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语言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学会拒绝3225680

郑和下西洋到过很多地方,语言问题不成为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中国古代一直以来都有专门负责翻译工作的官员

《礼记·王制》云:“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关于先秦时期礼制的著作,说明早在周朝的时候,中国就有专门负责翻译的官员了。那么后世的翻译工作,为什么称之为翻译呢?因为中国古代的中央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比较密切,“北方曰译”,所以后世的翻译工作称之为“译”,而不是“寄”、“象”或者“狄”。

元、明、清三代,由于中国与外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所以专门负责翻译工作的官署也越来越完备。

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始设会同馆,明清两代沿置。郑和下西洋期间,明成祖还在北京顺天府设置了四夷馆,四夷馆附属八馆,其中回回馆负责波斯语的翻译,高昌馆负责察合台语的翻译、缅甸馆负责缅甸语的翻译,说明当时的明朝并不缺翻译人才。

(明成祖画像)

明、清两代,官方还编纂了各种学习外国语言的书籍,如《译语》、《杂字》、《来文》等等,这些书籍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外语词典和外语教材。

郑和下西洋期间,还有很多的外国使节来到中国朝贡,如果当时的朝廷没有翻译人才,怎么与这些人沟通呢?

那也许有人会问,如果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语言怎么沟通呢?这里就存在一个转译的问题,有时候需要重译,甚至是三译。并且,在边境上进行贸易的商人是天然的翻译官,所以郑和下西洋到了外国,完全可以解决语言沟通的问题。


腾飞说史

首先这个提法就有问题。郑和下西洋所走的航线是千年前早就存在的,也并非是中国人第一次去到很多地方。

《后汉书》记载“与安息、天竺交市与海上,得利十倍”。当然我手头上并没有这个“交市”是由中国人还是由外国人完成的资料,但至少从那时起,中国和南亚、西亚地区是有交流的。

可能受限于航海技术,当时的海上丝绸之路没有陆上丝绸之路那么有引人注目,很长时间基本湮没在历史之中。

到了唐朝,那就是真正的“万国来朝”、“万国来商”。据《资治通鉴》750年—761年,前来镇压刘展叛乱的唐政府军在扬州和楚州这两个繁华城市劫掠,杀死的外国商人就有数千人。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唐时,中国与世界的交流相当频繁,文化实力彰显无疑。

到了宋朝时,相对于唐朝时的万国来朝,宋朝商人更多的是走出国门和世界交流。据可靠史料记载,宋商最远到达了北非。当时有 《元丰九域志》、《方舆胜览》、《舆地纪胜》、《诸蕃制》等这类书籍记载了宋人在海外的见闻。

宋元时期,(注意,这里还包括元朝) 停靠于泉州的各国商船“舳胪千里,数以万计”。而据蕃商夸张性的描述,停泊在广州的商船一字排开,可以从广州排到马六甲。“

凭借无可比拟的科技实力,宋代的中国船长不仅牢牢掌握了环印度洋的控制权,而且把贸易航线延伸到非洲东海岸。”(引号内出自央视记录片《走向海洋》)

宋时,无论造船技术,还是航海技术都是世界领先。这也是他们取代阿拉伯人控制印度洋的原因。在今天非洲东部的沿岸的马夫亚岛上,人们从一个“珊瑚井”里,一下子发现了176枚钱币。其中四枚是唐高宗时期的,其余全都是宋朝的。

巨大的中国商船,往来于广阔的海洋之上,由此带来的巨额收入,源源不断地流入宋国库。除了船,宋朝的优势还在于,驾驶这些船的人。

在宋朝,航海家们对季风和洋流已经颇为熟悉。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写道:“在11世纪中,他们在潮汐理论方面一直比欧洲人领先。”流风所及,甚至宋朝的士大夫对海洋气象、水文知识也不陌生。

时间到了明朝,形势却发生了大逆转。朱元璋的禁海政策程度之严,范围之广令人咋舌。“片舨不许下海”、沿海居民内迁均出自于此。沿海富户大都破产。

到了朱棣时期,被后世大肆宣扬的郑和下西洋出现了。我以前反复强调的是郑和下西洋从行为上来说,是壮举。但从性质上说,却几乎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以前获利至少十倍的航线(明时,西方开辟香料之路利润高达60倍)在明朝时弄得到贴钱。即使进口了一些物品,大都也以奢侈品为主,对当时经济发展几乎没有促进。

有人认为促进了交流,可是从我之前的论述来看,郑和就是几次大规模行动,总体上和唐宋时期的交流不可同日而语。郑和除了招谕各国使节外,还负有镇抚海外流民的职责。

其实这些流民就是中国最早的海外殖民者。经过郑和船队四处宣谕,有八百多“流民”归国。但数以万计的华侨在当地基础已经很牢固,尤其是三佛奇和东爪哇的华侨集团,各有数千家部众,不愿放弃产业回国。如三佛齐以陈顺义为首的华商代表不肯屈服。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时,率兵大破陈祖义部众,杀戮无数,并将陈祖义带回国内斩首。到了这里,本题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很多当地已经有华人华侨在此活动,语言并非最大的阻碍。

“郑和下西洋对中华海上游民和海外华商的打击,使中国海商不得出海,即使冒禁出洋,也无利可图。压缩了中国海商活动空间。”(引号内出自中国社科院《郑和下西洋对中国海外事业开拓的破坏》)

类似的事,在明朝以后发展中也出现过。倭寇头子王值被杀前曾说,如果朝廷开放海禁,承认我的地位,我可以把大半个日本献给朝廷。不然,即使杀了我,事情也得不到解决。

看到以后西方殖民者对我国国民的屠戮、国土的侵占,固然可恨。但最令人心痛的是,本国朝廷对自己开拓者的屠戮。

经常有人说清朝是倒退,明朝这样的海禁政策何尝不是倒退?明朝倒退的方面还很多,这里就不多说了。正是这些政策上的倒退导致了日后中国实质性、明眼可见的倒退。

所以《中国对外关系史》、《中国通史》等专业书籍中称明朝时期中国开始封闭和保守是有道理的。

海盗走私迫使明廷部分放松海禁,促进了海上贸易和东南沿海的商品生产。这就是明时隆庆开关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这种被迫开放、与之前相比倒退、带有海禁形式和遗存的通商,在明粉眼里被大吹特吹。

综合来看,明朝商业发达就是一个笑话,一个令中国封闭落后的笑话。

回答这个问题,展开了很多。


卧枕梅闻花

肯定是带翻译啊,大明时期,我泱泱大国,外事相对还是比较频繁的,翻译工作也是做的比较到位的,早在朱元璋时期,南京应天府就有设会同馆,明成祖朱棣时期又设立隶属于翰林院的四夷馆,从国子监招生培训,专门负责翻译工作。

四夷馆下设八个语系,分别是鞑靼馆(蒙古语)、女直馆(女真语)、西番馆(藏语)、西天馆(梵语)、回回馆(波斯语)、高昌馆(察合台语)、百夷馆(傣语)、缅甸馆(缅甸语),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需求,又增设了暹罗馆(泰语),八百馆(泰沅语)。而随着外事的逐渐增多,逐渐的又增设了朝鲜馆(朝鲜语)、日本馆(日语)、琉球馆(琉球语)、安南馆(越南语)、真腊馆(高棉语)、暹罗馆(泰语)、占城馆(占语)、爪哇馆(爪哇语)、苏门答喇馆(亚齐语)、满剌加馆(马来语)、河西馆(河西语)等等,达到十八馆之多。

郑和下西洋,扬大明国威,开通海上丝绸之路,船队两万多人,随行的翻译自不在少数,有名有姓的有马欢、郭崇礼、哈三等人,这几人精通波斯语与阿拉伯语,还有的本就是清真寺的掌教,而郑和下西洋所到国家多是穆斯林国家,这几个人都精通阿拉伯语,所以交流起来问题还是不大的。

当然也会有一种情况发生,那就是到一个地方之后,没有这个地域语系的翻译官,其实这也不难,大明时期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已经兴起,在当地找寻第三翻译还是可行的,所谓的第三翻译就是当地找寻精通当地语系以及其他语系的人,然后从郑和船队中找寻精通其他语系的人,这也用第三方语系交流,然后由此翻译成当地语系,就类似于一个说汉语的,一个说法语的,还有一个会说法语和英语的,那么就找一个会说英语和汉语的,这也就可以形成沟通了。


老麦说说

郑和下西洋的大背景已有很多答主回答了,这里举一些直接的例子吧。


郑和船队是自带了不少翻译的。永乐五年九月,朝廷褒奖有功人员时敕谕如下:


己卯,赏使西洋官军旧港擒贼有功者:指挥,钞一百锭、彩币四表里;千户,钞八十锭、彩币三表里;百户、所镇抚,钞六十锭,彩币二表里;医士、番火长,钞五十锭、彩币一表里;校尉,钞五十锭、绵布三疋;旗、军、通事、军伴以下,钞布有差。


在船队中除了一般的军官、总旗、小旗、军士及其家中子弟以外,还有一些身份特殊的人:锦衣卫校尉,医士,雇佣来的外国领航员——番火长,以及“通事”,也就是翻译。


在这些“通事”之中,有一个名叫马欢的绍兴人,回国后写了《瀛涯胜览》一书,与另一船队士兵费信的《星槎胜览》一起,为郑和船队的见闻、活动留下了珍贵的一手记录。



(现代画家想象中的马欢)


作为翻译的马欢,对沿途港口居民的语言较为敏感,多有记录。如说暹罗人“国语颇似广东乡谈音韵”,敏锐地察觉到粤语底层与壮侗语族的泰语之间的关系;爪哇“国语甚美软”,等等。


对于西亚的语言,马欢的描述更为具体。他知道阿丹国(亚丁)和天方国(麦加)的居民“说阿刺壁言语”也就是阿拉伯语;榜葛剌人多说孟加拉语,而“说吧儿西语者亦有之”,吧儿西语就是波斯语。按照某些版本《瀛涯胜览》后附的序,马欢“通西域天方之教”,他所掌握的外语很可能就是阿拉伯语与波斯语。


除此之外,南海、印度洋各国长期以来和中国交往,当地多有翻译,有些地方还有华人社区,大致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人与人之间基于互信的交往,是可以超越语言文化的障碍的。


在“按笃蛮山”(安达曼群岛),生活着一批长期过着原始生活的人,整天赤身裸体,过着渔猎采集的生活,华人戏称当地为“出卵坞”,美称为“翠蓝屿”。这地方本不在郑和船队的常规航线上,中国人对他们的了解也来自传言,但宣德七年十月,有船只因遭遇风雨而停泊于此地三昼夜,当地居民便“驾独木舟来货椰实”,椰子大概是他们少有的可以“出口”的东西了。


即使双方此前都没什么直接了解,语言不通,也可以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建立起初步的联系。其实千百年来的异文化接触,都是这样迈出第一步的。


温长卿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来跟你讲一下“广州通海夷道”这个词语:广州通海夷道是指唐代,我国东南沿海一条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北部诸国、红海沿岸、东北非和波斯湾诸国的海上航路,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

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

广州通海夷道以广州为起点,全长1.4万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时通过这条通道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四大宗;往回输入的主要是香料、花草等一些供宫廷赏玩的奇珍异宝。

当然,这个不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上丝绸之路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海上丝绸之路开创期——战国;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期——秦汉;
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期——魏晋;
海上丝绸之路繁盛期——隋唐;
海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宋元;
海上丝绸之路由盛及衰——明清。

郑和下西洋,他走的不过是古人的路子,曾几何时,我们也是一个世界贸易的核心,也曾是一个海洋王国。郑和不是中国的第一次出海,恰恰是中国与海洋的一个告别式。

这样可以搞懂语言到底是怎么解决的了吗?

除了必要的翻译之外,郑和所到的国家,其实就是各朝代的合作过的老客户。另外,过了印度,基本上说的都是阿拉伯语了,只要带上会阿拉伯语的翻译,基本上能解决大部分国家的语言。

有人说,朝代更替,那些老商家早就联系不上了,经过战乱,还有几个人会翻译?其实这个也不用担心,明朝有专门培训翻译官的地方:四夷馆

《明史·职官志三》这样记载:

自永乐五年,外国朝贡,特设蒙古、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八馆,置译字生、通事,通事初隶通政使司通译语言文字。正德中,增设八百馆。八百国兰者哥进贡万历中,又增设暹罗馆。

其中,缅甸和泰国(暹罗)都是采用聘请外教的方式教学。

怎么样?是不是有点颠覆思想?万万没想到春秋战国就有了海上航行,也没想象到明朝的时候都有外国人教翻译了?

其实有时候好好琢磨历史,真的会发现一片新天地!


戏曲说

在十二世纪,在马來西亜,己经有相当多华人住在吉竺丹沿海一带。而且一个有中文和阿拉伯文的石碑也在那里犮現。在柔佛有一个超过千年的古城,位于Ulu Tinam 河边的地区。在2012年被星加坡大学一班考古家发现,而当年也也在报章上犮表过,後來,马來西亜内政部派軍队把这地区封鎖。这古城比cambodia angor wat 还要大。可是由於政治上的敏感和耍把华人先到马來西亜的历史蓋掉,所以不淮犮表这新的报告,而且一直在把北方的一个千年古城 布谷佛教区也盡力去砍坏。


錢傅

说阿拉伯语。因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去麦加朝觐。他自己是穆斯林,他是色目人,不是什么黄种人,只是被蒙古人带来中国,然后蒙古人败了,他们这些小孩就被阉割进宫了。

下西洋完全是忽悠明朝的,其实是公费麦加朝圣,还tmd的去了7回。

他走的东南亚,孟加拉,印度,波斯,沙特,一路都是伊斯兰教势力范围,好多说阿拉伯语的,当然没啥语言问题。


保罗4203656

走路路从张骞通西域就“去到很多地方”,关于海路我们记载较少,郑和属于官方记载大型航海记录,民间多了去了。克拉苏的丝绸是怎么穿上身的?钢铁柔化技术西传?瓷器出口?张骞曾经在西域市场见过蜀杖,当时北方虽有匈奴但南方经天竺的商陆已经打通。关于语言方面,礼部有专业的通译。即便在商代都有发现和田玉器,国人从不缺乏探索的能力。只是到了清代,高层对外界的变化视而不见罢了!


张巍214414204

1、从唐朝开始中国就很多的人去西洋开发,因此这些华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2、从汉朝特别是从唐开始,我国就与西洋甚至西亚、欧洲很多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往来,所以早就有许多懂得各种语言的中国商人,这些商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3、明朝是已经有许多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这些人也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秋叶飞扬

有记载,当年采用排队接力翻译的方式。比如,汉语翻译成东南亚某语言,东南亚语翻译成南亚某语言,接下去是波斯、中东语言,,非洲地区语言。记载中郑和使用最多的翻译多达九人,也就是一句话的意思通过九名翻译的转译,可见当年郑和舰队走得有多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