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读|越是内心平静的家长,感应孩子情绪的能力就越强

伴读|越是内心平静的家长,感应孩子情绪的能力就越强

伴读|越是内心平静的家长,感应孩子情绪的能力就越强
伴读|越是内心平静的家长,感应孩子情绪的能力就越强

伴读第八季 · 第八天

朗读者·孙姝源

伴读|越是内心平静的家长,感应孩子情绪的能力就越强

为什么要强调家长自然的状态呢?孩子所有的表现来自我们的状态,比如孩子不爱写作业,孩子不爱上课,或者回家爱玩游戏等等,这些都是源于我们对他整个教育过程的积累。你觉得孩子不自然的时候其实是我们在他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先不自然了。

家长回到我们父母这种最自然的状态的时候,就已经赋予了教育孩子最完美的秩序。什么意思呢?我们家长回到父母的自然状态的时候,我们的感觉,我们的内心是放松的,平静的。越是内心放松和平静的家长,这种感应孩子情绪的能力就会越强。

我为什么要强调表情呢?表情一紧张,心就失去了感知别人的能力,我们身上的这种自然的、对孩子的教育能量就无从释放,释放不出来了。这告诉我们,要想把教育做好,就应该遵循我们自然的这种身份。

孩子一生下来我们就成了父母,这是自然定位,自然角色。要从这种自然角色里谋求我们和孩子相处、和孩子相互交流的以及教育的秩序,最完美最自然的秩序。

什么叫自然状态?我们回到赤子阶段。我们小时候刚生下来的时候,我们对外界的感觉是非常灵敏的,我们母亲对孩子的感觉也是非常敏感的。

尽管那个时候孩子眼睛看不到东西,嘴也说不出话,但是他的任何一个动作都能传递给母亲内心一个清晰的信号,孩子一闹你就知道他是困了,是要尿尿还是要吃奶,很清楚孩子是哪儿不舒服了。

母亲顺着感觉就过去了,母亲没有什么判断依据,完全是凭感觉,这种感觉就是最完美的秩序。

自然赋予了人们“真”的标准,真实的标准就是我们要把眼光转回自己身上来,审视自己偏的自然状态,审视自己偏离自然有多远。当我们自己内心都别扭的时候想让孩子舒服,这只能是一种幻想。

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就是人回到自然状态的时候,这种感觉系统才变得灵敏、敏锐,而且不断地丰富,教育上特别需要这样的内心空间。

孩子是艺术品,不是标准件,我们教育孩子是在用生命做一次艺术创作,我们的家庭教育是教育艺术的创作,这需要感觉,需要一种热情,需要一种很自然的状态去感知孩子。

感知能力强的人发现能力也强。第一步是发现自己,发现我们自己身上、为人父母的身上所蕴含的教育的能量,我们自己身上所承载的教育孩子的文化内涵。自我发现比较丰富的人才可能有条件、有能力去发现别人。

家长寂然不动,就等于把最大的空间留给了孩子,同时也给自己留出空间,让孩子在我们面前觉得有价值感,那就是给孩子提供了空间。

我说的空间不是给他一个房间,这是一个心理空间,这样一个空间的设置和建构也确保我们家长能够做到无思无为。

把空间做好,前提是我们得收住自己,收住自己也是回归到这种自然态度、自然状态的一个开始。

伴读|越是内心平静的家长,感应孩子情绪的能力就越强
伴读|越是内心平静的家长,感应孩子情绪的能力就越强

《家庭教育的捷径:以心养心》

编者著:皇甫军伟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2年11月

-作者-

皇甫军伟,是著名教育实践家,因突出的教育思考及教育实践,被誉为京城教育界的“五少”之一。他倡导并践行“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理念,让无数家庭受益。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新闻会客厅》和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等节目做嘉宾。

-朗读者-

伴读|越是内心平静的家长,感应孩子情绪的能力就越强

潍坊市第四中学 | 孙姝源

座右铭:

因为有悔,所以披星戴月;

因为有梦,所以奋不顾身。

伴读|越是内心平静的家长,感应孩子情绪的能力就越强

征集朗读者

#留言互动打卡#

别忘记参与我们的伴读打卡活动哟~

▶ 三种打卡方式任你选择

活动很简单!

在每天的伴读文章下方进行评论

或者转发到朋友圈

评论内容仅为简简单单的为

“马拉松打卡!第X天”

聊生活,聊感悟,也可以分享一个笑话。

没准你可以也在这里

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噢!

坚持打卡21天

跑到马拉松终点的人,将有神秘大礼等着你!

福利多多!

参与打卡的亲们有机会获得

《家庭教育的捷径,以心养心》

还可以直接与皇甫军伟老师在线解答疑惑。

伴读|越是内心平静的家长,感应孩子情绪的能力就越强伴读|越是内心平静的家长,感应孩子情绪的能力就越强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