨大,後世有關白蛇的戲曲、小說及影視劇,基本上都是以它為藍本。

首先,他改變了白蛇害人妖孽的形象,賦予她更多的人情味。白娘子不是專以色相迷惑許宣,而是真誠地愛他、護他,沒有主動作惡的意圖。

其次,丫鬟小青終於出現了。雖然她是一條青魚精,還不是後人熟知的青蛇精,但身份已經確定,性格也有了輪廓。

此外,故事還加入了盜取官銀、發配鎮江、法海作便、鎮壓雷峰塔等重要情節,讀起來更加驚心動魄。

其實,馮夢龍創作這篇小說的初衷,是為了警示世人不要愛慕美色,以免給自己招惹麻煩。可是讀者們並不這麼看,他們反而喜歡上那個美麗多情的白娘子,同情她與許仙這段自由浪漫的愛情。

作者本意與讀者理解之間的錯位,正是文學創作中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她是一條修行千年的白蛇小青的出現是件大事

5

過了一百多年,也就是清朝乾隆時期,白蛇傳說又發生了一次蛻變。

在那之前,民間已經有很多戲曲家把白蛇故事搬上了舞臺,還把第一主角從許宣改成了白娘子。

這時,有個叫方成培的崑曲作家,根據前人的成果進行再度改編,寫出了一本三十四折的劇目,取名《雷峰塔傳奇》,一上演就引起了轟動。

方成培顛覆了馮夢龍小說的主題思想,他熱情地歌頌白娘子對真愛的追求,支持她反抗法海的鬥爭。

《雷峰塔傳奇》中增加了豐富的故事情節(如白娘子懷孕,水漫金山,許仕林中狀元等),而且把三個主要人物白娘子、許宣、小青的形象都進行了修改完善。

先說白蛇,它已經去除了身上的妖性,變成一個正常而完美的女人。

在方成培筆下,白娘子最大的願望就是化身為人,享受一番人間的幸福生活,即使放棄千年修行也在所不惜。她故意製造與許宣邂逅的機會,並且主動表白,得到了心上人的愛情。

白娘子的行為破壞了自然界既定的秩序,面對法海和尚的阻撓,她明知不是對手,依然選擇正面抗爭,即使最後被壓雷峰塔,她也不曾後悔。

再看許宣,他不再是無情的負心漢,而是一個既忠厚老實、重情重義,又有些軟弱、自私的小市民。這樣一改,形象就更加真實親切了。

還有小青,她的真身從青魚改成了青蛇,性格也變得十分鮮明,表面上潑辣剛強、嫉惡如仇,內心則純真善良,對白娘子忠心耿耿。從此以後,小青就成了白蛇故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方成培的《雷峰塔傳奇》,將流傳千年的白蛇傳說基本定型,一直沿用到今天。

她是一條修行千年的白蛇水漫金山

6

此後兩百多年間,白蛇故事又經歷了不斷改編,不斷豐富。

比如1953年,著名作家田漢(國歌歌詞就是他寫的)寫了一本京劇《白蛇傳》。他在劇中給白娘子正式取名為“白素貞”,還把許宣進行了再次改造,使他成為一個忠於愛情、與妻子一同反抗法海的有情郎。故事結局也變了,小青率眾燒燬雷峰塔,救出了白素貞。

但總體來說,這些年白蛇故事的種種改編,並沒有發生質的飛躍。

她是一條修行千年的白蛇京劇《白蛇傳》

直到1992年,臺灣誕生了一部五十集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讓這個古老的傳說再次煥發新的魅力。

《新白娘子傳奇》綜合了以往各個版本的優點,可以說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中情節大家都很熟悉,此處不再複述,只說一說它的創新之處:

第一,在白素貞與法海之間矛盾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百姓與官府之間的矛盾。梁王爺這個人物在整部劇中地位舉足輕重,很多重要情節都是由他引發或者推動的。

第二,在白、許愛情故事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他們兒子許仕林的成長故事和愛情悲劇。許仕林和父親一樣,愛上了“異類”胡媚娘,引發一段美好而無奈的情緣。再加上許仙的姐姐、姐夫、許仕林的表妹李碧蓮、朋友戚寶山、江湖大佬九爺一家人等眾多新角色的加入,整個故事複雜而不凌亂,顯示出很強的編劇功底。

第三,劇中大量運用黃梅調風格的唱段,讓古老的戲曲演繹出清新明快的現代感,使得這部劇既好看又好聽,有一種回味無窮的韻味。

如果說這個版本還有什麼缺點,那就是大團圓結局顯得有些牽強。

她是一條修行千年的白蛇《新白娘子傳奇》劇照

這些年關於白蛇的影視作品相當不少,各有各的改編方式,但都不如《新白娘子傳奇》深得大眾認可和喜愛。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李碧華創作、徐克執導的電影《青蛇》。它對傳說進行了一次根本性顛覆,以青蛇的視角來看待白蛇、許仙、法海以及人類社會的種種規則,探討了人的本性問題。影片的畫面極具寫意之美,音樂也可圈可點。

她是一條修行千年的白蛇

她是一條修行千年的白蛇

《青蛇》劇照

7

在中國古代,寫小說、寫劇本,都是不入流的行當,多半是科舉不順的底層讀書人,為了生計不得已而為之。他們把悲與歡、愛與憎寄託在亦真亦幻的故事中,一代又一代層層累積,最終形成一部又一部經典作品。

連《三國》《水滸》《西遊》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更何況白蛇這種民間傳說。

白蛇的故事已經流傳了一千多年,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那些情節,是無數前輩反反覆覆修改、完善的成果。

無論他們改編的是小說、戲曲還是影視劇,無論他們的成就是高是低,影響是大是小,都是白蛇文化中的一部分。

假如沒有世世代代前赴後繼的改編,甚至顛覆性的改造,我們今天就看不到如《新白娘子傳奇》《青蛇》這樣成熟完善的作品。

所以,不妨對“改編經典”這種行為多一點包容。改得不好當然要批評,但不能因為是經典,就不許隨便改動。

那樣才會把經典玩死。

她是一條修行千年的白蛇電影《白蛇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