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人夠拼,為了融入西歐社會,爭先南下通婚

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伴隨著末代東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在防禦戰中,延續千年的東羅馬帝國畫上了句號。

俄羅斯人夠拼,為了融入西歐社會,爭先南下通婚

但東羅馬帝國的皇家血脈並未就此斷絕,那時在今烏克蘭北部一個叫莫斯科大公國的勢力趁著蒙古人的“金帳汗國”內鬥的機會火速崛起,並獲得實際上的獨立地位。

然而莫斯科人雖然實際脫離了蒙古人的控制,但由於受蒙古人統治時間長達數百年之久,莫斯科人或多或少的在習俗上帶有了絲絲蒙古氣息。因而當它再次張開胸懷擁抱西歐時。

一直以“文明”自居,稱呼蒙古人為“蠻夷”的歐洲人並不願意接受它,依舊將莫斯科人視為野蠻人。而為了改變這尷尬局面,俄羅斯大公伊凡三世趁東羅馬帝國滅亡的機會迎娶了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婭·帕列奧羅格。

那時索菲婭是已知最後的東羅馬帝國王室血脈,因而當索菲婭正式嫁給伊凡三世之時,莫斯科大公國開始自稱羅馬帝國的後裔,試圖在名義上跟自稱羅馬後裔的歐洲諸國達成文化上的統一。

俄羅斯人夠拼,為了融入西歐社會,爭先南下通婚

然而讓俄羅斯無奈的是,由於東羅馬信東正教,而西歐諸國則皈依了天主教。索菲婭的到來雖然將東羅馬的文化帶入了莫斯科,讓莫斯科身上的蒙古氣息少了許多,

但也給莫斯科帶來了一個大麻煩,那就是莫斯科必須代表東正教跟天主教勢力的諸國爭奪基督教的主導權。如此一來因為這個對立面的存在,歐洲諸國更是開始疏遠莫斯科,且二者之間的文化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越來越大,莫斯科和西歐陷入了“水火不容”的困局。

直到1689年已升級成俄羅斯帝國的君主彼得大帝繼位,這是一位非常有遠見的君主,他見當時西歐諸國通過工業技術的發展,把殖民地遍佈全球。於是判斷未來的世界將屬於歐洲。

俄羅斯人夠拼,為了融入西歐社會,爭先南下通婚

於是開始推動“西化運動”,為了用最快的速度讓歐洲人覺得同自己是一路人,彼得大帝覺得一定要給俄羅斯帝國戴上一個假面具,建立一個能讓歐洲各國高層感覺舒服的俄羅斯高層禮儀。

與此同時軍隊也沒有閒著,先後打下了波羅的海東岸的艾斯特蘭德、利蘭省、庫爾蘭省。由於上述3個地區屬於日耳曼活動區域,所以俄羅斯接手之時,上面活躍著超大批的日耳曼人。

而為了利用好這一點,俄羅斯帝國選擇鼓勵全國青年娶妻波羅的海沿岸的居民,利用這些居民的血緣,打開通往西歐的大門。與此同時俄羅斯帝國的皇族起了表率作用,他們積極的跟歐洲各國的王族通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