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響大隋王朝滅亡喪鐘的楊玄感之亂

隋煬帝第一次征討高句麗損兵折將,30多萬大軍深入高句麗腹地只有兩千多人活著回來,但隋煬帝發誓絕不放過高句麗,又再次在徵集糧草在遼東建立糧倉,這次煬帝吸取了上次百萬大軍雲集卻沒派上用場的教訓,只徵集精兵,兵分四路,進攻高句麗,大軍勢如破竹,一路逼近平壤,正當隋軍順利前行時,從後方傳來消息,負責運送糧草的大將楊玄感造反了,隋煬帝聽到楊玄感造反,長嘆一聲只得下令大軍回撤消滅楊玄感,因為高句麗對隋朝連皮膚病都算不上,而楊玄感對煬帝來說則是心臟病。

敲響大隋王朝滅亡喪鐘的楊玄感之亂

楊玄感是大隋重臣楊素的長子,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楊玄感非常愛好文學,和當世的很多豪傑都是朋友,而且他還刀馬純熟,武藝過人,文武雙全導致楊玄感自視甚高。隋煬帝即位楊素出力最大,但是煬帝對楊素防範有加,後來楊素身死,楊玄感認為隋煬帝兔死狗烹對煬帝很是不滿,開始處心積慮要殺死隋煬帝自己取而代之,但隋煬帝對楊玄感還是很重用的,二徵高句麗煬帝命令楊玄感在黎陽負責大軍糧草供應。

楊玄感身處黎陽看隋軍主力傾巢而出都在遼東,國內守備空虛覺得時機已到,先是扣住大軍糧草不發,隋煬帝多次派人前來催促,楊玄感每次都是找各種藉口推諉:不是被盜賊所搶,就是河中泥沙淤積,運糧船沒辦法將糧食運出去.接著寫信讓隨大軍徵遼東的弟弟楊玄縱偷偷溜回,又把在長安的家眷全部接到黎陽,當年六月,楊玄感稱來護兒造反,起兵佔據黎陽,但是楊玄感手中無兵,精兵都被帶去遼東了,他手裡只有運糧的民夫和縴夫八千,但是楊玄感相信他登高一呼會群起響應,這時他的好友兼智囊李密趕到了,李密家也是世代公卿,父親李寬是隋朝的上柱國,蒲山郡公,李寬去世之後,李密承襲父爵,成為了隋朝的蒲山郡公,

敲響大隋王朝滅亡喪鐘的楊玄感之亂

李密趕到後向楊玄感提出了謀取天下的上、中、下三策。他說:“天子出征,遠在遼東塞外,距幽州足有一千餘里,南有大海,北有胡虜,中間僅有一條遼西走廊,咱們全軍北上,出其不意攻佔薊縣,奪取臨渝,便能控其險要,扼其咽喉。如此一來,東征大軍的歸路被切斷,高麗人勢必從他們背後發起攻擊。到時隋軍糧草不足,不戰自潰,此乃上策。”

楊玄感思索後,說:“告訴我中策。”李密說:“關中自古乃四塞之地、天府之國,如今雖有隋將衛文升據守,但此人不足為慮。我們若率大軍擊鼓向西,所經城池一律不加攻打,直取長安,收其豪傑,撫其士民,據險而守,天子縱然班師,但根據地已失,我們便有足夠的時間審慎籌劃,穩步進取。”

楊玄感又想了想,說:“告訴我下策。”這時李密已經料到楊玄感必選下策,他說:“就近襲取東都,號令天下!但是萬一百天內攻不下洛陽,天下之兵四方而至,事態就不是在下所能預料的了。所以,這是下策。楊玄感聽完李密的三策之後一拍大腿,我覺得你的下策就是我的上策,攻取洛陽俘虜百官家眷,到時他們會望風而降

敲響大隋王朝滅亡喪鐘的楊玄感之亂

隨後他帶領著這群民夫開始進攻洛陽,洛陽是中原重鎮,大隋的陪都,城池堅固兵力充足,徵遼出發前以越王楊侗留鎮東都,派樊子蓋為東都留守主持政務。樊子蓋遣河南令達奚善意率5000兵出拒楊積善部,河南郡贊治裴弘策率8000兵出拒楊玄挺部。沒想到鎮守洛陽的守軍幾十年未打過仗,一觸即潰,居然被幾千農民打得大敗而逃,鎧甲器械都被楊軍繳獲,還有不少人當場跪地投降。楊玄感聲稱起兵不為榮華富貴,只為推翻大隋暴政,這時很多受不了隋朝苦役的農民紛紛跑來投靠楊玄感,一時玄感兵威大振,兵困洛陽城,各路勳貴看楊玄感兵勢強盛,又知道楊玄感武勇過人紛紛來投,

這時鎮守長安的代王楊侑命老將衛文升帶領4萬長安守軍前去支援,趕到洛陽城下的衛文升和楊玄感一場血戰被打得大敗,逃走後重整旗鼓又在戰,戰鬥中衛文升一箭射死對方主將楊玄挺,才使叛軍稍退,雙方在洛陽城外開始了相持,叛軍幾次攻城都被守城的士兵打退,這時隋煬帝在遼東已經開始命令大軍回撤,大將宇文述、屈突通、來護兒三路進擊叛軍,這時楊玄感看洛陽難以攻克,找來李密商議對策,李密建議攻取關中長安,這次楊玄感同意了,帶領大軍從洛陽城外撤走,開始攻取關中,走到弘農遇到了守城的大隋宗室楊智積,

敲響大隋王朝滅亡喪鐘的楊玄感之亂

楊智積對僚屬們說道:“楊玄感聽說朝廷大軍將到,打算向西謀取關中,要是他的計劃成功,咱們就很難把他打敗了!為今之計,只有先牽制住他,讓他無法進軍,不出十天,咱們就可以將他抓住,楊智積派了一些父老,出城攔住楊玄感的馬頭,說:“如今弘農兵力薄弱,防守空虛,很容易攻取。”楊玄感信以為真,馬上兵臨弘農城下。他命人在城上辱罵楊玄感,楊玄感的貴族病發作了,覺得受到了侮辱,勢要攻取弘農,打了三天三夜,城池依然固若金湯,他的好友李密看這樣下去馬上會全軍覆沒,進言勸道,用兵之道貴在神速,何況追兵轉眼立至,怎能在此逗留?如果進不能入據潼關,退又無險可守,大軍一旦潰散,你拿什麼自保?

楊玄感這才回過味來,準備撤圍西進長安,但是宇文述來護兒屈突通的大軍四面合圍,楊玄感且戰且退,最後僅帶著十餘騎兵逃奔上洛。到最後只剩他和弟弟楊積善,楊玄感自知不能倖免,因此讓弟弟楊積善親手殺了他,免得落到官軍手中受辱。楊積善手起刀落,將楊玄感當場捅死.自己還沒來的急自殺就被追兵擒住,一刀砍死,二人的首級被送到隋煬帝面前。至此,持續僅兩個月的叛亂,被隋朝鎮壓。但整個隋朝也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