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适合什么,还得看基因!

孩子适合什么,还得看基因!

新手爸妈带娃的时候往往会去查育儿宝典,阅读各种育儿准则,听取父辈经验,也去请教带娃过来人,甚至还在亲子节目中找灵感……可是ta们提到的那些育儿方法,适合每一个孩子吗?方法如何取舍?细节怎么做?新爸新妈们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

给孩子恰当的营养搭配

很多家长可能会通过书籍学习营养知识,但书籍往往不能面面俱到,标准食谱也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比如出现在儿童营养食谱上的牛奶,就一定对你的孩子好吗?据研究,90%的亚洲人都是乳糖不耐受的,因而你的孩子很有可能也有着不耐受的基因型。如果孩子严重乳糖不耐受,就可以将孩子所需的奶制品替换成酸奶或豆浆。

孩子适合什么,还得看基因!

同时,育儿宝典可能告诉了你,儿童对于维生素的需求量比成人需求大。那么是不是你的孩子就需要大量补充维生素呢?其实缺乏维生素或者摄入过量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甚至疾病,比如人体严重缺乏维生素A将导致夜盲症,而摄入过多则会导致皮肤干燥,甚至中毒。如果了解了孩子的基因型对应的维生素吸收利用能力,就能够参照结果,为孩子恰当的搭配营养。

科学的指导孩子控制体重

帮助孩子控制好体重,远离肥胖,不光只是为了孩子的自信,更重要的是关乎身体健康。因为肥胖还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的风险,比如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病、恶性肿瘤等。

在一些减肥训练营的真人秀节目中,家长看到了孩子“坚持”的精神。而体重控制不仅仅是讲精神,还得讲方法。体重控制的两个最重要方式是调整饮食和科学运动。自己的孩子不小心成了小胖墩,相信你更乐意在这两种方式中找到最有效的方法。

孩子适合什么,还得看基因!

如果孩子的FTO基因(被称为与肥胖相关联的最普遍的基因)的基因型由C突变为A,就会使他缺乏对饮食的控制,使肥胖的可能性增加31%。如果是这样,就不用强调通过饮食控制来降低肥胖风险了。家长选择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运动,而且对于运动方式的选择也可以参考基因型,以事半功倍。

认识孩子的性格,有更多方法

对于孩子性格的认识,家长往往能听到自己的父辈讲“看这调皮孩子,跟你小时候一个样儿!”可是,我们不会轻易接受任何一个“他就那样”的性格。

孩子适合什么,还得看基因!

如果孩子的精力特别旺盛,说不定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多动症”几个字儿。毕竟,引发多动症的原因很多,遗传因素是其中一个。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环境压力远远超过孩子心理的承受能力,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发育滞后,自控能力降低。过量摄入食物中的人工色素、含铅过多的食物,也可能会导致多动症。先天体质缺陷和器官异常、染色体异常等遗传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孩子的脑功能,造成其先天体质缺陷,从而导致多动。当然,如果排查完31个多动症相关基因及变异位点,或许就可以帮你排除遗传因素担忧。

同样的,如果孩子总是特别安静,可能你也不会很坦然,毕竟还有个叫“自闭症”的问题。自闭症的发病很大程度上也与遗传因素有关。因此,将那些已知的201个与自闭症相关的基因一一排除了,我想你会更加安心。

让孩子远离以身试药

家长最怕孩子生病,很多小的孩子生病了不会说,只会哭,这估计会难倒没有经验的新爸新妈。孩子幼儿园同学的爸妈可能会给你推荐过用什么什么药,说他们家的孩子上次发烧吃过这药后很快就退烧了。可是?别人家孩子见效快的退烧药就一定适合自家的孩子吗?

孩子适合什么,还得看基因!

大部分的药物,是通过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家族酶(CYP450)实现代谢的。这种代谢酶存在广泛的基因多态性和表型多态性,因而不同的孩子对药物代谢的快慢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用药不当的后果,没有人可以替孩子承担。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评估孩子的疾病风险和药物敏感性。家长如果对孩子的身体基础条件十分了解,遇到孩子生病的情况,才能够心理有数,避免让孩子以身试药。

当然了,一旦发现孩子生病,最重要的是及时就医,并且严格遵医嘱照顾孩子。

关于养孩子,你可能会有听到各种各样的建议,而自家孩子适合什么,还得看基因!

孩子适合什么,还得看基因!孩子适合什么,还得看基因!
孩子适合什么,还得看基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