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這棟大樓僅23人駐防,為何德軍連攻58天都未能拿下?

巴甫洛夫大樓,由於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之中,歷經德軍58天的猛攻而未失守,被蘇聯人稱為“英雄樓”,至於為什麼巴甫洛夫大樓能夠頑強堅守?總結出來有3個點。

二戰中這棟大樓僅23人駐防,為何德軍連攻58天都未能拿下?

德國空軍“不敢炸”

1942年9月13日,在希特勒的親自督促之下,有“御林軍”之稱呼的德國第6集團軍向斯大林格勒城區北部發起了強力突襲。

而蘇聯則集中了第62集團軍、第64集團軍嚴陣以待的打巷戰,且蘇聯將領在德軍入城那一刻起,就制定了“和稀泥”戰術,即讓蘇軍和德軍在斯大林格勒完全相互攪到一起。

因而斯大林格勒除了在德軍進城之前,遭受了德國空軍猛烈轟炸,大片房屋變成廢墟外,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德國空軍都無法再進行有效的轟炸。

在那個沒有精確制導炸彈的年代,很有可能德國空軍的炸彈扔下去,死的全是德國士兵,所以這是巴甫洛夫大樓能夠守住58天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德國空軍“不敢炸”。

假如斯大林格勒巷戰中,蘇德士兵分割清晰,以德國空軍的帶彈量,發動幾次點對點的投彈整棟樓都垮了。

二戰中這棟大樓僅23人駐防,為何德軍連攻58天都未能拿下?

德國陸軍“不願意”炸

在德國陸軍進城之前,德國空軍的容克-88轟炸機已經將整個斯大林格勒的建築用燃燒彈弄塌的差不多了。

而巷戰的核心點在沒有GPS的年代即為爭奪“制高點”,用“制高點”帶來的視線,對敵人進行近距離的火力輸出。

因而斯大林格勒僅存未塌的建築成為了交戰雙方都想要的“金娃娃”,所以對於進攻的德軍來說,一座完整的巴甫洛夫大樓的價值遠高於一座廢墟。

因而這也就是為何德軍自始至終都不願呼叫空軍對大樓進行徹底的轟炸,或者是自己抬榴彈炮來將其轟平的重要原因。

二戰中這棟大樓僅23人駐防,為何德軍連攻58天都未能拿下?

蘇聯士兵的堅守

首先由於蘇聯是個高緯度的國家,全國整體氣溫都非常的低,在那個沒有大規模暖氣供應的年代,為了保暖蘇聯人只能用紅磚將牆砌的非常厚。

而這樣做的直接結果即為,能在戰役初期的大轟炸中存活下來的斯大林格勒建築,在防禦水平上都達到了“碉堡級”別,一般的小口徑炮彈根本無法對它造成任何致命傷害。

與此同時別看鎮守巴甫洛夫大樓的士兵只有23名,他們的火力配置可一點都不差,50毫米迫擊炮2門、馬克沁機槍1挺、3把反坦克步槍。

且還有30餘名的平民做搬彈藥的後勤補充,更要值得注意的是,巴甫洛夫大樓並不是孤軍奮戰,當大樓作為制高點火力輸出之後。

蘇聯軍隊立刻圍繞巴甫洛夫大樓構建了一個密集的防禦網,當德國軍隊進攻巴甫洛夫大樓時,大樓之外的蘇聯士兵會從四面八方射擊。所以德軍攻打巴甫洛夫大樓不是隻跟23人戰鬥,而是在跟所有斯大林格勒駐防士兵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