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第一塔,百年证兴衰

文峰塔的建造源于兴宁“塔井锁金龟”的传说:自古至今,兴宁少有战乱,偏安一隅,清朝后期,文人、术士考究到兴宁的地形是个“龟形”,主兴宁平安、出文人,还有诗云:“铁网城头架,金龟水上浮。任尔天下乱,兴宁唔使愁!”为防金龟游走,术士们在兴宁城内的龟脚部位打了四口井,钉住龟脚;在现塔处建了一座文峰塔,震住龟尾。此后,兴邑大地,人才辈出,商贸发达。兴宁曾是粤赣闽交界处的地区性商贸中心,有“小南京”之称。

兴宁第一塔,百年证兴衰

『塔底近观塔神』

文峰塔坐落于小山坡上,坡无林木。塔巍然屹立,似是天外飞来。塔下有半米高的矮墙围护着,塔座四周杂草丛生,似无人护理,景象有些破败,与不屈的巍巍高塔反差甚大,给人以沧桑和遗憾。塔底有一门,登塔可尽观兴邑大地,然铁门紧锁,只能望塔兴叹。

兴宁第一塔,百年证兴衰

『百年历史见证齐昌兴衰』

塔身处有一块石碑,文曰:文峰塔,位于兴宁县宁新镇文星村长陂岭,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光绪十年(1881)重建。文峰塔主塔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塔十一层30余米,第一、二层为正方形,其余各层为八角形,塔顶火葫芦酷似饱醮墨汁之笔。塔身全部用青砖砌成,各层均有瓦檐环抱,挺拔秀丽,工艺精湛。1980年9月,文峰塔被兴宁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宁第一塔,百年证兴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